甘肃PPP按下“快进键”

2016-12-15 15:03 甘肃日报

11月19日,我省2016年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推介会暨签约仪式在兰州成功举办,当天向全社会推介重点推进的PPP项目83项,共签约40项。

这是我省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场活力,深化投融资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而推出的有力举措。事实上,在去年8月、10月,省政府曾先后两次在兰州举办了PPP项目签约暨推介会,吸引了一大批PPP项目社会资本参与。

如今,我省PPP模式加速进入了公众视野。

改革新风扑面来,PPP模式按下“快进键”

PPP在我国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但以往,更多的是将其视为在微观融资层面上,用以解决公共设施项目建设资金缺乏的融资手段。如今,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化,PPP被赋予全新的涵义,并上升到体制、机制改革和国家战略的层面。

2014年底,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据此,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实施意见》,明确要在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生态建设、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创新投融资机制,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积极作用。省发改委出台了《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实施意见》,对PPP模式操作的原则、使用范围及模式、规范管理等予以明确。

2015年8月17日,我省首届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签约暨推介会成功举办。当天,地方政府和社会投资方集中对40个达成PPP合作协议的项目签约,项目总投资1394亿元。

同年10月23日,省政府举行第二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签约暨推介会,现场有30个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涉及投资总额400亿元,拟引进社会投资210亿元。

今年年初,省财政厅等部门下发《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实施意见的通知》,突出了职责分工和可操作性,重点明确了“谁来干”和“怎么干”,着力增强可操作性,为规范推进全省PPP工作稳步发展奠定了制度保障。

今年11月19日举行的PPP项目推介会上,现场签约PPP项目40项,总投资1046亿元,拟引进社会投资482亿元;向全社会推介重点推进的PPP项目83项,总投资2664亿元,拟吸引社会资本1081亿元,向金融机构融资需求1305亿元。

自此,从顶层设计到摸索尝试,从制度规范到项目落地,我省PPP模式进入提速发展新阶段。

政府转变角色,寻求合作伙伴

“PPP这个词虽然比较新,但类似的事其实早就有,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民间资本就参与了国内高速公路、水厂、电厂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但之前的做法,由于种种原因,产生过不少“后遗症”,有的是项目质次价高、效率低下,政府背上大量债务,也有的是配套措施不完善,项目受益无保障,导致企业陷入困境。

正因为如此,为了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顺利落实,我省要求地方政府要牢固树立平等意识和合作观念,主动放下“身段”,加快角色转变,集中力量做好政策制定、发展规划、市场监管和指导服务,从公共产品的直接提供者转变为社会资本的合作者,以及PPP项目的监管者,与社会投资方建立平等关系。

兰州新区南部综合产业园区办公室主任李春才对此深有感触,“兰州新区成立以后,资金、资本少,新区建设百业待兴,加之建设内容又多,对于政府来讲,很多项目难以落地是最现实的困难。”

兰州新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目就极具代表性,这个管廊可以将供水、排水、燃气、电力、通信等管线集约化管理,建成后可以避免“空中蛛网”“马路拉链”等现象。项目虽好,可48亿元的投资让政府犯了难。

惠及百姓的民生项目慢不得更等不得,于是兰州新区管委会委托兰州新区铁路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公开招标,与有着丰富建设经验的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牵手合作,项目采用的是“建设-运营-移交”的方式,企业出资80%建设并负责运营管理,25年合同期满后项目交还政府。目前,该项目的25条管廊已有14条开工建设。

让政府、社会资本和公众共同受益

PPP模式通过政府部门与民营企业的合作,使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生态建设、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从而进一步激发民间资本的活力。

政府用“小财政”办“大民生”,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而企业积极参与不仅能获得合理回报,政府的参与更让企业吃下“定心丸”,降低其投资风险。

兰州新区双良热力有限公司总经理程云生告诉记者,2014年兰州新区管委会与双良热力有限公司签订协议,通过PPP模式合作,由该公司负责新区南部区域集中供热工程的建设、运营,计划总投资36.69亿元。从当年就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3×116MW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建设,配套厂房、烟囱及厂用道路均已建设完成,并于2015年11月正式投产,完成集中供热管网敷设2×80km,建成换热站43座,已为新区50余家企业、事业单位及1.5万户民用住宅提供集中供热服务。“从投产情况看,PPP模式的受益者除了政府、企业,还有社会公众。在政府监管下,企业不仅负责建设,更多的责任在于建成后要保证良性运营,用更好的品质服务大众,这也倒逼企业在建设时在成本范围内最大程度地保质保量,绝不偷工减料。”程云生说。

政府、企业、公众三方均能获益,这种“多赢”的PPP模式很快在全省各地推广。在兰州市榆中县供热管理站,总投资7000多万元的“城区集中供热工程”今年建成投用。此前,作为当地为民办实事的重点项目,工程一开始同样被资金不足所困扰,为破解难题,榆中县决定由县供热管理站牵头与多家有建设资质的企业进行磋商,最终与甘肃建华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达成PPP合作协议。项目投产以来,运营良好,获得当地群众好评。

据了解,根据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财政、交通、水利、建设等各相关部门,在认真分析研究PPP项目运行结构的基础上,集中向全社会推介了交通、水利、市政、公共服务、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等5大领域的PPP项目413个,总投资4422亿元。

截至目前,甘肃省已有62个PPP项目签约,总投资875亿元,完成审批、核准、备案等前期工作项目229个,开工项目54个。在兰州等市州开展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试点,探索“不再审批”和“零等待”办理方式,简化审批流程;在嘉峪关市、兰州新区开展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试点,减轻企业负担;在金融行业开展以适当方式依法持有企业股权的“投贷联动”试点,畅通项目融资渠道。并在全国率先出台《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实施意见》,多措并举进一步打造PPP工作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