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地铁开通缩短东西方向市民出行时间 沿线涉及多条路段交通拥堵明显下降
信息兰州网消息 兰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于2019年6月23日开通试运营,兰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开通试运营首月线路总客流量达525.6135万余人次,全线客流相对较为稳定,单日客流数据浮动较小,客流平稳。日均进站客流为17.5204万余人次,运营里程达17.5196万千米,列车正点率达到99.98%,运行图兑现率达到99.94%。
此外,据兰州公安交警日前发布的兰州地铁试运营两周地面交通流量变化分析显示,受地铁开通和中高考结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轨道交通沿线的7条路段交通拥堵指数呈下降趋势,特别是西津东路下降明显;工作日轨道交通乘坐人数占公交承载总人数的9%左右,周末升至13.8%;南北滨河路、南环路日均车辆自由流速较地铁开通前,平均提高8%,拥堵指数平均降低11%。
7条路段高德拥堵指数下降
作为中国内地唯一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兰州“两山夹一河”的地形特征,对地面交通发展颇为不利。兰州的交通拥堵状况,在全国排名一直靠前。轨道交通一号线开通后,据兰州公安交警通过高德数据分析的结果显示,地铁、公交客流量、地铁沿线道路交通车流量,单车运行投放数据以及在出租车驾驶员中进行问卷调查,显示交通拥堵情况在工作日早晚高峰期与开通前相比整体呈下降态势。尤其东岗西路、庆阳路、西津路以及深安大道等7条路段的高德拥堵指数都分别下降,其中西津东路西行方向降幅达到42.8%,拥堵指数由2.29降至1.31。
晚高峰期间,东岗西路双向、庆阳路东行、西津东路双向、西津西路西行、深安大道西行以及西固东路双向呈下降态势。其中东岗西路西行方向以及西津东路西行方向降幅较大,分别为45.35%、32.5%。
通过在兰州公安交警警务云策略系统,对轨道交通地面主线及并行的南北滨河路、南环路日均车辆自由流速、拥堵指数进行两周对比后,以上四条线路日均自由流速较开通前平均提高8%;拥堵指数平均降低11%。
轨交明显缓解东西交通堵塞
兰州市的地铁作为周期最长、涉及面最广的综合性基础设施工程,也是国内第一条下穿黄河的地铁铁路,承担着兰州市交通骨干线路的重任。因此,每一个工程进度,每一个历史节点,都牵动着数百万市民的心。
据统计,轨道交通开通第二周内,日均运载人数占全市公共交通日均承载人数的9%左右。周末乘坐轨道交通人数增幅较大,占承运总量13.8%。轨道交通地面主线及并行的南北滨河路、南环路等城市主干道日均超负荷承载时长得到一定缓解。
通过路面采集设备测算,日均超负荷承载时间减少9.6%。因轨道交通沿线道路横跨东岗、城关、七里河、安宁、西固大队辖区,数据统计以以上5个大队辖区数据为主。开通两周简易事故发生情况比较,起数下降4%,受伤人数下降24%。全市共享单车投放运营商后台统计,目前轨道交通全线站点单车周转率排名前五的站点是兰州大学站A出口,七里河站D出口,兰大站D出口,西关B出口、C出口。
兰州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通过数据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地铁一号线的开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东西交通量大而造成的堵塞,逐步建立一个以常规公交为主体,轨道交通为骨干,出租车为补充的公共交通体系。受制于目前的交通状况,下一步兰州交通系统将重点考虑增加换乘,让地铁和公交接驳更加顺畅。”
跨区长距离乘客优先选择地铁出行
日前,兰州公安交警通过现场发放问卷的形式获得反馈,98.5%的出租车驾驶人认为轨道交通运行对其每天载客量有明显影响;52.5%的认为轨道交通运行后对交通拥堵有缓解作用;轨道交通一号线开通后,乘客主要是短距离出行,跨区乘客明显下降;在一号线各站点中,乘客主要集中于西固陈官营站、七里河西站以及城关区西关站。
乘客中,则有67.5%认为轨道交通一号线在出行的便利性上超过了期望值,但是公交车仍然是首选的交通出行方式。出租车驾驶员和乘客认为轨道交通开通后,还需在公交接驳转运、地铁站点周边停车方面多做工作。
从城市发展而言,轨道交通缩短了时空距离,提升城市效率。能有效串联城关、七里河、安宁、西固四个主城区,而且不需要修建复杂的环线,成本效益更加突出。1号线一期工程顺利开通试运营,标志着兰州市轨道交通骨干线路已经形成,这是兰州城建史上的重要篇章,1号线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骨干,对于提升城市功能、节约利用城市空间、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丰富市民出行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兰州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现在,兰州交通的大动脉已然初步形成。下一步,正在建设中的二号线开通后,在东西贯通的基础上连接南北,这条大动脉将会更加畅通,兰州也必将形成健康和良性的都市生活圈、网络圈、生态圈和经济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