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亲们在田地里收获希望
村民从田地里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信息兰州网消息 最近一段时间,61岁的皋兰县什川镇上泥湾村村民康瑞香格外忙碌,赶紧把地里的白兰瓜卖给合作社,还要开始准备下一茬蔬菜的种植。
随着国家政策的落地,以及各级帮扶单位的共同努力,什川镇先后发展壮大各个专业合作社,吸纳更多的村民成为社员,让群众稳定增收。康瑞香成为合作社的社员之一。
近年来,专业合作社还成立专家大院,聘请专家为农民解决种植难题,通过举办科技培训班,参观学习等方式,提高种植技能,继而形成“育苗、种植、销售”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农民最纠结的是果蔬的销路
康瑞香说,今年价格不错,不用愁销路。说起以前,她显得有很多无奈。
世代,这里的农民靠种庄稼为生。为了生计,有些人家种上了白兰瓜和各类蔬菜,因为卖出的价格比起种庄稼要实惠很多。但到了收获的季节得自己想办法卖出,对于劳力少,又没有机动车的多数村民来说,卖出也不会那么顺利,遇上阴雨天气情况会更糟。
白兰瓜属于皋兰县的特产之一,是季节性水果。成熟之后,没有及时卖出就会烂在地里。康瑞香和大多数村民一样,每天天不亮,就和其他村民用早早雇好的三轮车,在天亮前赶到兰州市区去卖,价格有高有低,生活过得紧紧张张。
“当时觉得种地一点希望都没有,每年的收成除去劳力,基本剩不了几个钱。种的东西有时卖不出去,说真的还不如打工。但是多少年种地,突然不种,总有些舍不得……”康瑞香说。
在康瑞香心里,种地是她不舍得情节,她最纠结的不是吃苦,而是地里种的果蔬的销路。
2013年以来,市政协开展包抓皋兰县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在什川这个因梨花、白兰瓜而有名的地方,排摸确定的建档立卡贫困村有3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43户3155人。康瑞香家里就她一个人,劳力有限,种着1亩多地,收入来源单一,被确定为建档立卡户。
在走访调研中了解到,村里人对种植果蔬的诉求远大于种植普通庄稼。随后,市政协多次和各级帮扶单位对接,探讨什川镇几个村子的出路,如何在农村产业上集中发力?
专业合作社让群众稳定增收
随着国家政策的落地,以及各级帮扶单位的共同努力,什川镇先后发展壮大各个专业合作社,吸纳更多的村民成为社员,让群众稳定增收。康瑞香成为合作社的社员之一。
近年来,专业合作社还成立专家大院,聘请专家为农民解决种植难题,通过举办科技培训班,参观学习等方式,提高种植技能,继而形成“育苗、种植、销售”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最近几天,今年的白兰瓜又要上市了。康瑞香一大早来到地头,娴熟地摘着瓜,今年她不再自己去卖,而是集中送到附近的丰苗白兰瓜专业合作社。
“乐梅,今年的瓜什么价钱?”康瑞香问。
“嫂子,现在通过电商销售,价格包在我们身上,你不用发愁。”马乐梅给康瑞香吃了定心丸。
马乐梅,丰苗白兰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现在,她每天都要将打包好的5000多斤白兰瓜通过快递发往天津、上海和南京等地。这几年,合作社得到各帮扶单位支持,生意越做越大,先后流转135亩土地,还通过新建、改建大棚,优化种植环境,使土地效益不断增大。
马乐梅说:“合作社我是供种子、供苗子,然后收瓜卖掉……一年比一年好,前段日子我们副县长给我们的白兰瓜代言了,这几天电话都打爆了,全是订瓜的。”她的脸上挂着满足的笑容。
马乐梅算了一笔账,像康瑞香这样的家庭,一亩多地,如果没有疫情的影响,第一茬种菜,第二茬种瓜,光叶子菜可以种六七茬,收入是很可观的。最主要的是合作社负责销售,这样贫困户不愁销路,实现长久脱贫是不成问题的。
马乐梅这样一说,康瑞香笑了说:“现在合作社帮我们销售,价格也好,对农户来说也比较轻松,我们现在种地也有了希望。”
2018年以来,市政协作为牵头单位,市政协主席李宏亚带队,带领由政协委员、相关专家学者及市政协机关干部组成的调研组,坚持每年多次深入皋兰县各乡村研究脱贫攻坚工作。各区县政协、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同步开展了监督性调研。调研组多方听取意见,总结评估帮扶实效,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向中共兰州市委报送《“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监督性调研报告》,对照国家扶贫标准和脱贫验收目标,梳理出产业带动、集体经济、基础设施、项目进度、人居环境、内生动力、帮扶能力7个方面的问题,提出23条对策建议。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荣灿作出批示,市委常委会专门听取了市政协汇报,明确要求将有关内容吸纳进全市脱贫攻坚三年规划,抓好落实。此报告为皋兰县在已经实现脱贫摘帽的基础上、继续按照新的要求持续抓好贫困人口的动态管理、严控返贫风险、巩固和稳定脱贫攻坚成效提供了借鉴。到2019年底,康瑞香所在的什川镇累计脱贫823户3097人,各村贫困发生率稳定控制在3%以内。
在什川,部分和康瑞香一样的建档立卡户,通过加入农业合作社等方式,增加了收入。他们热爱自己的黄土地,因为他们从这片田地里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谯喜龙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