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两项“10大科技项目”获国家最高科技奖励
信息兰州网消息 1月8日,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北京揭晓,我省主持和参与的6个项目榜上有名。其中,两项兰州市“10大科技项目”分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7年市科技局将以往“撒胡椒面”式的资助方式优化为集中力量重点扶持,首次集中力量组织了“十大科技项目”和“十大科技创新项目”。经过两年的努力,部分项目已初见成效,一年中有两项市级科技项目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励尚属首次。
获奖项目特点明显
2018年,由我省高校、科研单位和院所单位主持或参与完成的6个项目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分别为:兰州大学的“亚洲中部干旱区多尺度气候环境变化的特征与机理”、“风沙运动的多场耦合特性及规律的力学研究”、“心理生理信息感知关键技术及应用”,中科院兰州化物所的“基于湿法凹凸棒石高值利用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中科院寒旱所的“风沙灾害防治理论与关键技术应用”,兰州兰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参与完成的“心脏瓣膜外科创新技术及产品的建立和应用”。值得一提的是这6个项目的获奖科研院所均处于我市。
“亚洲中部干旱区多尺度气候环境变化的特征与机理”荣获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该项目属于地理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系统性原创成果,推动了对我国气候环境空间分异的认识从“静态”上升到“动态”层面,可为干旱区未来的生态恢复和环境整治、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提供科学支撑。
“风沙灾害防治理论与关键技术应用”获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围绕我国风沙灾害防治问题,建立了防沙治沙恢复生态学,发展了风沙防治工程学,研发了流沙快速固定与植被稳定建植、极端干旱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沙害防治、高寒区和戈壁大风区铁路风沙防治等关键技术,创建了“政产学研用”有机结合的“库布其模式”。成功解决了特殊风沙环境铁路沿线和莫高窟的风沙灾害防治和北方风沙区生态建设和综合整治等难题。该成果是我国风沙灾害防治理论与实践的完善和拓展,推广应用100多万公顷,直接经济效益300多亿元。
荣获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的“风沙运动的多场耦合特性及规律的力学研究”项目属于力学学科。面对沙漠化与沙尘暴的重大环境问题,立足科学前沿开展了随机性、多场耦合、非线性和跨尺度等共性难题的研究,提出了一条可行的研究路径。率先开展风沙电实验井提出高精度数据处理方法,建立新的理论模型及其有效定量求解方法。解决了理论预报长期存在很大差异的问题,揭示出风沙电的显著影响及特征规律,为国防某产品的故障归零等提供了直接支撑,被学界评价为“取得了显著进步”和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等。
“心理生理信息感知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属于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以及医学领域,荣获201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项目针对心理生理信息获取难、量化难、分析难等问题,提出“心理生理计算”,并从普适化生理信号、语音、表情、眼动等多模态感知信号入手,发明了基于多种生理、心理信息的抑郁障碍量化评估技术,在心理生理信息的有效量化“感”+“知”及持续性监测等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核心技术已在多家企业及医疗和科研机构成功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这些获奖项目特点明显。首先,基础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原创能力不断提升。其次,生态文明建设和民生领域科技支撑能力凸显,科技创新要素更多向社会各方面渗透。最后,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得到足够重视,推进学科体系建设进展,支撑与完善现代经济体系。
我市两项“10大科技项目”首获国家科技奖
“现在兰州市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因此我也决定带着团队和技术回到兰州,我觉得现在是科研人员在兰州工作和创业的最好时机。”说这句话的是中科院兰州化物所研究员王爱勤。
提起王爱勤和他的科研团队,世界凹凸棒石界的专家学者都要竖大拇指,他们是国内最早系统开展凹凸棒石研究的团队之一,是全世界发表凹凸棒石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论文最多的单位,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2件,其中获授权45件。
我国的凹凸棒石储量世界第一,目前主要产于江苏盱眙,在科技力量的带动下,盱眙有凹凸棒石黏土加工企业55家,生产产品50余种,形成了产业集群。当地凹凸棒石产业从2010年产值不到4亿元,到2016年产值达到20亿元。而盱眙本地的凹凸棒石产业的主要科研带头者是来自王爱勤和他的研究团队。
“其实甘肃也有凹凸棒石矿,虽然品质没有盱眙高,但是数量很大,如果能够好好开发,给甘肃带来的经济价值一定不会低于江苏。但是前几年,咱们根本不重视这个产业,科研团队得不到支持,因此我们团队的成果只能‘墙内开花墙外香’。”王爱勤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
随着近年来兰州市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制定出各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和条款,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甘肃人,王爱勤决定和他的团队也重新回到兰州,用自己的科研成果为兰州的发展做出贡献。近年来,市科技局持续对凹凸棒石相关研究实施资助,特别是王爱勤和他的科研团队,获得了2017兰州市“十大科技项目”一次性100万元的支持。
历经10年持续技术攻关,中科院兰州化物所王爱勤研究员和他的团队完成的“基于湿法凹凸棒石高值利用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该项目属于特种功能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应用技术领域。该项目突破了湿法低品位凹凸棒石结构性转白关键工艺,攻克了伴生矿高效转化和凹凸棒石棒晶束无损解离关键共性技术难题。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50项,获授权发明专利29项,从应用基础突破、关键技术发明到高值产品开发,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完整工艺技术包和创新链,破解了制约我国凹凸棒石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技术难题。开发的凹凸棒石纳米棒晶、类玛雅蓝颜料和凹凸棒石生物炭等系列产品在锂离子电池隔膜涂层、工程塑料增韧补强、饲料脱毒、自清洁耐候防腐涂料和环境修复领域中应用,显著增强了我国凹凸棒石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对推动凹凸棒石及相关产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由兰州兰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同完成的“心脏瓣膜外科创新技术及产品的建立和应用”此次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项目不仅获得了2018年兰州市“十大科技项目”一次性100万元的支持,同时经市科技局推荐,参加了由市委组织部主办的“活力金城”兰州市人才创新大赛获得一等奖,并获得100万元的研发资助。该项目研制成功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C-L短柱瓣和C-L双叶瓣,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在全国广泛应用,总体性能优于国际上同类人工瓣膜。并在自体心包瓣的系列研究和应用领域取得了重要创新性成果,开展了一系列的技术创新,解决了临床难题;在风湿性三尖瓣病变、左心瓣膜术后晚期三尖瓣病变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显著提高了手术疗效,总体水平居国际先进、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是坚持自主创新、基础和临床结合、医工结合的创新性成果,对提高我国心脏瓣膜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多项举措大力促进我市科技创新发展
“近年来,兰州市围绕深化体制改革、推进科技创新,开展了新的探索,取得了新的进展。”市科技局局长王柠告诉记者,我市相继出台了《兰州市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措施》、《兰州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三年行动方案(2017—2019年)》等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支持科技创新政策;在科技金融结合领域,完成了“兰州科技创新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和“兰州科技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的组建工作,两只基金已累计完成投资2.17亿元;支持兰州市企业和高校院所联合组建了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基地51个、企业研发机构20个;成功获批为10个国家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服务试点城市之一,完成了兰州市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的组建工作;支持了包括轨道交通建设、智慧城市、沙漠治理、生物制剂、民生科技等领域的一大批科技项目。
2017年,兰州市首次集中力量组织遴选了“十大科技项目”和“十大科技创新项目”,将以往“撒胡椒面”式的资助方式优化为集中力量重点扶持。20个项目成功实施后,预计年新增产值13.6亿元,新增利税1.8亿元,间接经济效益超过30亿元。经过一年的努力,其中的大多数项目已取得了不错的效果。2018年,兰州市继续遴选了20个科技创新项目,并以重大科技专项形式实施。这些项目以支撑兰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为出发点,重点关注项目在引领示范、人才培育、产业提升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以‘十大科技项目’和‘十大科技创新项目’为代表,对单个项目的支持强度有了很大的提升,支持方向在关注基础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对应用研究扶持,使得全市创新创业生态得到不断优化。此次,兰州市两个项目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励,正是近年来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新突破、不断迈向深入的有力印证。”王柠表示。
日前,世界著名期刊《自然》杂志推出增刊《2018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发布了全球科研城市前200强榜单,兰州市在2018年的全球科研城市200强榜单中排名第91,在中国排名第19。2018年中共兰州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专题研究通过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新时代兰州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就兰州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新时代兰州高质量发展作出谋划部署,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发展模式正在兰州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