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最大网架球形钢结构工程——兰州体育馆的“前世今生”
信息兰州网消息 读懂一座城市,首先要读懂她的标志性建筑,所谓“一座建筑一座城”,标志建筑就是城市的一张面孔,无声地展现着这座城市的独特气质与魅力。
在金城兰州,兰州体育馆便是这座城市的“面孔”之一。
坐落于东方红广场西侧的兰州体育馆,是处于这座城市繁华地带的一座大型公共建筑。
兰州体育馆钢屋架制作安装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在大力恢复经济建设的浪潮中,被禁锢压抑了多年的群众文化体育生活得到彻底解放。
随着兰州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老百姓对文体配套设施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因此,在市中心修建一座综合型体育馆成了当时众多兰州人的梦想。
1984年,兰州体育馆作为全省一号工程被提上议程,并动工开建。
体育馆土建部分由当时甘肃省建工局第六工程公司(现甘肃建投六建集团)承建,第二安装工程公司(现甘肃建投安装集团)负责场馆的钢结构制作和空调、音响、通风系统的安装。
兰州体育馆为重型网架球形链接结构,其平面设计呈不等边的长六边形,东西长84.5米,南北宽52.5米——71.44米,最高达28.2米,当时国内除首都体育馆和上海体育馆外,少有体育场馆的设计能达到如此规模,而兰州体育馆的重型网架球形链接结构在当时国内属于独一无二的设计,即使在40年后的今天,亦罕有其匹。
兰州体育馆钢屋架制作安装
建筑上的艺术性和结构上的复杂性给施工带来了巨大的困难,要想做“颜值担当”就必须要有“硬核技术”。在“前无借鉴、后无退路”的挑战面前,接到任务后,甘肃建投几家参建单位联合成立了项目部,为这一工程出谋划策,对每一项计划都力求做到超前考虑,准确预测,确保万无一失,保证了工程如期进行。
据安装集团参建该项目的老一辈安装人回忆,在工程安装部分施工过程中,时任二安公司(现安装集团)技术总负责的孙继胜,带领科研团队经过认真分析,决定按照体育馆不规则的设计,制作一顶巨型球形钢架结构的“屋盖”,像帽子一样“盖”在体育馆顶部。
球形钢架网状结构施工难点在焊接,孙继胜带领科研团队仅组织焊接实验就用了40多天,最终克服了体育馆结构造型复杂、曲面结构多、节点处理难度大等难点,大家合力编写出了焊接工法,确保了焊接的精准性。
体育馆装配化的施工,在缩短工期、节约材料的同时,对构件的安装运输却提出更大挑战。制作完成的“屋盖”呈倒四角锥形,重达28吨之多,安装高度达27米,当时的吊装水平,尚不能满足如此大吨位构件的吊装需要。
困难只能让懦弱者退步,却使勇者更勇。
面对挑战,甘肃建投组织了专家开始对起重设备进行挖潜利用,通过提升起重机高度、加固塔身,对“屋盖”进行平移吊装,从而顺利的完成屋顶安装任务。
在土建部分施工过程中,六建集团认真组织专家进行图纸会审,编制施工方案,并成立了工地领导小组派专门现场指挥施工。
冬天零下十几度的气温冻结了施工用水,工人们跳进水池、撬开冰渣,保证正常用水;没有大型设备,很多钢筋水泥就靠肩抬人扛,通过对主体工程实行分层分段流水作业,保证了土建工程顺利推进。体育馆基础埋深多达六、七米,稍一开挖就有地下水渗出,六建集团组织专家认真研究,采用了“分片开挖、分区降水、分段流水”的施工方法,排除了地下渗水的难题。
由于当时工程施工能力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很多设备是在施工现场进行组装,需要靠人肩抗手抬来完成安装调试,工地上每天都要汇聚上百人进行“大会战”,工程进展也十分缓慢。
1988年,历经三年建设、一年验收之后,兰州体育馆终于竣工,正式开馆迎客,成了兰州的一大景色和标志性建筑。
据悉,竣工后的兰州体育馆球形钢架结构制作高度比当时国内同类工程提高了40%,完工后工程质量优良率达到84.6%,曾获得全省科技进步奖,代表了当时全省乃至全国体育场馆建设的水平。
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新世纪以来,兰州体育馆的功能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这里不仅承办了“斯坦科维奇杯洲际篮球赛”“2016WBC洲际金腰带拳四国女篮邀请赛”“全国女子篮球争霸赛兰州站比赛”等大型体育赛事,而且还承接了“法国爱乐乐团交响乐演奏”“理查德·克莱德曼钢琴音乐会”“金鸡百花贺岁之夜音乐会 ”“蔡琴专场演唱会”等大型文艺演出。
如今,该体育馆已成了企事业单位举办体育赛事、文艺演出、展览展销、大型团体活动、商务会议、运动会的理想场所。
2018年,历经风雨的兰州体育馆迎来了它的改造之旅。
如今30多年过去了,行走在兰州市东方红广场,兰州体育馆依然引人注目,可孰知这座经历了30多年风风雨雨的建筑当年的建设过程曾如此让人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