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区创新引育模式 打造西部人才集聚地
信息兰州网消息 邦之兴、由得人。人才是兴业之源,发展之本。与其他国家级新区相比,兰州新区是在一张白纸上起步的,区域配套设施不完善、距离市区较远等因素导致老城区功能难以辐射,对人才来说,无论是事业发展平台还是经济待遇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此条件下,如何确保人才既要“引进来”,还要“留下去”?近日,记者走访兰州新区时了解到,兰州新区跳出固有引才模式,打出了一套人才引育的组合拳,搭建出西部人才集聚地。
引进学科人才 优化基础环境
据悉,自新区批复建设以来,不断加大对教育、医疗的人才队伍建设,先后选聘561名教育技术人才和131名医疗卫生人才。为优化新区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学科布局,今年7月,新区面向全国公开选招教育类专业技术人才150名。
“公告发出后短短几天就收到了近5000人的报名资料。”兰州新区组织部人事处副处长牟相妍介绍,目前选招、选调的资格审核工作正在进行,面试工作将于8月中下旬举行,确保能在9月到岗开展教学工作。
今年3月,为同步推进中川人民医院建设,新区拿出117个医疗专业技术人才的岗位,面向全国公开招聘。截至目前,共有1031人报名,选聘人员笔试工作已完成,第一批进入符合条件选调选聘人员面试工作已结束。
牟相妍告诉记者,结合《兰州新区引进医疗卫生人才引进实施办法(试行)》办法,对引进人员按职称、岗位、工作经历,分层分类提供安家补贴、工作补贴、配套住房等优惠待遇。同时,为解决新区干部家属两地分居问题,稳定新区干部工作队伍,对配偶或子女在新区工作人员予以加分,优先选择。
建设人才梯队 助推企业改革
今年年初,兰州新区启动了监管国有企业重组整合工作。5月,为推动这项工作,新区面向全国选聘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应届毕业生。
“公开选聘工作启动以来,社会专注度很高,短短10天公告期间,共有10685名企业人才报名。为突出人才经历关、业绩关,创新性的转变招聘方式,通过资格审查、现场面试、视频面试、重点访谈等形式,选聘了一批工作经历丰富、业绩成果突出、专业岗位相匹配的企业人才。”牟相妍说。
目前,选聘工作已结束,并面向社会进行了公示,共选聘三类人员411名。其中,中高级管理人员23名、专业技术人员270名、应届毕业生118名。选聘人员从职称来看,高级职称38人,中级职称172人,初级职称114人;从学历来看,硕士35人,本科358人(985、211院校81人),大专18人。
“一人一策” 推进项目引才
为克服科研院所少,老城区功能难辐射的问题,兰州新区不断探索差异化、特殊性政策,克服唯职称、唯奖励、唯头衔倾向,以重点项目为平台,以人才能力业绩为前提,以人才为新区所做实际贡献为依据,一人一策,引好、留好、用好高端专家,助推新区产学研协同发展。
牟相妍给记者举了两个例子:“为快速推动精细化工园区项目落地,柔性聘请兰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清洁生产研究中心主任张有贤为精细化工园区总顾问,开展精细化工园区产业链及发展路径分析工作,助力引进一批工艺技术成熟、创新技术水平高,具有发展前景和良好经济效益的精细化工项目。引进中科院院士李灿团队,与新区石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及苏州高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展液态太阳燃料合成,暨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技术开发研发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实现甲醇重整制氢及氢燃料电池在重卡等商用车上的技术应用,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据兰州新区科技发展局产业化处负责人马炳介绍,近年来,西部地区最大的孵化平台——新区产业孵化大厦的人才带动作用不断凸显,累计引进入孵企业335家,新增就业岗位3000余个。对来新区工作的专家、核心中青年科研人员,依据职称、学术称号、成果价值,分层分类提供安家补贴、工作补贴、配套住房等优惠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