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七十年 奋进新兰州——百姓同梦】从缺食少住 物质生活匮乏到生活富足幸福指数提升

2019-09-30 14:38 兰州日报

信息兰州网消息 民生,民之本。从基础的衣食住行,到享受更好的教育、医疗服务,到文化娱乐、健康生活的需求……70年,兰州人的民生“大盘”里,都承载着哪些幸福指数呢?让我们一一盘点。

兜里越来越鼓——

经过70年的发展,人民群众得到更多改革和发展的实惠,兰州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逐步由贫困、温饱走向全面小康。

通过一组翔实的数据,可以充分感受到城乡居民收入的巨大变化。2018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014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6130元;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28.4%。随着支农惠农各项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农村居民收入快速增长,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8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697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2.3%。对比来看,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分别由改革开放初期的363元和90元增加到2018年的35014元和12368元,增长了95.5倍和136.4倍。

收入高了,钱包鼓了,群众的消费热情充分释放。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断增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49年仅为3289万元,1978年达到5.85亿元,2015年突破千亿元,2018年达到1352.09亿元,是1949年的4000多倍。

房子越住越大——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全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财政总支出的80%以上用于民生支出,深入推进为民惠民工程,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群众居民环境明显改善,我市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商品房开发建设渐成气候,经济使用房、公租房、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大规模展开,住宅楼由多层向高层发展,小高层、高层住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城市里高楼林立、交通畅达、建筑造型多样的城市景观,环境优美、管理现代的住宅小区相继建成。数据显示:2018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提高到了41平方米。

保障越来越多——

以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为主体的社会保险体系框架基本形成,社会保障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城乡低保和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持续提高,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工作有效开展。2018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83.7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98.7万人;城乡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14.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56.8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61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58.62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5万人。

看病越来越方便——

数十年来,兰州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成就。从人群健康发展指标来看,人均期望寿命解放前为平均30岁,将在2020年将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从1986年的36.75‰减少到2017年的3.08‰,孕产妇死亡率从1983年的107.70/10万减少到2017年的24.91/10万。从卫生资源配置指标来看,各类医疗机构数从1949年的15个增加至2017年的2225家,医疗机构床位数从1949年的365张增加到2017年的26417张,卫生技术人员从1949年的551人增加至2017年的35251人。卫生机构用房建筑面积从1978年的1.05万平方米增加到2017年的221万平方米。

多年来,兰州鼓励多渠道筹资、多种形式办医,逐步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办医的新格局。目前,全市共有省级医院13家、部队医院4家、市级医院7家、县级医院18家、乡镇卫生院62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46家、村卫生室699家、民营医院63家、小型医疗机构1095家、有一定规模的厂矿医院17家、外资医院1家。通过公立医院改革,调动了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使全市医疗服务规模、条件、水平和能力有了明显改善,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大幅度增加,有效缓解了由于卫生资源短缺造成的“看病难、住院难、手术难”等突出矛盾。

教育越来越受重视——

新中国成立以来,兰州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及时研究解决教育问题、多措并举支持教育改革、全力以赴推动教育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解兰州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教育资源不足、教师编制紧缺、均衡水平不高等突出难题,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新突破、新成效。

通过实施薄弱初中改造、校安工程、教育结构布局调整等项目,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建、改扩建72所中小学、86所幼儿园,新增学位72534个,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大班额比例不断下降。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3.68%,全市1500人以上有需求的行政村全部实现了幼儿园全覆盖,全市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成了标准化学校,所有区县于2017年提前一年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目标如期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65%。我市还创新培训模式,实施名师培养工程,评选了190名金城名校长、金城名师、金城名班主任,有力促进了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升。截至2018年底,全市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本科学历占78%,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大幅提升。

高等教育方面,经过70年的改革发展,从最初仅有国立兰州大学等4所高等院校,到2018年底,全省共设置普通本科高校22所。目前,兰州大学入选了国家一流大学建设名单,学校4个学科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同时,还遴选建设了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西北民族大学6所高水平大学,以及兰州大学的生态学、草学、地理学等54个一流学科。

好身体越来越受青睐——

新中国成立以来,兰州体育发展实现了实质性变化。一场“兰马”9年来让兰州体育事业如插上了翅膀一般向前腾飞,而赛事更是给城市带来了诸多的改变。截至2018年底,全市社区(行政村)全民健身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全面建成城市社区十五分钟健身圈,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3800人,全市共有晨晚练点1006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154万。兰州市每年组织各类体育赛事活动达200次以上,培育了兰州市全民健身运动会、兰州新区半程马拉松暨兰州市环城赛、兰州市元旦黄河冬泳表演活动等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活动,基本实现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阶段有高潮、常年不断线”。竞技体育方面,兰州市拥有雄厚的发展基础和全省的领先地位,培养和输送了如贾雪英、梁瑞、柴燚楠、姚变娃、邱善高、蒋倩等一批优秀运动员,在国内、国际赛场创造了众多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