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兰州市道德模范候选人公示

2018-11-01 10:36 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00300202185_97e2f288

00300202186_7e32fec0

00300202189_e9285596

00300202190_9ba616de

00300202191_1d9215ca

00300202192_c711d984

00300202193_6a7343fc

00300202194_8c0bda89

00300202196_874f1aeb

00300202197_a8c90f2c

00300202198_580f89f5

00300202199_24b6f948

00300202200_ed7aeb58

00300202201_6ad6ed10

00300202202_fb81df64

00300202203_f9218c1a

00300202204_be8c9ba5

信息兰州网消息 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组织开展的第五届兰州市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经各区县、市直部门广泛发动、层层推荐,征求纪检、公安、法院、卫计、工商、税务等部门意见,第五届兰州市道德模范评委会办公室初选,确定了20位候选人。现将候选人主要事迹予以公示,同时开展公众投票活动。公众投票通过网络和微信投票方式进行。网络投票:公众登录兰州文明网(http://lz.wenming.cn/),点击第五届兰州市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专题浮窗,即可进入投票页面直接参与投票。微信投票:公众可关注“兰州市文明办”微信公众号,点击“评选投票”栏目参与投票。投票规则:限定一个IP地址和一个手机号24小时只能投一次票,每次投票最多投10名,多选无效。

公示及投票时间为2018年11月1日9:00至11月7日17:00,公示期间欢迎社会各界监督,监督电话:4604043。

第五届兰州市道德模范评委会办公室

2018年11月1日

第五届兰州市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

(共20人)

一、助人为乐模范(5人)

仵红秦 女 兰州市西固区彩虹心理工作室心理健康教师

仵红秦,女,1971年7月生,群众,兰州市西固区彩虹心理工作室心理健康教师。

仵红秦从小患有类风湿关节炎,但她通过顽强的毅力考取了国家三级和二级心理咨询师,并通过自学考试获得“心理健康教育”本科毕业证。2006年,仵红秦加入“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积极帮助青少年解决心理问题。2014年9月10日,仵红秦得知甘肃张掖女孩小枝患有“强制性脊柱炎”,由于家境贫寒,没有办法支付昂贵医药费的情况后,多方募捐8100元钱,赶往医院交给了小枝的家人。10多年来,她一直热心公益事业,用自己无私的实际行动帮助和感染着身边人,她时常走进学校、走进社区为大家普及讲解心理健康知识,通过网络,电话,面询等帮助过的青少年已经有1000多人。

仵红秦2012年荣获“兰州好人”称号,2017年荣获“中国最美志愿者”称号。

杨桂兰 女 皋兰县石洞镇文山村村民

杨桂兰,女,1944年11月生,群众,皋兰县石洞镇文山村村民。

今年74岁的杨桂兰是一名远近闻名的民间正骨艺人,也是村里家喻户晓的好儿媳、好婆婆。只要一提到她,村民们都会禁不住竖起大拇指。她6岁便师从祖母和母亲,学起了祖传手艺,从13岁起她便继承了家中代代相传的“正骨”衣钵,走上了扶伤济困之路,每年经她治愈的骨折,骨错位、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等伤患者至少900人次。60多年来,她为5万多人治愈了伤痛,更难能可贵的是她从不主动向伤患者收取治疗费,反而时常接济贫困者,对于远路上来的贫困患者,还时常给他们返程路费并做可口的家常便饭招待。杨桂兰老人因长期捏骨,手已经严重变形,但她从来没有因为年事已高,而拒绝慕名而来的患者,只要患者来访,她就热心为每一位来访者施展她的“正骨”绝活。

杨桂兰2014年荣获“兰州好人”称号。

杨勃 男 兰州铁路公安处兰州西车站派出所内保民警

杨勃,男,1986年12月生,群众,兰州铁路公安处兰州西车站派出所内保民警。

作为一名在铁路沿线工作了7年多的基层民警,在平凡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同时,他还经常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有困难的群众。在长期的巡逻巡线工作中,杨勃发现在铁路边玩耍的孩子有很多都是留守儿童,更有一些孩子因为家庭贫困已经辍学。于是他萌生了资助困难儿童的想法,经多方走访调查,杨勃将一名叫陈麻力克的5年级留守儿童作为帮教对象。两年来,杨勃先后出资2000余元资助陈麻力克,在杨勃的资助和帮教下,陈麻力克的学习成绩和思想品行都有了提高。杨勃同志2011年被诊断患有四度肌无力,一度住院治疗,需要长期服用药物维持健康,自身的病痛没有击倒他,反而让他变得更加坚强和乐观,用自己真挚的感情帮扶留守儿童,赢得了大家的赞誉。

杨勃2017年荣获“兰州好人”称号,同年荣获“中国好人”称号。

汤波 男 甘肃省信访局副调研员

汤波,男,1969年11月生,中共党员,甘肃省信访局副调研员。

2016年9月19日下午,汤波下班途中在省委家属院遇见一名学生因玩耍单双杠头部着地摔伤,血流不止,此时正值下班高峰时期,急的孩子母亲不知所措,他急忙上前询问了情况,开车送孩子到城关区人民医院救治,使孩子及时得到救治,转危为安。他撰写了《信访理论与实践》一书,近年来为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图书馆、档案局捐赠图书1600多册。在捐赠爱心书籍的同时捐书传递爱心,扶贫助力脱贫,先后建立了两个农村书屋。2018年6月3日上午,汤波带领10多人的志愿者服务队义务献血2800毫升。汤波积极宣传公益活动,先后来到兰州市城关区工商局、兰州市城关区火车站街道等多家单位做宣讲,与大家分享近年来做的公益活动。

汤波2016年荣获“兰州好人”称号。

周沛锦 男 兰州市红古区住房和建设局干部

周沛锦,男,1987年4月生,中共党员,兰州市红古区住房和建设局干部。

周沛锦是个热心公益事业的人,他发起成立了“爱心集结站”爱心公益组织,先后筹集善款6万余元,组织实施了20多项公益爱心活动。2016年被兰州博爱义工联合会选举为副会长后,先后募集善款12万元,组织各类公益活动20余次,帮扶困难大学生35人,捐助病患3人,帮扶困难家庭及孤寡老人11户。2018年4月周沛锦担任兰州志行公益联合会会长,仅仅3个多月,组织慰问、宣传、赛事等各类活动12项,参与志愿者300多人次。自从事公益活动以来,周沛锦同志先后参与和发起关爱孤寡、捐资助学、慰问偏远山区等各类公益活动100余次,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周沛锦2017年荣获“兰州好人”的称号。

二、见义勇为模范(4人)

左杰 男 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公司调度所高级工程师

左杰,男,1962年9月生,中共党员,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公司调度所高级工程师。

2017年9月22日17时许,左杰在黄河岸边游泳点做下水前的热身运动,忽然听到“有人落水了”的呼喊声,他毫不犹豫地跳进了黄河,迅速游向河心漩涡,可落水少年已被激流淹没不见了踪影,左杰心急如焚,顾不上体力不支,又再一次钻进了激流中,用力抓住了少年的胳膊,咬牙奋力游到了岸边。上岸后他又不顾疲惫,凭着丰富的经验立刻开始对少年进行施救,等孩子渐渐苏醒后,才算松了口气,安顿好孩子后,左杰悄然离开了现场。左杰还曾参加过铁路线路抢险工作,在抢险过程中不顾自己生命危险积极抢通被洪水冲毁的铁路线,在抢险中因表现突出被原铁道部授予二等功。

左杰2017年荣获“兰州好人”称号。

王建民 男 兰州石化三叶公司维修技工

王建民,男,1968年2月生,群众,兰州石化三叶公司维修技工。

2018年6月2日,王建民在城关黄河大桥南岸纳凉,突然听到有人喊“有小孩落水了”,王建民立即起身,迅速向出事地点跑去,见离岸边近一百多米处的河面有一个小男孩在使劲晃动一只手,身体随着水流忽上忽下,旁边还有一个男子试图营救,但因水流湍急迟迟不能与孩子靠近。在这危急时刻,王建民毫不犹豫就纵身跳下水,他在水中快速游动,根据40多年游泳经验及对黄河流速的判断不断调整角度,在游了近150米远之后,从左侧方渐渐靠近落水男孩,就势抓住了男孩的手臂,小男孩强烈的求生欲望使他用手紧紧挽住了王建民的脖子,此刻的王建民体力已然有些透支,但是仍然咬紧牙拼命划水,最终将孩子安全带回岸边。

王建民2018年荣获“兰州好人”称号。

马占海 男 兰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三大队一中队中队长

马占海,男,1982年9月生,中共党员,兰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三大队一中队中队长。

马占海自参加特警工作以来,多次参与抗震救灾、抗洪抢险、处置重大群体性事件等国家任务,冲锋在前。2014年还赴新疆维稳,表现突出。2018年4月19日晚16时,兰州市电闪雷鸣突降暴雨,山洪直冲青白石街道碱水沟村,洪流最高处达1米左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接到支队指令后,马占海主动请缨,带领队员进入灾情最严重的街道开展救援,他们蹚着齐腰深的洪水,一步一步艰难地寻找陷入困境的住户。就在他们挨家挨户寻找被困群众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呼救,马占海和队友们立刻赶过去,发现是一家5口人被困,他立刻背起其中的一个5岁小女孩,队员们搀扶着其他人,最终将一家5口成功转移到临时安置救护点。

马占海多次被市公安局授予个人三等功。

赵磊 男 兰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龚家湾大队交警

赵磊,男,1993年3月生,共青团员,兰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龚家湾大队交警。

2017年4月11日上午,赵磊所在的龚家湾交警大队接到群众求助,一辆从临夏开往兰州的轿车搭载了一名即将生产的孕妇,但道路拥堵,无法顺利赶到医院。正在执勤的赵磊立刻驾驶警用摩托车为载有孕妇的车辆开道,5公里路程只用了11分钟。看着孕妇被送入省妇幼保健院急诊室之后,赵磊悄然离开。当他走出医院大门时,又有一位刚从出租车上下来的孕妇不知何故突然瘫倒在了车外,赵磊见状立即抱起孕妇,再次奔向急诊室。三年多的工作中,赵磊和他的战友们共开展急、难、险、重应急救援服务200多起,被大家称为“护送专业户”。

赵磊荣获2017年“兰州好人”称号,同年荣获“中国好人”称号,2017年荣获“平安甘肃·最美交警”提名奖。

三、诚实守信模范(1人)

陈自安 男 兰州玉颖尔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自安,男,1976年10月生,中共党员,兰州玉颖尔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自安为人处世一直秉持诚实守信。1994年,年仅17岁的他从镇原县来到兰州市学习技术,勤奋能干的他于10年前办起了自己的服装加工厂。服装厂刚有起色,陈自安就亲自跑到老家的一所小学,为200多名小学生量体裁衣,免费送去了200多套校服,实现了他少年时的承诺:要让家乡的贫困孩子上学有新衣服穿。2017年,他为家乡鳏寡孤独的老人和困难群众捐献衣物1000多件,2018年他又为镇原县捐献1000套校服。在陈自安创办服装加工企业的近10年时间里,他靠着诚实守信足额交税,没欠工人一分钱工资。为了回报社会他一直优先安排残疾人就业,10年来一共安排了30多名残疾人在自己的厂子里就业,为下岗职工与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撑起了一片天。

陈自安荣获2016年“兰州好人”称号。

四、敬业奉献模范(6人)

朱峻甫 男 生前系西固区河口镇党委委员、副镇长

朱峻甫,男,1981年2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西固区河口镇党委委员、副镇长。

朱峻甫自参加工作以来,心中时时刻刻装着群众,为群众解忧,把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到党的事业中。在担任河口镇副镇长以来,为把河口古镇打造成西北地区知名的旅游景点,他主动请缨,承担了大量工作任务,经常加班加点,不辞辛苦。在征地款发放工作中,他利用晚上空闲时间,用一个多月把全村158户拆迁户跑了两遍,征地款发放前,他又一遍一遍地审核,最终村民们对此没有一点异议。由于常年工作繁忙劳累,使得他最终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直到2018年2月生命结束前的当晚,朱峻甫还在办公室为咸水村第二批征地款发放事情操心着。年轻的他匆匆走了,可他的名字却永远镌刻在河口镇百姓的心中。

朱峻甫2018年荣获“兰州好人”称号,同时荣获“中国好人”称号。

朱天垣 女 兰州市妇幼保健院宫腔镜中心主任

朱天垣,女,1973年9月生,农工党员,兰州市妇幼保健院宫腔镜中心主任。

她从事医疗工作二十余年,应用精湛的妇科微创专业技术,以最小创伤、最佳治疗效果、尽快使患者恢复,尽可能节约就医成本,为无数患者解除了病痛。当一名18岁的高中生因为患有粘膜下子宫肌瘤造成严重贫血,如果实施宫腔镜手术将会破坏她的处女膜,面对迟疑的父母,她大胆应用了最先进的技术,既切除了子宫肌瘤,又保护了小女孩重要的尊严;当辗转了多家医院几乎失去信心的年轻夫妻找到了她,经过她耐心地指导、细心地检查,成功实施了复杂手术,使这位患者成为了全世界第三个子宫斜隔手术后成功分娩的幸运妈妈。她的高超医术和良好医德缔结了极好的医患和谐关系,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依赖与赞誉。

朱天垣2015年荣获“甘肃省三八红旗手”称号,2017年分别荣获“兰州好人”、“中国好人”称号。

王玉瑾 女 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

王玉瑾,女,1976年2月生,中共党员,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

她视患者为亲人,医疗工作中不怕累、不怕苦,不断钻研专业技术,提升专业能力。她注册个人工作网站,与患者间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在业务上她始终坚持精益求精,作为甘肃省医学会眼科专业小儿眼病学组委员,近年来,她分期完成国内儿童眼保健、眼病治疗方面技术领先示范单位内的学习培训,学习掌握了规范的儿童眼病检查及手术技术、早产儿及婴幼儿眼病筛查技术等。王玉瑾和她的团队一起长期致力于儿童眼保健事业,专注于儿童眼部疾病的预防和诊治,积极推广实施早产儿及新生儿眼病早期筛查、婴幼儿屈光筛查、双眼视觉训练、儿童低视力康复等。同时,由她实施和申报科研项目共5项;以第一作者在国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篇,受到业界广泛好评。

王玉瑾2014年被评为兰州市社会工作骨干人才,2018年荣获“兰州好人”称号。

张成林 男 榆中县第一中学教师

张成林,男,1963年4月生,群众,榆中县第一中学教师。

张成林幼年时患小儿麻痹造成一条腿残疾,但他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自强自立,发奋读书,成为了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当他坐在学校学术报告厅里,面对八百多名学生激情洋溢地讲授《红楼梦》诗词,绘声绘色描述《三国演义》故事时,学术报告厅里此起彼落的掌声就是对他最大的褒奖和认可。辛勤耕耘三十载,换来桃李满园香。他虽未担任班主任,却时刻关注着学生的成长,用他自己的故事激励着学生们。如今,他年过半百,右胳膊肘关节因长期拄拐杖受力形成骨性关节炎,疼痛不已,但依然坚持每周上二十多节课。他是一个“拄着拐杖,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人,一个身残志坚的背影,一个三尺见方的讲台,书写了一份三十二年执着的“坚守”。

张成林2016年荣获“兰州好人”称号。

居廷 女 兰州市城关区文化馆干部

居廷,女,1963年4月生,中共党员,兰州市城关区文化馆干部。

作为一名基层群众文化带头人,她坚持深入生活,扎根百姓,用文艺的力量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激励人们永葆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和进取精神,她演唱的多首歌曲获得奖项,得到了业界的广泛好评与赞誉。她还是一名志愿者,20年来,她尽己所能,帮助他人,践行志愿者精神,千百个日日夜夜奔波在义务免费教唱的善行之路上,自费印制歌谱上百册,为弱势群体捐赠演出服,动员亲友为心智障碍儿童送食品。多年来,她组织、辅导,参加省、市、区各类文艺展演、赈灾义演和群众性文体活动2000多场次,发掘了上百个文化阵地,培养了150多支群众文艺团队,具有较高的影响力与感召力。

居廷2014年荣获“兰州好人”称号,2017年荣获“中国好人”称号。

高承龙 男 兰州市红古区法律援助中心主任

高承龙,男,1989年5月生,中共党员,兰州市红古区法律援助中心主任。

他负责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五年来,经常加班加点,任劳任怨,援助中心共办结各类法律援助案件近1300件,为近4000名各类受援人提供及时、优质的法律援助,累积挽回损失近2000万元。近3年来,高承龙参与承办了100余件法律援助案件,兰州某公司148名职工经济补偿金纠纷案件,社会影响很大,政府交办以后,他和援助中心一名老律师,前后开庭9次,历经3年,终于在2017年为职工们挽回了195万余元损失。工作之余,他还热心公益事业,长期为近千名爱心志愿者免费承担日常法律咨询服务。

高承龙2018年荣获“兰州好人”称号,同时荣获“中国好人”称号,2018年被司法部授予“新时代最美法律服务人”荣誉称号。

五、孝老爱亲模范(4人)

杨翠兰 女 榆中县贡井镇吕家岘村妇联主任

杨翠兰,女,1963年6月生,中共党员,榆中县贡井镇吕家岘村妇联主任。

自1983年结婚以来,杨翠兰就一直跟公婆生活在一起。1988年婆婆被诊断为癌症晚期后,她在婆婆病重时期悉心照料,任劳任怨。婆婆去世后,又承担起照顾公公的重任,30年来她一边操持家中的田地,一边尽心侍奉老人,没有一句怨言。如今93高龄的老人,逢人便夸儿媳好。2005年因弟弟家中发生车祸,留下了年仅3岁和5岁的两个孤儿,杨翠兰又主动提出收养年幼的侄儿、侄女,至此杨翠兰需要抚养5个孩子,生活负担更重了,但杨翠兰默默地承担起这一切,她待他们如亲生儿女一样,付出了比自己孩子更多的心血抚养他们长大成人。杨翠兰用尽35年的春夏秋冬,诠释着“行孝”和“爱亲”。

杨翠兰2017年荣获“兰州好人”称号,同年荣获“中国好人”称号。

顾彩玲 女 皋兰县工商局登记科科长

顾彩玲,女,1969年10月生,中共党员,皋兰县工商局登记科科长。

多年来,她任劳任怨、孝老爱亲,用自己的言行践行着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的高贵品格。1998年初,顾彩玲的公爹因患重病三下兰州住院治疗,她日夜守护在老人的病榻前。正当老人病危时,小侄儿因早产患了硬肿症,住院治疗达四十多天。期间,她既要操持家务、接送女儿上学,又要工作、照料老人、住院的产妇和婴儿。老人去世后,她又担起照顾失明的老祖母和年迈的婆婆、未就业的小姑子、还有患有耳力残疾的小叔子一家三口。她用微薄的工资,尽自己所能帮助身边的亲人。丈夫的侄儿小学六年级毕业就在顾彩玲家吃住,待他如自己的孩子一样,抚养长大,直到去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

顾彩玲2018年荣获“兰州好人”称号,同时荣获“中国好人”称号。

陈美丽 女 兰州市西固区日用金属制品厂退休职工

陈美丽,女,1953年9月生,中共党员,兰州市西固区日用金属制品厂退休。

1977年陈美丽与爱人结婚,与公婆一起居住,丈夫的二弟因从小患小儿麻痹症造成双腿残疾靠拄着拐杖走路,需要人照顾。她婚后主动帮助婆婆分担照顾一家老小的责任,就在这繁重又琐碎的家务中,陈美丽和婆婆相互信任,建立了良好的婆媳关系。1993年7月份婆婆不幸得了脑溢血,陈美丽便独自一人承担起婆婆的看护工作。婆婆去世后,陈美丽仍然始终如一的在公公家照料他们的生活。天有不测风云,2015年12月陈美丽的爱人因突发脑梗落下了半身不遂的后遗症。陈美丽安慰丈夫安心接受治疗,天天带他做康复训练,细心的照顾下现在爱人已基本恢复生活能力,陈美丽用实际行动向子女言传身教的传递着“百善孝为先”的家庭美德。

陈美丽2016年荣获“兰州好人”称号。

魏孔祥 男 兰州公路管理局兰州公路管理段机驾员

魏孔祥,男,1972年11月生,群众,兰州公路管理局兰州公路管理段机驾员。

1999年8月,妻子戴吉珍生下一名女婴,像许多父母一样,他们沉浸在初为人父母的幸福中,然而,女儿长到8个月,不会翻身不会爬,1岁多了,还不会说话,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他和妻子抱着女儿去医院检查,得到的诊断结果是:先天性脑瘫,属于肢体残疾二级。夫妻俩慢慢地接受了这样的残酷现实,医院的治疗费用太昂贵,他们就在家中给孩子做康复训练,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曾间断。他对待老人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般体贴入微,下班回来不管多累,扶着娃娃走完路,每天临睡前都会陪父母说说话,给老人泡泡脚,二十多年来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在艰辛的生活中,硬是为一家老小撑起了一片天。

魏孔祥2018年荣获“兰州好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