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百年古梨园之殇与破局 冻不住的软儿梨“苦”了果农的心
冻不住的软儿梨大量积压
梨园的秋天
文化遗产“天把式”采摘
去年的腊月二十三小年夜,兰州最有特色的果品——软儿梨登上了湖南卫视黄金档节目《天天向上》。节目现场,软儿梨获得了嘉宾和主持人的一致好评,张蓝心、汪涵、大张伟都拿着勺子吃得不亦乐乎,还用兰州话的发音学说:“软(wǎn)儿梨。”据说当期《天天向上》的收视率在全国各卫视频道名列前茅,随着节目的播出,软儿梨真的“天天向上”起来,从默默无闻的地方特产,变成了抢手的节日礼品。
但在软儿梨开始打响全国知名度的背后,一场危机也正在悄悄蔓延。近些年,全球气候转暖,使软儿梨的发酵糖化过程难以完成,质量难以保证,销售价格走低,果农的收益大为下降。百年古梨园因此也深受牵连,不再被什川人看作“摇钱树”,加之过度开发导致的人为破坏,这样一处凝聚着黄河文化和人类生态文明的古老梨园面临着急需抢救的艰难困局。
冻不住的软儿梨留不住的“天把式”
农村的年似乎比城里更热闹,一直到正月十五,什川人都沉浸在喜庆的春节年味中。但对已经耄耋之年的王立华老人而言,这个年过得并不那么舒坦,甚至过得有一些焦虑,有一些忧心忡忡。今年春节,王立华老人一直在病中度过,但比起生病带来的身体上的不舒服,来自内心的焦虑更是时时刻刻缠绕不去。忧心和焦虑来源于什川引以为豪的特产果品——软儿梨。“今年的软儿梨几乎没有什么收成,都冻不上,全都淌了水。”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王立华老人就紧锁眉头发出了感慨。
软儿梨又称“软儿”,是兰州的特产果品,尤其以什川的软儿梨品质最好。每一位兰州人都对软儿梨充满感情,因为这是一种从儿时陪伴至今酸甜干爽的味道,一种只有在数九寒天才能享受的美味,一种充满家乡故土眷恋的味道。但是,这两年兰州人似乎对软儿梨不那么欣赏了,即使出于寻根寻味,也最多只是买几个回去尝尝,而不再像以往一买十多斤,放在家中冻起来,到吃时放在盆里,等着看软儿梨静悄悄的起霜、消融、沁出清甜的果汁,再剥去薄如蝉翼的果皮……因为近几年兰州的冬季确是越来越热,软儿梨放不住了,也因为品质似乎在退化,软儿梨不再如往昔那么甘甜,而是有些粗粝和酸涩。
对什川的果农而言,暖冬实在是一场可怕的天灾。软儿梨看起来是黑不溜秋的冰疙瘩,但刚采摘时却和其他梨子一样呈现黄澄澄的色泽,只是在采摘后,还要经过发酵糖化、冷冻变黑,然后才能上市销售。但是一年暖似一年的天气,给什川的软儿梨带来了致命打击。天气冷不下来,软儿梨无法完成发酵糖化的过程,更无法起冻变黑。在数九寒天的腊月,一个个软儿梨原本应该整齐码放在室外苹果枝编成的床子上,静静糖化、上冻。但在王立华老人的院子里,光秃秃的床子上却见不到一个软儿梨,而在另一处室内的床子上,也见不到软儿梨,只有房角的一只桶里,放着一些已经干瘪的果实,毫无生气。“天气太热了,软儿梨都淌到水了!”王立华老人握住记者的手,有些气喘更有些激动:“这几年天气一直不正常,软儿梨的收成也跟着年年下降,今年更是热的太反常,虽然天气预报上说有零下几度,但是根本就不结冰,这软儿梨就只能眼看着都烂掉,几乎没有收成。”
今年春节是在一月份,比往年要提前一些。即使如此,今冬兰州也的确经历着一个不同寻常的暖冬,整个冬天没有下过一场像样的雪。正月初八,往常应该还是呵气成雾的时候,但站在王立华老人的院子里,晃眼的阳光却晒得让人穿不住棉衣。记者走访了周围的邻居,和王立华家一样,今年几乎所有什川的梨农家里都冻不住软儿梨,地窖里也存不了,只有放在冰柜里才能储存一部分。只是,冰柜最多只能储存500斤左右,对于少则数千斤多则上万斤收成的梨农,一只小小的冰柜又能解决多少问题呢。
“我知道现在全世界都是气候转暖,但是像什川变化这么大还是想不到。”世居在此的王立华对什川的地理物候了如指掌,但是对近些年什川气候的反常也是难以理解。气候转暖带来什川软儿梨收成锐减是不争事实,但比起这个事实,王立华老人更忧心是由此给什川这个百年古梨园的影响可能是毁灭性的。
在什川,王立华是家喻户晓的人物。生于1935年的王立华,家族自明末清初从兰州城里的兰园移居什川已经15代,是地地道道的梨农世家。王立华的人生际遇就是什川人砥砺奋进的写照。年轻时的王立华,参与过什川“与河争地、吊桥工程、变电工程”的修建,是吊桥修建的铁工组组长,其事迹曾被甘肃日报所报道。改革开放后,王立华再次成为风云人物,成为什川果品厂的厂长,一干就是17年,为壮大集体经济做出过开创性贡献,作为模范人物,受到过省市县三级政府的多次表彰。但王立华老人并不愿与记者更多谈及以往的事迹,他更关注也更纠心的是什川这个世界第一古梨园未来的命运。
软儿梨是什川的特产,也是几百年来什川人的命根子。上世纪八十年代,什川也进行了包产到户,梨树分给了梨农各家。百年古梨树带给了什川人丰厚的收入,那段好日子,至今仍然让很多老什川人念念不忘。但是地少人多矛盾的日益突出,果品质量的退化,古梨园能回馈什川人的收益越来越少。而气候转暖带来的打击更是雪上加霜,很多年轻人不再以伺候梨树为业,百年老梨园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
伺候梨树,王立华是传承至今的“天把式”。什川历经几百年梨园管护经验的创新、积累,形成了号称“天把式”的非凡技艺。梨树因树冠高大,果农须登云梯高空作业。采摘时,梨农须登数十米高的云梯,还能在梯端闪转腾挪、异形换位,令观者叹为观止。但“天把式”却不仅仅是登高摘果这么简单,而是从梨树的栽种、修剪、吊枝、嫁接、杀虫到采摘的一整套传统技艺。如今,像王立华这样的“天把式”已经日渐凋零,年轻人已经基本不会,也不愿学,“天把式”真有失传之虞。更大的忧患还在于种梨已经没有多少效益,面对现实生活的压力,年轻一代的什川人只得放下传统技艺,另谋他业。
老梨树不管护,要不了两年就会枯死。而现在有些什川梨农已经不愿意再在老梨树上讨生活,任凭梨树枯死,甚至人为破坏,伐掉老梨树另作他途,有人改种苹果树、桃树,有人平了地种植蔬菜,有人在梨园里盖屋造房,更有甚者干脆搞起房产开发。什川镇黄河对面的泥湾村曾经也是一片千亩梨园,如今满眼都是蔬菜大棚,梨树已被砍伐殆尽,只残余孤零零几颗枯立于地头。面对万亩古梨园被破坏的现状,王立华坐立不安:“什川的老梨树最老的有6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第一古梨园,这些祖宗留下的基业,真要毁在我们这一代手里吗?”
未来在年轻人希望在产业化
这个春节,魏永波成了什川的大名人。因为他把软儿梨带上了《天天向上》的舞台,这个“黑疙瘩”一下叫响了品牌。
“节目播完,我一下子火了,谁见了都要问一下。”面对记者的采访,魏永波还是有点不好意思:“不过,我是真没想到《天天向上》的收视率这么好,软儿梨的销售从节目播出后增长了很多,尤其是网购这一部分,从原来一天七八件增长到仅一线城市就能发货一百多件!”而更让魏永波兴奋的是,软儿梨借此机会名声大噪,走出了兰州,获得了外地市场的认可,而且成功的从一个几元一斤地方土特产转型升级成为一箱两百多元的高档礼品水果。
一个软儿梨卖到十多元,贵吗?对不太稀罕这冰冻“黑疙瘩”的兰州人来说,确实有些贵。但是,一个普通的冰激凌不也就是这个价钱吗?而软儿梨堪称绿色、纯天然冰激凌,而且改进后的盅式包装又显得这么“高大上”,还能保证在炎炎夏季也能吃到地道的“软儿”味……这么想想,魏永波的软儿梨事业确实算是创新创业,符合农村供给侧改革的潮流。
魏永波的软儿梨事业起步于2011年。那一年的3月,由魏永波牵头,在什川长坡村村委会的支持下,共105人发起成立了皋兰百璐通瓜果专业合作社,经过几年发展,逐步建起了成规模的果品储藏加工基地和种植园区。其中建成500吨冷库一座,用于软儿梨的冷冻储存,建成500平方米无尘车间一座,用于软儿梨的糖化;注册了“什川软儿梨”、“德源果品”、“恒古”、“天把式”四个商标;还与甘农大联合研发了软儿梨的工业化糖化发酵技术;研制岀软儿梨、嘉宝梨等专用的真空包装罐,解决了软儿梨储藏运输难、销售半径小的致命缺点。颇具经营头脑的魏永波不再单纯依靠传统的地头批发模式,而是搞起了实体店+网店的业态,开通微商、网上支付、12小时配送到户,在广州、深圳、西安、云南丽江、宁夏沙坡头还建立了销售网点,把产品卖向了全国。现在,加入合作社的农户已从当初的105人增加到316人,年销量从40吨增长到500吨,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典范。
魏永波是位80后,这个年纪的什川人,很多不再以伺候梨树为主业,很多都离开什川另谋他业,因为百年的老梨园沧桑日甚,确实已经无法提供给年轻一代向往的生活条件,甚至难以支撑起曾经小康的生活。在回乡搞起合作社之前,魏永波已经离开什川老家,在兰州市里经营着物流生意,过上了有房、有车的滋润日子,对他而言,老家什川只是他与家人团聚和度假休闲的地方。
为什么要放弃已经事业小成的好日子而要回乡重拾果农的营生?魏永波的回答是:“情怀……”因为上了岁数的老母亲一直不肯在家享清福,坚持要去“城里”卖果子,魏永波在一次次劝说后,不得不帮着母亲去摆摊。也就在这个过程中,魏永波渐渐理解了母亲对土地的感情,也渐渐发现其中的商机——回乡创业真的是一份有广阔前景的事业。
魏永波家的梨园已经租赁给外人开农家乐好多年。准备回乡创业的魏永波决定回去看一看。这一看,魏永波难过的几乎落泪。梨园里的农家乐游客不断,但是园子里百年老梨树却没人管护,已经气息奄奄。
不顾家人的反对,收回梨园后,一开春魏永波就雇人拾掇起来。魏永波的爷爷和父亲都是地道的“天把式”,因此他知道采用传统的种植技艺可以挽救这些濒死的老梨树。修剪、吊枝、授粉、除虫、施肥,一切按照什川祖辈传下的“天把式”经验来,古梨园慢慢开始焕发了生机,枝头重新挂起沉甸甸、黄澄澄的果实。
“天把式”救活了老梨园,但是“天把式”却解决不了卖梨难。什川的梨刚采摘下来时并不好吃,要经过发酵糖化上冻,随着时间的陈酿变成软儿梨才能散发出特有的爽甜。但是这些年气候日趋变暖,软儿梨越来越难以上冻,到城里摆摊的时间也越来越短,有时一个冬天甚至只能卖20天左右。丰收了,果农却只能贱卖,损失太大。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依靠软儿梨搞农业产业的想法就只能半路夭折。
魏永波是走出乡村的新一代农人,他知道用市场的思维方式来解决古梨园的问题。“城里很多大酒店,冬天来批发收购软儿梨,储存起来,夏天再把软儿梨卖到十几二十几元一个,很受欢迎,一年光软儿梨就净挣好几百万!”看到广阔商机的魏永波,也找到了彻底解决软儿梨卖难的办法——要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在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上下功夫,在改进包装和储运上动脑筋,延长软儿梨销售周期,从冬季卖到夏季,从兰州卖到全国,从线下卖到线上,从地摊货卖成绿色有机水果。经过仔细调研和考察,魏永波有了一个成熟的设想,把分散经营的果农组织起来,搞合作化、产业化经营。2011年3月,魏永波等105人发起成立了皋兰百璐通瓜果专业合作社。
发展软儿梨产业,魏永波提到最多的词语是“情怀”。这几年,软儿梨的销路日渐增长,品牌也逐步打响,可魏永波的分红所得却没有落进自家口袋,全部投入了扩大再生产,已经前后投入了400多万元。2015年底,合作社又新建了一座冷库,生产车间也再次扩大,进行产品试制的实验室也建了起来。但魏永波还是忧心忡忡,什川一年仅梨的产量就有4000多吨,而百璐通合作社连其中的八分之一都消化不掉。虽然镇上还有几家合作社和冷库,却依然无法应对大量急需人工冷冻的软儿梨。
“前两天我的一个叔过来想把他家的软儿梨放在我的库里,可我实在已经放不下了。”魏永波现在最盼望的是能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把软儿梨的产业化做大做强。“现在什川软儿梨的产业化遇到了瓶颈,而外地很多地方却看到了这个巨大的市场,陇西、靖远、武威,还有青海的好几个地方都已经开始大规模的种植生产。”虽然还在正月,但坐在合作社的院子里,阳光异常刺眼,也异常暖和,魏永波的眼睛被晃得眯起来,眉头也似乎皱的更紧:“什川要保住正宗的兰州软儿梨,现在急需要扩大产业规模,只有实现了规模化、产业化,让农民的收入提起来,能够安心养护梨树,百年的老梨园才能保护下来,也才能谈到未来搞旅游综合开发。”
2017年,魏永波打算先搞一支古梨树专业保护队。“要让懂传统技术的人来搞,尽量把更多的古梨树先保护下来吧!”
兰州日报记者安希荣徐晓兵文/图
记者后记
王立华老人是什川上一代人的楷模。在这一代什川人的手里,百年古梨园迎来了发展的巅峰。但是,随着客观环境的转化,气候因素的影响,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人多地少的局限,传统种植业的路子已经难以为继。这些年,什川经济的发展逐渐向开发旅游业靠拢,农家乐也搞的红红火火。但是低水平的经营模式并没能形成共同富裕的局面,无序的开发,短视的眼光,反而给什川古梨园带来了灾难性后果。这正是像王立华这样老一辈什川人最感痛心和无奈的现状。
80后魏永波是新一代什川人的代表。这一代的什川人,接受过更高教育,走出过乡村,打拼在城市,经历过市场经济的洗礼,对商品经济有直接的感受和人知,又掌握着最新的互联网思维。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农村和农业再次展现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什川不应该只是一块古梨园的活化石标本,事实上,百年古梨园不是发展农村经济的负担,而是最宝贵的资源。像魏永波这样回乡创业的年轻人,敢闯敢干,懂经营会管理,有市场头脑。他们需要的是一片施展才能的舞台,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走合作化、产业化之路,什川万亩古梨园的希望仍然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