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丝绸之路大数据走廊 ——聚焦甘肃发展大数据产业系列报道之四

2016-12-20 15:54

纵观发展历程,我国大数据产业已经从技术驱动的概念化发展阶段,迈入应用驱动的实质化发展阶段。预计到2020年,我国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将超过80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50%。

业内人士指出,坐拥多重优势的甘肃面对大数据产业快速发展的势头,决不能让优势“闲置”。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只有促进数据的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丝绸之路区域内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政策协调,方能开展更大突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

  优势突出,但产业发展滞后尚待培育

对甘肃大数据产业发展的现状,浪潮集团甘肃区总经理许国彬有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像一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

甘肃万维公司副总经理蒋哲峰坦言,从甘肃大数据发展来看,涉足领域主要是科学大数据、商业大数据两个方面,科学大数据起步比较早,我省由于电商较为落后,因此商业大数据起步晚,落后于东部省份。

客观来看,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冀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以贵州为中心的西南地区在大数据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效最为明显,相继出台了产业发展规划、行动计划以及政策意见等,大数据发展的企业、技术、人才等要素正加速向三地集聚。

业内人士表示,我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形势、发展条件和发展环境都很好,并且拥有一批重点大学、科研机构。但是随着大数据的深入发展,在顶层设计、人才储备和政府数据开放等方面还存在不足。第一,我省还缺乏针对大数据发展、应用的统一顶层设计,造成大数据开发、应用、管理的无序性。第二,我省在信息化领域,尤其是大数据等新技术领域,存在人才匮乏的突出问题,造成我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第三,产业集聚效应在我省还未显现,制约了大数据产业整体推进的步伐。

他认为,甘肃发展大数据的优势不能“闲置”,下一步我省大数据发展思路还应立足政务大数据、行业“互联网+”的落地,依靠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人才汇集能力,大力发展以民生、社会管理、服务为主的社会大数据。

  打造品牌,多元发展大数据产业

发展大数据,各地都在看贵州,学贵州。

“云上贵州”很成功,但是贵州实施大数据工程,仅仅只是建了7朵“云”吗?

贵州九次方大数据公司一位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云上贵州”实际上推动了一系列工程的实施和落地,比如说6系列是数字城管、平安贵阳等利用大数据提升政府治理系列工程,7系列是大数据产业发展支撑框架,8系列是利用大数据改善民生系列工程,9系列是端产品制造系列工程。同时,快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比如说《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规划纲要(2014-2020)》等,统筹和规范指导全省大数据产业发展。

因此,业内人士认为,甘肃发展大数据产业除利用优势尽可能吸引要素聚集外,还应当创出自己的品牌,多元化发展大数据产业。打“丝绸之路大数据走廊”这张牌,推动丝绸之路区域内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政策协调,形成大数据感知、管理、分析与应用服务的闭环生态系统,营造“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的氛围,打造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新丝路大数据产业合作架构。

具体来看,一方面立足中西亚,吸引欧洲、北美等国家、组织、企业的资金及技术到甘肃开展大数据领域的项目合作,使甘肃成为中西亚国际数据枢纽,成为国家开放战略先行者。另一方面,本着“先试先行,勇于创新”的精神,构建“大数据生态系统”,形成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大数据产业带,构建大数据产业区域一体化格局,力争成为区域协同发展开拓者。最后,坚持“以市场换项目、以项目换投资”的原则,搭建“绿色数据开放平台”,集聚产业发展要素,切实解决网络化数据与现实缺乏有机融合、互动以及协调机制的难题,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