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西固以“1234”模式下好“区管校聘”一盘棋

2018-12-12 11:39 兰州日报

569665b61d31ddf40d50df70a97af4f4

黄芳老师教孩子学知识

4399f45b5b62e454df426833c5caecfc

出台相关文件

信息兰州网消息  早晨7时多,天还没有完全亮,黄芳迎着寒风来到西固区杏胡台村小学一年级教室,开始了一天忙碌而充实的工作。

黄芳原本是西固区福利路第二小学的一名教师,自2004年一直在该校工作,也是市级骨干教师、西固区名班主任。随着“区管校聘”工作的深入推进,黄芳主动要求到农村去,以丰富她的教育教学生涯。“农村孩子不爱与人交流,我就尝试福利二小的一些教学模式,启发他们,现在孩子们的思想比较活跃,我觉得很开心。”黄芳笑着说。杏胡台学校王全宏校长深有感触地说。“黄芳老师来了之后,不光带来了原学校好的教育方法,她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也影响着我们学校的其他老师。”

黄芳仅仅是西固在“区管校聘”工作中,打破学校对老师“一校所有制”的一个缩影。所谓“区管”就是按照总量控制、区域统筹、结构调整、有增有减的原则,定期核定教师编制、职称岗位、进人计划、绩效工资总量等,教育行政部门在核定的这些总量内,根据学校生源变化、教师结构和教育教学改革需要等,并进行动态调整。“校聘”就是各学校进行岗位设置,教师根据公布的学校岗位设置情况竞聘上岗,以此完善岗位聘用管理制度,实现学校自主聘用管理教师。

促进教育公平“走”出西固新模式

“区管校聘”将教师关系归于教育主管部门,由学校聘任,使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打破了教师交流轮岗的管理体制障碍。西固的“区管校聘”,探索出了一条符合自己的新路子——“1234西固模式”。

“1”即围绕教育公平、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这一中心,让学生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平等享有权。“2”即制定和落实制度和机制两个保障;“3”即成立教师管理中心、签订区管校聘合同和开展多层面立体式教师交流轮岗三项举措;“4”即城区学校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优质学校教师向薄弱学校流动,超编学校教师向缺编学校流动,农村年青教师、薄弱学校教师向优质学校流动四个原则。

具体来说,“1234西固模式”就是在优质教育资源总量难以在短时间内大幅提升从而满足所有学生需求的条件下,学生不动,让好教师流动起来,阳光普照、雨露均沾,无疑是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之举。

实施顶层设计“管”出均衡新格局

2014年,区委、区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文件,在全省率先实行“区管校聘”,以激发教师队伍的活力,破解实际工作中出现的诸如“编制满员,教师短缺”等阻碍教育发展的问题。2017年,西固区被教育部列为全国第二批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区)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区后,区委、区政府从问题、难点入手,总结经验,补齐短板,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2018年,西固区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西固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关于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师“区管校聘”管理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使“区管校聘”得到全面落实,从刚开始的试点工作逐步向纵深推进。

西固区教育局局长褚占辉说,西固的“区管校聘”一开始就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实施顶层设计,坚持“总量控制、动态管理”的原则,在不超出编制和岗位总量的前提下,根据全区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学校办学规模和实际需求,制定落实全区教师和校长交流计划,区编办和区人社局做好相应配合工作。同时以正向流动、均衡发展为目标,引导和支持优秀教师从超编学校到缺编学校、从优质学校到薄弱学校、从城区学校到农村学校任教,并根据各校薄弱学科情况,调配相应骨干教师对交流学校进行薄弱学科帮扶,通过“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等形式,为交流学校培养1至2名青年骨干教师;交流学校派出相应薄弱学科教师到优质学校进行业务素质提升,做到按需交流、有效交流。

坚持按需设岗“聘”出教师新干劲

“区管校聘”作为一项人事改革制度,重在执行。据西固区教育局教师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教师管理中心与全体教师签订聘用合同,对所有教师实行统一管理,逐步建立起“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教师管理制度,打破教师出口瓶颈,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教师在交流期间原则上不做关系变动,工资由原派出学校发放,绩效工资由交流学校发放。对城乡交流教师实行补贴制度,城区学校到农村交流任教的,根据学校位置的远近每人每月补贴800至1200元(享受所在学校的同等待遇及各类补贴),家住农村的教师到城区学校交流支教,根据距离远近还可以享受相应的交通补贴。交流轮岗任教经历纳入教师职称评聘、推荐评审的考核范畴。在同等条件下,有过校际间交流的教师,优先申报高级(含)以上职称、特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以及区级骨干、市区级综合表彰奖励等。凡享受特级教师、名师、名班主任等津贴的教师,如不服从校际流动安排,取消相关待遇。凡应参与校际流动的教师,如不服从安排,取消当年评优晋升资格,造成不良影响者,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同时完善校长交流制度,校级领导按照要求参与校际交流,凡校长(含所有校级领导)在同一所学校同一岗位连续任职满6年应当交流(男同志满55周岁、女同志满50周岁及由区教育局确定因学校发展需要暂缓交流的除外)。对无故拒不参与交流的校长,按照校长管理有关规定处理。西固的“区管校聘”还强化教师的“三必回”,交流期满,本人申请回原学校的,必须回;交流期满,派出学校要求回校的,必须回;交流期满,交流学校要求回原学校的,必须回,教师在3年交流期满后,根据学校及个人需求确定去向。“‘区管校聘’政策破解了多年来学校发展的难题,为什么这样说呢,学校的招生人数随着人口的流动在变化,学校的班额也在变化,但是在学校,教师的岗位和人数基本是固定的,这就出现一些学科教师相对匮乏一些学科教师相对富裕的问题,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福利一小校长王建萍说。

实现身份转变“签”出人才新活力

西固区的“区管校聘”从开始试点到全面落实,离不开区委、政府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各部门的协调配合,离不开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参与。在“区管校聘”试行之初,就成立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区编办、教育、财政、人社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西固区教师“区管校聘”人事管理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区管校聘”工作,区编办、财政、人社等部门积极配合,建立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和难点问题,推进“区管校聘”各项改革任务的落实。

2018年,西固区的“区管校聘”工作取得了实质性成效,教育局与区属学校各中小学、幼儿园、高中所有教师签订了《兰州市西固区教师聘用合同》,实现了教师从“单位人”到“系统人”的身份转变。8月24日开学前一天,各学校校长与学校所有在岗教职工签订了《教职工岗位工作协议》,最终确定141名教师进行2018年教师交流轮岗。林洁就是其中的一员,她从新城中心校交流到福利一小,城区学校的教学模式、家校共建等让林洁眼前一亮。福利一小对林洁以培养人才的高标准要求,采取师徒结对、捆绑考核、学科引领等方式促其尽快成长,通过三年的交流学习成为骨干教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学校积极开展课题研究、组织听评课、进行新课标研讨、上示范课等各种活动,学到了不少知识。”林洁说。

动态调控,跨校竞聘,人岗相宜,增强活力,西固“区管校聘”在各部门的通力协作下扬帆起航,向教育公平化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必将铸就西固教育发展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