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湿地公园 兰州新区秦王川湿地公园盛大开园
信息兰州网消息 9月9日,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在万众瞩目中盛大开园。兰州新区秦王川湿地公园由国家林业局2011年批文同意设立,2017年底通过试点国家湿地公园验收。位于兰州新区南部,北起纬三路,东至方家坡村,西南至芦井水村的最南端,东西最长直线距离2.2公里,南北最长直线距离为7公里,总面积315.77公顷,其中保育区和恢复区面积为201.17公顷,占公园总面积的63.7%,水域面积68.15万平方米,记录在册35科87属127种植物和86种动物,是我国内陆高原罕见的盐沼湿地,属于黄土高原中部典型草原植被区向黄土高原北部荒漠草原区的过渡地带。
兰州新区市政管理集团自管护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以来,坚决贯彻“保护优先、科学修复、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的总方针,严格按照“西北地区盐沼湿地景观的代表、兰州新区生态建设的核心、兰州市民休闲游憩的乐园、湿地动植物的天堂、湿地科普教育的基地”标准进行管护,分为生态保育与恢复区、科普宣教区、合理利用区、管理服务区四大功能板块。
截至目前,水系面积已达410万平方米,建成跌水堰61座,新增种植乔、灌木27种共53.59万平方米。历经3年建设,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终于向世人呈现出了水天一色、绿茵如画的美好景象,令游人流连忘返。
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的落成不仅为周边市民和广大慕名而来的游客提供了一个绝佳的休闲去处,同时对于保护兰州新区湿地生态系统、改善新区区域生态状况、促进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明镜般的湖面倒映天上的云彩
通过5年来特别是近3年来的恢复和保护建设,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根本性恢复。一是湿地面积由2014年的113公顷增加至目前的211公顷,湿地率由35%提高到67%;湿地水环境质量得到较大改善。二是湿地植被的多样性、抗逆性明显增强,湿地生态系统或群落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湿地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加。三是随着水系疏浚、浅滩地形塑造等生态工程的实施,湿地斑块的连通性不断增加,湿地植被景观整体性不断提高。四是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得到了有效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逐步恢复,2016年总价值达到约59200万元,凸显了湿地公园巨大的生态效应。
登上湿地中心的观鸟厅心旷神怡
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兰州新区,属于黄河一级支流庄浪河水系的秦王川流域,水体相对封闭。该区域是秦王川盆地自然降水、引大入秦工程灌溉回归水和地下水潜流的溢出区,经过长期的水文过程,逐渐孕育出了陇中黄土高原区罕见的内陆盐沼湿地,在我国西北干旱区生态系统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具有特殊的保护价值、显著的生态功能和较高的科研价值。
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占地面积315公顷,其中湿地面积211公顷,占总面积的67.02%。地处黄土高原中部典型草原植被区和北部荒漠草原区的过渡带,动植物资源丰富,是多种水鸟重要的繁殖地和迁徙停歇地。植被区划中属温带草原植被区,共有4个植被型组、7个植被型和22个群系,以盐生灌丛湿地植被型和禾草型湿地植被型为主。共有植物127种,隶属于35科87属;园区常见动物隶属于5纲23目42科,包括鱼类、两栖类、鸟类、爬行类和兽类共5大动物类型共86种;园区现有鸟类14目25科58种。其中,国家Ⅱ级保护动物6种,甘肃省重点野生保护动物10种。
按照总体规划要求,相继开展了湿地公园生态保护与恢复工程、水系整治工程和基础保护设施建设等生态工程。
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以生态文明为引领,以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为遵旨,依托秦王川特有的内陆盐沼湿地生态系统,合理利用并构建了自然景观区。植被群落景观的完美营造,充分利用了内陆盐沼湿地植物特有的多元化色彩、姿态的合理搭配,按照植物景观的时序性,塑造出了秦王川独有的具有诗化意境的植被景观。依据各个景区的资源特色与景色营造,突出湿地公园特色,并设计和表现符合各功能区的主题,形成了植物与地形、植物与水体的完美组合,达到了各景观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协调、有机组合,营造了丰富多样又和谐统一的整体环境。整体上,既突出了湿地公园的植被景观特色,又达到了兰州地域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的宣传。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在改善兰州新区宜居宜游环境、增强人才和资源吸引力、展示湿地生态文化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湿地公园已成为兰州新区的生态旅游资源,为新区以及兰州市的旅游业发展及特色旅游产品打造提供了基础,构筑了兰州新区湿地生态屏障,同时也为其它区域的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提供了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