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兰州:转型发展正扬帆

2017-05-05 15:40 甘肃日报

时下,春光正好,生机盎然。

秦王川里,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黄河两岸,兰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个个项目落地投产;一条条通衢大道、一座座天桥全新亮相;南山路、北环路、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全面推进;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全面走向规范化……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兰州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各项事业协调推进,展现出一幅发展提速、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美好画卷。

“做大兰州”——中心带动空间格局不断拓展

2015年7月,兰州市“四版规划”正式通过“国检”。

由此,兰州市中心城区规划面积由5年前的221平方公里扩大到741平方公里。

兰州市抢抓“国办47条”政策机遇,获批建设国家级兰州新区,形成老城与新区互动发展的“大兰州”格局。高新区、经济区实现增容扩区,东部科技城、青白石等重点区域开发积极推进。建成西客站、兰新高铁和中川城际铁路,铁路交通跨入高铁时代,中川机场升级为国际机场,国际和地区航线达到20多条,兰州融入区域发展大格局的步伐明显加快。

驱车行进在路幅宽度40米、双向8车道的兰秦快速通道,不足50分钟就从兰州市区驶入新区。甫入新区,扑面而来的是一股开发建设热潮。5年来,兰州市上下大力开发建设兰州新区,在一张“白纸”上描绘蓝图,一个产业新城正在快速崛起。累计完成投资1986.58亿元,基本建成核心区120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形成区内路网482公里,兰秦快速通道、中马铁路建成通车。引进产业项目318个,建成投产49个。综合保税区建成运营,注册企业200多家。建成市体育学院和6所中小学、幼儿园,大型职教园区建设快速推进。完成造林绿化18.3万亩,建成栖霞湖、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等生态景观。

兰州新区的开发建设,解决了兰州城市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成为疏解老城区功能的主阵地和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为城市长远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空间。

“做强兰州”——中心带动实力水平大幅提升

2016年,兰州市实现生产总值2264.2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3%,是2011年的1.6倍,占全省比重提升到3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第三产业增加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翻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85%。全市300个贫困村实现整体脱贫,累计减贫29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4%下降到1%以下。

在兰州市科技局,记者看到,全局上下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办2017年科技博览会。5年间,兰州市启动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建成运营兰州科技大市场,创办兰州科技成果博览会,培育科技企业孵化器27个、新型众创空间66家,挂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38家、研发机构18家,建立7个产业投资基金。

与此同时,兰州市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节点城市。记者从兰州市经济合作服务局获悉,目前,从兰州发往中亚的“兰州号”国际货运班列已发运102列、4455车,出口货物10.3万吨,货值1.98亿美元。

(转2版)

(接1版)

兰州至南亚公铁联运国际货运班列已实现常态化运营,运程从45天缩至10天,出口货物1万余吨。兰州市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率先加入上合组织睦委会,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缔结友好城市3个。甘肃(兰州)国际陆港加快建设,南亚班列被国家列为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兰州铁路口岸获批开放,并启动中韩、中德等国际产业园建设。5年来,兰州市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7300多亿元,引进各类500强企业56家,为做强兰州带来了新的支撑。

“做美兰州”——中心带动环境形象明显改善

近几年的冬天,国内不少城市陷入重重雾霾之中,而兰州市民却迎来了久违的“兰州蓝”。这一切得益于兰州市矢志不移展开的大气污染治理整体战、攻坚战。

近年来,兰州市省市联动、全民行动,齐心协力向大气污染宣战,打造了国内外瞩目的“兰州蓝”,创造的“兰州经验”得到国家充分肯定,在巴黎世界气候大会上荣获“今日变革进步奖”,兰州市因此被“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评为2015年度十大幸福城市之一。

兰州市紧紧围绕省会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加快完善综合功能,城市承载力逐步提升。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全线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以上,2号线一期工程全面启动建设。南山路、北环路2条城区交通大动脉建成通车,南绕城、北绕城东段高速公路加快建设。拓建改造城市主次干道92条,建设黄河大桥5座,建成“上跨下穿”工程4个,新建人行过街天桥地道54座。建成七里河安宁快速公交专线,开通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和黄河水上公交。建成黄河风情线健身步道22公里。新建马拉松主题公园等开放景观,城区新增、改造绿地2345.6公顷,绿地率由26.7%提高到32.63%。

同时,兰州市连续成功举办兰州国际马拉松赛、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等大型节会赛事,向国内外充分展示了“黄河之都·金城兰州”的美好形象。2016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50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35亿元,分别是2011年的3.66倍和4.23倍。中川机场旅客吞吐量连年大幅增长,突破1000万人次,是2011年的3倍。

在转型发展历程中,兰州市有一个独特的“快”节奏:不管经济的增速加快放慢,改善民生的步伐都明显加快。

5年来,兰州市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和双联行动,把人力物力财力向贫困地区倾斜,整合投入财政资金182亿元,发放精准扶贫贷款13.73亿元。新增高原夏菜、百合、玫瑰、中药材种植面积55.15万亩,累计达到145.21万亩。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33家。新建农村公路2346公里,建制村通畅率达到100%。引洮工程榆中项目开工建设,完成39座大中型泵站改造,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76%,解决了48.6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3万户。实现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文化活动室、村委会、文化广场全覆盖。创建省级美丽乡村35个、市级美丽乡村60个。城乡居民收入比由3.04倍缩小到2.76倍。

5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68亿元,兴办为民实事129件。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7%和13.87%,新增城镇就业56.09万人。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90.9%,城乡低保补助分别提高85%和188%,城乡医保补助提高90%,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05%。建设保障性住房16.12万套,完成棚户区改造9.2万套。建成城乡公办幼儿园189所、寄宿制学校127所、标准化学校604所,建成市社会福利院老年养护中心。建成餐厨垃圾、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处理水平居于全国前列。

新阶段,新起点,新变化。如今,兰州正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扬帆破浪,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