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小街巷 精雕细琢的城市脉络

2018-11-20 09:40 每日甘肃网

信息兰州网消息  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书就了新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并义无反顾迈向强起来的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今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向伟大复兴——强起来的中国梦阔步前进时,回望改革开放走过的这不平凡的四十年,在我们生活过的这片热土上,总有一些关于改革开放的见证、故事、变迁、记忆、影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烙下了深刻而明显的印记和变化。我们身边发生的这些变化,见证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每个人努力奋斗、披荆斩棘、一往无前的身影,以及人们在这一波澜壮阔的浪潮中享受和分享改革开放成果带来的喜悦和幸福生活的感悟……

兰州小街巷,精雕细琢的城市脉络

近年来,兰州市经过对背街小巷的大力改造,有力改善了市民出行条件,也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品位。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兰州城市建设的变化日新月异,其中背街小巷的变化就是典型例子,以前脏乱差,现在则成为温馨的代名词。小街巷的改造,不仅是城市管理者精雕细琢的精心力作,更展示着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发展活力。

u=3521034425,4244942590&fm=173&app=49&f=JPEG

改造后的木塔巷古色古香

变化在细节中

“以前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现在不同了,给人感觉清爽平坦。”在市民李志全的记忆中,华林山虽然距离繁华的西关商圈只有十分钟车程,但正是这个一拐弯,却有着天壤之别的差距。在以前,垃圾遍地,不时出现污水横流的情况,道路坑洼不平,两侧的墙面也脏兮兮的。

变化发生在2013年前后,七里河区政府对背街小巷进行大力改造,而华林山上的太平沟,还有几条无名小巷,都被相继纳入改造范围。或水泥硬化或条砖铺地,并将两侧做了粉刷,之后又由社区做了文化墙。

改观最大的要数从文化宫后门到上华林路的两处急转弯,以前道路坑洼,拐弯抹角处总有人溺尿,垃圾遍地。如今,黑色的柏油马路平展铺开,两侧断断续续的山体配以绿化,花开一角,青墙黛瓦随山路急转直上,甚至一些墙面还做了雕刻或者镂空的图案,煞是好看。而那些高高低低的民居建筑,也被粉刷一新,窗明几净,就连垃圾桶也摆放有序,十分讲究。“改造后这里变得干净了整洁了,行人和住户都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甚至随地吐痰的人都少了,大家都觉得不好意思。”华林山社区一名干部告诉兰州晨报记者。

在2017年之前,兰州市七里河区在背街小巷整治上,就曾以“铺平百姓门前路、点亮百姓门前灯”为目标,对全区268条小街巷进行提升改造。

品位越来越高

在兰州城关区伏龙坪街道城管办干部王亮亮的记忆中,以前的伏龙坪就是乡下,道路崎岖,脏乱差严重,然而,这几年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16年,经过改造的伏直公路还成为城市示范管理一条街。”2017年开始改造的伏龙坪后街23号到环卫局车队一段、战备公路、杨家沟社区主干道,也变得越来越美丽。

“小街巷修葺一新,市民的自觉性也随之提高,以前乱倒污水的现象没了,乱扔垃圾的情况也少了。”这种效应随着城市的变化而改变不少。同样的情况,兰州晨报记者在王马巷走访时也感受到了。

11月19日上午的城关区王马巷,三四百米长的小巷子,路面干干净净,两侧的商户门前也很整洁。水果商行的张女士看到记者拍照,主动上前搭讪:“现在不像以前,看到拍照就害怕。我们规范经营,不存在店外店,也不乱扔垃圾了,这么整洁的巷子谁忍心添乱呀!”

实际上,背街小巷,相对于城市主干道来讲,对老百姓生活的影响更为直观和强烈。年过八旬的王大爷,喜欢外出走动,他说以前巷子里坑洼不平,道路两侧车辆乱停乱放,商户们也肆意倾倒污水和垃圾。三年前,经过政府对背街小巷的治理改造,如今,走路再也不怕摔倒了。

变化的还有那些背街小巷安装的照明设施、监拍设施。“有天眼看着,出门再也不害怕被盗抢了。”红山根住户刘女士说,以前门前的小巷子黑乎乎的,被抢被偷的情况时有发生。

兰州旧城区中心的酒泉路是一条百年老街,去年以来开展“城市管理一体化示范街”创建工作,将小街巷的历史文化通过优美的文字、精致的绘图创建出“百年华章”、“巷往时光”的主题文化小街巷。

同样,兰州市安宁区对背街小巷也做了大力改造。街道办、社区和城建部门联手,为小街巷做出的规划,细致到每一个垃圾桶的摆放、每一幅宣传画的内容,不只是见到的道路“整形美容”,还增添仿古铁艺架,明清风格的走廊。昔日破旧的小街巷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子,却是一扇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更是百姓之路,是民生关怀的延伸,是市民生活幸福的见证。

街巷文化内涵凸显

记者从城建部门了解到,兰州市有近1100条小街巷,由于这些小街巷大部分修建得早,管网铺设不全,无法满足沿路居民排水需要。因此,兰州市政府从1997年起,就开始着手整治市内小街巷。

从2003年起,市政府提出每年要至少改造50条小街巷,从2007年起,改造小街巷的数量增加至每年不少于100条,小街巷改造已连续几年成为市委市政府为民兴办的实事之一。虽然政府确定每年需要改造多少条小街巷,但事实上,在每年的改造期间,根据老百姓的强烈呼吁又会增加若干条街巷的改造,至此,这几年来,每年的小街巷改造开工率和竣工率远远超出政府原定的计划。2003年至2007年,市、区两级政府共投入2亿多元对380条小街巷进行了整治改造,有近80%的小街巷都铺设了地下管线,安装了照明路灯。

记者了解到,2017年兰州市启动的交通秩序、城乡环境和背街小巷“三大整治攻坚战”,有效提升了城市形象。背街小巷的改造工程大部分告一段落,但对其形象和品位的进一步提升还在路上。

街巷,作为城市的脉络,不仅承担着隔离楼院社区以及居民出行的交通功能,同时也承载着这座城市的人文风情。因此,仅仅常规的改造是不够的,还应该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

在你脑海里若干个历史现场中,值得回味的或许就是一条悠长的“雨巷”而已。一座城市,往往也会因为一条街巷而被人铭记。那些全国较有名气的小街巷、小村庄都是因为自己的商业或文化特色而赫赫闻名。

兰州市对背街小巷的改造工作下沉到各区、街道办事处。他们在小街巷改造拓展空间、注重市民出行效果的基础上,也越来越注重小街巷的文化内涵,近年来像城关区就以着力打造精品街为主,比如正宁路就因夜市而闻名,就近的花田巷,也因美食汇集而渐成气候。

一街一景,一街一特色,不只是体现这座城市的经济发展和活力,更是这座城市的文化缩影。

小街巷的改造,不仅是城市管理者精雕细琢的精心力作,更展示着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