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秦腔脸谱三大流派
《大雪山》——黄宗道
编者的话:甘肃省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王正强所著的《甘肃戏剧史》(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全书共计130余万字,分为上、下两编,上编由先秦篇、汉魏篇、隋唐篇、宋元篇、明清篇、民国篇六个篇章构成,客观陈述了自史前至1948年,甘肃戏剧从孕育、生成到成熟漫长的发展历程;下编为“新中国篇”,讲述了自1949年至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来甘肃戏剧的发展情况。本报特编发部分章节,以飨读者。
甘肃秦腔脸谱名重一时,经数代名伶精心研创和发扬光大,至20世纪初,甘肃秦腔界不仅形成独具特色的成套谱式体系,还形成以兰州耿忠义、陇南李炳南、陇东畅金山为代表的甘肃秦腔中路、南路、东路三大脸谱流派。
《宝莲灯》——杨戬
兰州脸谱流派
兰州脸谱流派就是人们常说的“耿家脸谱”,亦称“甘肃脸谱”“兰州脸谱”。本系民国时期兰州名净耿忠义在继承数辈前人脸谱艺术精髓基础上,更加规范、定型,更符合角色性格和自己脸型特征的一种脸谱谱式。
耿忠义(1884年—1947年),甘肃甘谷县人,工花脸。所创脸谱,立意新颖,气势轩昂,形貌突出,色彩斑斓,20世纪30年代就已享誉兰州,流行至今。耿忠义天生一副额大、颧高、面颊瘦长的颜面,他的脸谱注重额、颧的刻画,如他扮演的黄飞虎,红整脸,刀眉大眼,脑门上细描火焰印堂纹,颧骨眼梢细描火焰表情纹;他饰演的李靖和三教主,额上细描为不同的五彩霞光,眼梢亦细描出不同的火焰表情纹。他又很着意于脸谱内各部分的反差对比,例如在整脸中,将三窝(眼窝、眉窝、鼻窝)浓墨描绘,使之从底色里浮现出来,给人以睁目豁眼、炯炯有神的强烈印象;在三块窝脸中,有黑额红膛(如张奎),有黑额白膛(如许诸),有花额灰膛(如田开疆),极为明快豪放。耿氏在勾画脸谱时极为讲究骨法用笔,大块色挥毫涂刷,细微处银勾铁划,如飞如动,生机勃勃。
耿家脸谱又称瘦脸型脸谱。构图上的依据有二:一是脸型条件,二是人物性格。耿氏的脸型窄长、额面宽、颧骨高,鼻梁直、两颊瘦,属“瘦脸型”一类,尤其他的两腮比较干瘪清瘦,额面特宽。一般人的头畔(即头发的边际)多在额面前端,耿氏的头畔却在额顶,几乎飘到了前脑。这种天然的生理条件,决定了他勾画脸谱最突出的特点,一个是瘦,一个是长,即“瘦而长”。与此同时,他在写脸着色时,有意在左右耳际边沿留出寸余空白区,不化妆也不着色,行内称此为“露肉”。正是这两指宽的“露肉”,使颜面构图更加瘦长、集中。
现在有些脸谱好家,在模仿勾画耿家脸谱时没有真正领会这一要点,仅仅有意地把脸型变形拉长,而且拉长到不适当的程度,看起来已经脱离了人的生理结构的程度,我觉得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我觉得耿家脸谱不仅在于自身的生理条件,更在于他的勾画方法。至于体现人物性格,则根据剧情的发展和自己的艺术理解,在脸谱造型上赋予不同的变化。《血诏带》之曹操,开场时的脸谱为大白脸、黑眼圈、淡扫眉,给人以严厉之感;一旦戏入《白逼宫》一场,脸谱立马由黑眼圈,淡扫眉改画成长锋三角眼,一副挟天子以令诸侯、持利剑逼宫杀驾的奸佞气焰。
耿家脸谱的第二个特点就是装饰性非常强,花哨、细碎,并根据人物、个性、美丑有意识地放大,这一点正是他抓住了额面宽这一特点。他顺着鼻梁到额顶绘通天柱,要么画上各种图形,要么就画一个如意。耿忠义往往将如意作为通天柱的装饰性图案大量使用,成为耿家脸谱的一大显著特点。
正因为耿家脸谱有独到的特点,1956年梅兰芳看后,认为不仅造型好,冷暖色的搭配、主副色的调配也非常考究。
耿忠义生前所带的徒弟是赵福海,赵福海生前所带的徒弟是刘新荣,目前耿派已有五代传人。民间研习绘制耿家脸谱蔚然成风。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小吃摊贩、商店字号等将耿家脸谱作为广告张贴画,居民将它作为厅堂之陈设、节令所贴之门神而广为张贴,这对耿派脸谱的发扬光大起到了很大作用,也推动了甘肃秦腔脸谱传承和发展。
当然,耿家脸谱的创造者也不完全是耿忠义,而是耿忠义在继承数代前人创造成果的基础上把它规范化了。如果我们稍稍回顾一下清咸丰至民国近百年的兰州秦腔舞台,就会发现,秦腔花脸师徒关系上这样一条极为清晰的传承谱系脉络:仅从史料文字记述,目前只能称三元官为第一代花脸魁首,三元官的徒弟叫福庆子,福庆子的徒弟叫陈明德,其后又出现花面唐华,也就是兰州人所称的唐待诏。唐待诏既得福庆子的教诲,又得陈明德的秘传,而唐待诏的徒弟,便是耿忠义的父亲。耿忠义幼年随父学艺,长大后又得唐待诏的亲授。这几代花脸演员,虽在写脸上均有师承,同时又不拘一格各有创造。
正是数代前人独出心裁的创造,才将甘肃秦腔脸谱逐渐推向极致。耿忠义正是在总结数代前人脸谱造型的基础上,又根据自己的脸型条件和艺术理解,给予发展,并加以规范,形成我们今天所说的耿家脸谱。这也是近百年来兰州舞台形成的重要成果之一。
《牛头山》——牛皋
董志塬脸谱流派
董志塬脸谱流派即平凉、庆阳一带形成的脸谱流派,当地观众称为“塬上路路”,创造者是畅金山。畅金山是河南人,儿时入湖北某汉调二簧戏班学艺,主攻花脸,兼演须生、丑角。出科后,便沿襄河逆流而上,到了重庆、成都,又翻过秦岭,从汉中经宝鸡最后到了陇东董志塬安家落户。正因为他由唱汉剧、汉调二簧而后改唱秦腔,所以他的唱腔显现出清脆、细腻、婉转的二簧风致。我听过他的传人左建瑞唱的一些唱腔,其中便将[土二簧]同秦腔[苦音喝场]和拖腔巧加糅合,由于两调之间发生了“清角为宫”和“变宫为角”调性对置,生出一种独特的调式色彩,结果使原来的悲伤之情得到进一歩强化;表演也借鉴汉调二簧武功之长,工架纤巧,气势恢宏。他最擅演“口条上架”,使胡须在特定戏剧情节中突然抽上去;还有判子吹火和耍牙等绝活,他还独创出前胸后背打包形成虎背熊腰的人物造型。
畅金山具有花脸的条件和天赋,头大、眼大、嘴大,而且嘴角下垂,虎头虎脑。他所创造的脸谱,也就是董志塬秦腔脸谱。
董志塬秦腔脸谱最突出的特点,一是起窍高。窍也叫势,即额面打脸的定位比较高。因为畅金山写脸必然要把头畔上刮五厘米,这样就把额面画区扩大了近三分之一。正因为起窍高,写脸时有意识提高了“窝子”(两个眼窝)的位置,眉毛也像直竖起来似的,给人以立眉立眼、威武森然之感,加上他又是个大脸盘,由此又引发了第二个特点,那就是大而长。
董志塬秦腔脸谱的第三个特点是工笔与写意相辅,细描与色块挥洒相衬。对于眼眉、纹饰、图形的勾勒,细笔细画,精致描绘,一丝不苟,显得纹路清晰,骨骼棱棱。而对两庞则大笔涂抹,挥洒自如,又显出粗犷、勇敢、憨厚、朴实之气。
畅金山在董志塬有头号花脸之誉。他的脸谱造型、唱腔乃至表演均有独到之处,结果促成另一流派的产生。畅氏的传人很多,号称董志塬四大班长的杨改民、常俊德、任国栋、白书来等,都是他的磕头弟子。就董志塬脸谱传承谱系来说,张新米、杨改民、罗拐子、吕定国等为第一代,畅明声、张占山、魏世杰、杨德山、贾克俭等为第二代,路富民、傅述学、左建瑞、张秦江等为第三代。董志塬流派脸谱的特色,在老一辈观众心目中至今记忆犹新。
《下河东》——呼延赞
陇南脸谱流派
陇南脸谱流派的形成地,主要是在天水、西和、徽县诸地。清光绪初年,西和三盛班、福德班名角荟萃,其中技压群雄者当推罗树德,当地人都称其为“罗大净”,天水、兰州观众则称他为“活张飞”。清光绪末年,天水又产生一个秦腔班社,叫天水西秦鸿盛社,该社首任班主李炳南,第三任班主李映东,都是主工花脸的一代名净。另外,徽县缙绅戏班的冯大鹏,还有秦安名净张寿容、武山名净傅邦等名家高手,都是天水、陇南家喻户晓、红极一时的净行精英典型。罗树德、张寿容、傅邦的祖籍均在天水所辖各县,李炳南、李映东、冯大鹏祖籍都在陕西西府,而且全都专工花脸。陕、甘净行同台联袂,写脸必然相互切磋影响,因此,他们为陇南脸谱流派的创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严格意义上讲,陇南秦腔脸谱是在甘肃南路脸谱和陕西西府脸谱基础上珠联璧合,由于二者兼及个性鲜明,故成一派。清咸丰以来,西和、秦安、甘谷、徽县诸地,是全省出了名的秦腔窝子,不仅出了许多秦腔名家,还多以花脸独擅胜场。
《黄河阵》——通天教主
西和剧团至今仍保持着以封神戏为主体的传统,剧中神道、花脸角色颇多,脸谱不仅丰富还独具特色,与我所见其他流派脸谱大为不同。如《七箭书》中的太师闻仲,一出场就是金脸;《碧游宫》中的三教主,黑色铺底,金色描纹;《太湖城》中的孙武子,前半场戏为生扮,后与殷夫人交战,即改为半生半金。当其欲开杀戒杀人之时,立马改妆为全金脸,一戏三改颜面,凡人逐变神道,为五雷碗的法力埋下精彩的伏笔。《破渑池》中的张奎,其他流派谱式以红色象征着忠勇,腮纹隐喻着善战,凡此皆与别派本无不同,但是额上的图案显出了差别。兰州、陕西脸谱中张奎的额面画一个白色的圆坨,陇南脸谱额面所绘不只是弯形的白圆,白圆之下还绘一个箭头,以此象征他有地行之术;《穆桂英大破天门阵》中,穆桂英的脸谱打的就是两面脸。耿家脸谱之两面脸色彩较繁,纹样较杂,陇南脸谱穆桂英的两面脸,则以红色铺底,尽管也绘有绿点子、白麻子等,却比耿家脸谱整饬简洁,细腻大气。
陇南流派脸谱是在甘肃脸谱和陕西脸谱交叉点上形成自己的风格而独领一派,不仅数量多,造型也非常精美。李炳南、李映东曾培养出一大批花脸人才,温水银、陶大净、赵毓华、罗世斌以及成县纸坊乡民间艺人苏尊贤,天水黄庆诚、王贵林等,都对陇南脸谱流派的传承和研究做出了各自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