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文化名家叶长友 改革开放40年 我用剪刀剪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018-10-16 16:10 每日甘肃网

u=2107934440,2092422871&fm=173&app=25&f=JPEG

信息兰州网消息 9月17日,由七里河区委宣传部承办的“我与改革开放共奋进”主题征文活动启动,面向社会征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发生在七里河区这片热土上的“时代好故事”。活动不仅仅有普通市民、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参与,对七里河区有着深厚感情的专家、学者也纷纷发来一篇篇回忆往昔岁月的美文。在七里河生活多年的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传承人、金城文化名家叶长友也重拾笔头,回望属于自己的历史岁月。

1 七里河是我的第二故乡

“兰州市七里河区可以算是我的第二故乡。”9月中旬,看到本报“我与改革开放共奋进”主题征文活动的消息后,叶长友老师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人民教师,叶长友说起改革开放四十年,回想历史的变迁,感慨良多。

“我从小跟随扬州剪纸艺术大师张永寿和父亲学习剪纸,他们对我的剪纸艺术产生了直接影响。”回忆中,叶长友老师对记者讲述道,“上世纪六十年代,为支援建设大西北,我来到了兰州某厂当了一名工人。进入工厂以后,祖辈传给我的剪纸技艺依然没有丢掉,时常利用工作之余,巧妙地把传统民间剪纸技艺融合到时代工人火热的工作和生活场面里。《油田之花》剪纸作品被刊登在《求实与创新》杂志封面上,使我受到极大鼓舞。1962年参军到了部队,经过边防守卡的锻炼,我更加懂得了人生的价值,在紧张的训练之余,配合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利用我的一技之长,先后创作了《训练》、《谈心》等作品。六年后,我转业到了兰州,在某校当了一名美术教师。”

2 我用剪纸技艺展示甘肃特色文化

叶长友老师在文章中写道,四十年来,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逐步过上了小康生活。在这日新月异的时代,我用手中的剪刀,剪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剪出当今中华儿女美好生活的时代精神,让我的作品更贴近百姓。甘肃古老厚重的文化,给了我绵绵不绝的创作灵感,我也用剪纸技艺展示甘肃特色文化。

甘肃有着丰富的彩陶文化,大都锲着美丽的图案,如果把这些图案用剪纸表现出来,不仅具有极大的观赏价值,而且对弘扬和普及历史文化,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把彩陶实物转换成剪纸艺术,我付出了更多的努力。为了获得彩陶的临摹机会,我跑遍了甘肃各地,一件一件地临摹,一次一次地记录,从秦安大地湾遗址到仰韶文化的摇篮,从半山、马家窑到青海出土的彩陶,进行绘制,着色采用黑白为主,土红色并用,给人古朴和明快之感,别有一番韵味。

我还把敦煌的壁画纳入我的艺术视野,利用剪纸艺术独特的表现手法,以写实风格,再现敦煌飞天和舞伎神韵。

经过多年社会调查观察,我发现各种层次人群对剪纸品种的需求存在很大差异,必须不断改进,贴近生活,才能有所作为,于是我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设计出《十二生肖》系列剪纸。

这几年,七里河区委宣传部及文化馆经常组织文化下乡活动,现场剪些具有乡土气息和贴近农民生活的题材《年年有余》、《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改革开放四十春》等作品,极大丰富了农村文化精神生活,深受农民喜欢。

3 做好文化传承人

《我与改革四十年 做好文化传承人》是叶长友老师此次征文投稿文章的标题,也写出了他一生的追求。2003年,国家把民间剪纸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为一名剪纸艺人,叶长友老师当时感受到了极大的荣幸和激励。

如今的叶长友老师,将剪纸艺术带进了课堂,走进了校园,受到学校师生的青睐。多年来,叶长友老师一直在七里河健康路小学和兰工坪小学给学生上剪纸课,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剪些正能量的剪纸作品,如《踢足球》、《少年强中国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植树》等等,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

“看到孩子们用自己灵巧的小手创作出一幅幅剪纸作品,我由衷地高兴。”叶长友老师回忆着往事,展望着未来。他说,通过剪纸实践,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体会到欣赏美、热爱美、创造美的乐趣。

叶长友老师在文章中写道,“作为一名剪纸艺人,我将继续用剪纸的艺术形式和语言,讴歌人类文明、时代进步以及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弘扬时代主旋律,来回报社会,回报人民。我想在我有生之年,多创作以甘肃文化为题材的剪纸作品,剪出人间的美和乐,这是我毕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