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最早、最大电灌工程——榆中“三电”的苦难辉煌
信息兰州网消息 安装集团成立之初就经历了国家“大跃进”运动和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调整期,承担的施工任务主要是以民用工业设备的安装建设为主。施工的工地也大多位于乡镇、山区、戈壁滩,加之这一时期我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自然灾害,职工队伍的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据老人们回忆,那个时候的兰州是“无风三尺土、下雨满街泥”,而位于兰州东大门的榆中县更是满目疮痍、一片荒凉,“十年一大旱、三年一小旱”的现象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
上世纪60年代初,肆虐的旱魃不减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
西北偏北,甘肃榆中,更是滴水贵如油。农民们经常要把早晨洗漱用水收集起来,经过简单的沉淀处理后重复利用,一盆水要反复使用好几天。一旦断水,就要赶着毛驴从几十里外的山沟里驮苦咸水。
1959年甘肃省党代会提出了修建“南引洮河水、北提黄河水”的“榆中三角城电灌工程(简称榆中三电)”设想,并被立项。
1960年6月,三电提水工程开始动工,但当大家满怀豪情地拉开工程序幕不久,1961年元月,工程却被迫下马缓建,原因是国家遭遇了三年的困难时期。
直到到60年代中后期,国家基本度过了困难期,经济建设的任务开始以处理之前遗留下来的大量工程质量问题和续建“半拉子”工程为主,并对一批已建工程进行“填平补齐”,使之配套生产,发挥经济效益。
此前,因国家经济困难被迫下马缓建的榆中三角城电灌工程又被提上案头,1966年工程重新上马开建,承担此建设任务的就是安装集团。
榆中三电工程设计灌溉面积24.5万亩,设计流量6.0立方米/秒,加大流量6.6立方米/秒。灌区辖榆中川区12个乡镇、100多个行政村,受益群众达23.6万人。
在那个条件艰苦而又满怀理想的年代,在榆中这片贫瘠的土地上,老一辈安装人的身影又一次出现在三电建设工程“风樯动、龟蛇惊”的激烈战场。广大职工住着土坯为墙、油毡草泥为顶的“干打垒”平房,喝着汩汩流淌的黄河水,干起活来热火朝天。
站在工地一眼望去,银镐飞舞、车轮滚滚,挑的挑、抬的抬,独轮车来往穿梭,激情昂扬的安装人凿隧道、架飞桥、填深沟、铲山头……上演着一场激动人心的建设画面。
据曾经参加过“三电”建设的老人们介绍,那时工程建设的材料都是用人工、用肩挑或者推着独轮车运来的,参加建设的工人一天只管简单的三餐,报酬只有5分钱的开水费,几乎都是义务劳动。大家都是凭着一腔革命热情,以奉献为荣,不求回报,以能亲身参与到这一人间奇迹的创造中而倍感自豪。
1973年,三电工程主体终于完成,一座高扬程的电力提灌工程终于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诞生了。
在那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年代里,老一辈安装人人拉肩扛、风餐露宿,战酷暑、斗严寒,硬是以愚公移山的毅力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凭着引水上山的豪情,克服千难万险,撑起了这座当时全国较大、甘肃最早的高扬程电力提灌工程。
经过40多年的运行,榆中电灌工程灌区农民收入大幅提高,种植结构不断调整,经济类作物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种植面积逐年增多,温室大棚、蔬菜、花卉等种植面积和品质不断增加,尤其蔬菜种植发展最快,目前已成为兰州市的主要蔬菜生产基地和全国高原无公害蔬菜基地。
如今,三电工程已成为榆中农业生产的命脉工程、经济发展的基础工程、生态建设的骨干工程、工业项目的主力工程,对全县粮食生产安全、经济快速增长、精准扶贫脱贫、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人水和谐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榆中三角城电灌工程的建成,结束了榆中县不通水、不通电的历史,彻底改变了全县农民吃粮靠国家、花钱靠救济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