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教师将实现大集体备课
信息兰州网消息 10月10日,记者从召开的全市教育科研大会上了解到,我市教师备课实施大集体备课,以新教材的使用和研究为重点,逐渐形成了从以往的“独角戏”走向“大合唱”的形式,从而实现区域教育大环境的整体优化。
据介绍,多年来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兰州教育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大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兰州教育发展已出现了“高原现象”,尤其是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靠埋头苦干、死干提高成绩的方式已经无法再延续。另外,不重视教科研的学校不能算一所有品质的学校;在教科研方面没有建树的学校,不可能成为一所名校;不能将教科研成果转化为学校发展软实力的学校,是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学校。
集体大备课盘活区域优势
据了解,大集体备课活动以进入新课改的年级为对象,以新教材的使用与研究为重点,统一教研时间,分学科集中,全市范围开展。利用全市优秀资源,开展跨校分工备课、集中(网络或实地)合作研讨、共建共享研究成果,发挥教学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作用和教师的集体智慧,实现区域教育大环境的整体优化。两年内涉及高中九个学科,200余场,参与人数逾万人,形成四册《兰州市大集体备课文集》成果,成为一线教师宝贵的备课指导用书。
据有关人士表示,当前,我市各学校教科研工作风生水起,硕果累累。但是,也应该看到,教科研工作或多或少受到了功利主义的干扰:有的学校把教科研当成办学业绩的装饰品,申报时热热闹闹,结题时轰轰烈烈,真正做研究时却不见动静。各学校在实施教科研的过程中,不能只重视形式,而忽视踏踏实实的分析与研究、实践与应用。今后,教育部门评选优秀课题,要把是否真正促进了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作为价值追求。
“草根研究”将成为教科研究的主要形式
市教科所负责人表示,“草根研究”的核心要义是: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教师即专家,成长即成果。这种立足于学校教育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开展的研究,具有切口小、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应该成为今后教科研工作的重要法宝和主要形式。同时,教科研的本源在课堂,要从课堂中来,到课堂中去。教科研离不开实践,离不开教育教学工作,绝不能搞“两张皮”;教科研成果还要回到课堂教学中去,指导教育教学工作,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许多教科研成功的经验表明,只有牢牢抓住课堂教学这一本源,在教中研、在研中教,两结合、双促进,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