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榆中县将打造西北一流花卉休闲旅游盛地
近日,记者从《榆中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花卉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中获悉,榆中县将结合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紧紧围绕“一镇、两山、三线”县域旅游建设优先区域,依托我县自然、交通、生态、农业等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打造全域旅游花卉产业。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在榆中旅游的名片上装点靓丽色彩,把榆中打造成为蜚声省内外乃至西北一流的花卉休闲旅游目的地。
打造美丽榆中新形象
“一点”:以市民广场为核心,通过与农林科研院校(所)及知名园林设计公司联系沟通,在市民广场辐射栽植金鱼草、金盏菊、鸡冠花、万寿菊、三色堇、孔雀草、福禄考、百日草、风信子等花卉打造花海明珠、七彩凤凰等体现榆中欣欣向荣、百花齐放的标志性花坛,建设地标性建筑,并以此为核心,辐射带动县城及周边地区环境靓化和花卉旅游产业发展。“两带”:沿兴隆山大道、兴隆山大景区旅游公路“两带”进行布局,在沿线种植薰衣草、矮牵牛、马鞭草、月季、红叶李等不同植物,打造公路沿线景观带,为游客营造舒适优雅的环境,提升榆中美丽形象。建设白虎山杏林观光风景区,在三角城乡龚家洼、魏家圈、岳家庄、高墩营一带,集中规划种植山杏1000亩,打造千亩山杏观光林。
打造榆兴花海新世界
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加快城关镇榆兴农庄千亩花海建设步伐。2017年,加快推进陈家山2700亩土地整理工程,积极与兰州市农研中心花卉站联系沟通,引进适合当地种植的马鞭草、薰衣草、虞美人、观赏性向日葵、天鹅绒、鲁冰花、鼠尾草、月季等1000亩观赏性花卉,依开花季节、花期长短、山坡地形等因素科学设计,力争2017年年底完成榆兴农庄千亩花海的打造工程,将千亩花海打造成四季常开、纷繁交错、远近高低各不同、层次感分明的波浪式花海美景,配套开展浪漫花房、火车餐厅、特色婚礼教堂、婚纱摄影、花海水系、夜观灯光花海等服务项目,同时,结合李家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已开展的特色采摘活动,推出观景、赏花、休闲、采摘、住宿系列活动,让游客切实体验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趣。
打造“七彩”魅力新农村
以“爱情”为主题特色,城关镇东湾村在现有薰衣草种植基础上,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步伐。2017年,计划增植薰衣草200亩,配套建设爱情小屋、爱之门等建筑,在蓝色的海洋中融入白色格调,着力推出婚纱拍摄、户外婚礼等浪漫旅游产品。同时,增植油葵、油菜花、波斯菊及其他花卉,与蓝色的薰衣草隔行交叉种植,绘制“七彩乡村”,将东湾村兰州凤凰湾创意农业体验公园打造成西部地区最大的以薰衣草为亮点,集农业观光、游览、体验为一体的爱情驿站和观光乐园。城关镇兴隆山村面山绿化种植杏树4500亩,其间配套种植生态绿化林,打造春观杏花,秋看红叶景观。
提升和平牡丹旅游新品位
积极与省林业厅林业技术推广站、市农研中心花卉站及浙江当代建筑设计研究院联系沟通,在园区原有500亩、200多个牡丹品种的基础上加大牡丹种质资源保护力度,积极引进新的栽培管理技术。2017年,加强与兰州和平牡丹园生态旅游有限公司及浙江当代建筑设计研究院联系协作,分两期对牡丹园1800亩景区进行规划,新建牡丹文化艺术长廊、花海月湖、牡丹亭、牡丹仙子雕塑等景观,精心打造10个牡丹精品园,展示园区精品牡丹,建设30个牡丹风情小院,修建观光车道,方便游客乘车观赏,将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融入全山规划之中,全力打造一个以牡丹观赏为主,具有苏州园林建筑风格,集旅游、度假、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牡丹风情小镇。在花开时节举办牡丹花会、摄影大赛、妙笔丹青画牡丹等活动,力争通过2-3年的时间,将和平牡丹由传统的育、观、照、采单一化模式,发展成集游览、科研、加工、销售为一体,多层面、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将和平牡丹园打造成全国三大牡丹基地中品种最全、资源最多、景色最美、知名度最高的牡丹园区,不断提升和平牡丹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积极寻求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成立牡丹发展基金,以提高牡丹栽培管理技术、病虫防害技术、采收、贮藏及深加工技术,形成集牡丹生产与科研、企业与高校为一体的“产、学、研”牡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更好地服务于全县的经济发展。
打造高山花卉旅游新亮点
围绕“南游”规划格局及兴隆山大景区建设,加快马坡乡花卉旅游产业发展步伐。在马坡乡马坡村、羊上村通过财政补贴和公司自筹资金的方式,集中连片栽植2000亩油菜花,套种其它花卉,同时,依托当地自然生长的金背杜鹃、山茶树、三叶梅、黄花铁线莲、珍珠梅、野生芍药等植被物种,打造集花卉观赏、乡村避暑、休闲度假、住宿餐饮于一体的综合性乡村度假旅游景区,配套建成菜籽油加工基地,生产食用油,延长产业链条、丰富产业格局、增加农民收入,让花卉旅游成为继冷凉型蔬菜之后又一个加快促进南部山区贫困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兴支柱产业。
发展牡丹加工新产业
结合榆中寒山农场建设及马坡乡上庄村原有的金背杜鹃、野生芍药等花卉资源,争取到2019年,在马坡乡上庄村建成3000亩的高山油用紫斑牡丹旅游观光基地,配套建成油用牡丹加工基地,对牡丹籽进行压榨加工,生产高品质牡丹油,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同时,建设冷水鱼养殖基地、游客接待中心,打造寒山牡丹休闲园,为游客提供游园、赏花、餐饮一站式服务,促进一三产业有机融合,形成“旅游+花卉+深加工+餐饮”的产业发展模式。
青城古镇打造“塞上江南”新韵味
围绕“天下黄河第一古镇”旅游主题,结合国家级特色小镇改造及4A级景区建设,在校场路、条城街、夹河滩、湿地公园两旁栽植樱花,配套种植矮牵牛、一串红、紫丁香、金叶女贞、黄杨、月季、三叶草、连翘等花卉,由青城旅游公司负责花卉植被的全年养护工作,靓化街景,提升形象。以“亲近湿地赏荷、体验田间采摘”为主题,引进不同颜色的荷花品种,以东滩荷花池为中心,搭建观景长廊,完善千亩荷塘休闲观光区建设,于每年9月举办荷花节,体验“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的美景和“泛舟荷花池、采莲捞菱乐”的悠闲乐趣,再造秀美塞上江南,让千年古镇伴随鸟语花香焕发新的魅力。
打造新营“啤特果”新故乡
在目前已栽植1400亩啤特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宣传及政策引导,充分发挥新营镇桦岭村千亩梨园示范点的带动作用,利用3-5的年时间,通过“公司+农户+合作社”的运行模式,在窝子湾村、桦岭村、寨子村、谢家营村、新营村建设梨园5000亩(品种改良1400亩、新建3600亩),并依托市、县林技部门向种植户提供移栽、防虫、修剪等技术服务,提升果农啤特果科学化种植管理水平,全力打造“啤特果之乡”。在4月花开时节举办“梨花节会”,开展“梨园春”戏曲大赛、梨园春色摄影比赛等活动,同时,做好林上林下立体复合经济,带动生态旅游业全面发展。配套建设大型储藏量1000吨的冷库2-3座,发展啤特果饮料加工龙头企业1家,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将啤特果产业培育成为新营人民致富奔小康的又一主导产业。
夯实全域旅游新基础
在定远镇朱咀岭村、连搭乡肖家嘴村、和平镇和平村、三角城高墩营村大力发展康乃馨、非洲菊、玫瑰、牡丹等花卉产业,力争通过1-3年的努力,培育花卉龙头企业2-3个,建设1-2个现代花卉产业示范园区,3-4个花卉产业种植基地,使绿化花卉种植面积达0.3万亩,观赏花卉种植面积达1万亩,盆景、鲜切花、高档盆花0.4万亩,花卉种植总面积达到1.7万亩,不断壮大花卉产业,为全域旅游示范县的创建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