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云日记:“纸短情长”里记录的走访故事和民生温度
社区工作人员入户走访
“走出老栗的小店,我和社区书记感叹老栗的变化,这三年我们‘不打不相识’,他从一个‘刺头’变身一个抗疫志愿者,又要决心成为一个爱心人士,这里面有他的自身升华,也有我们工作的努力!”这样的一段文字来源于白银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兰伊写的“党员云日记”——《“刺头”老栗变身记》。这样直观、亲切的记录方式,以第一人称的叙述让大家得知街道党员开展走访活动的内容和细节,这样一篇纸短情长的“党员云日记”里还有着更多街道社区服务民生的走访故事,也是城市基层党建切实服务民生的一个直观体现。
白银路街道辖区的商户老栗叫栗忠孝,以前是个“刺头”,曾经因为店周围的杂物问题、环境卫生问题,大家没少给他做工作,后来情况渐渐改观了,老栗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也不小,还体会到社区工作的不容易。在此次抗击疫情期间,还主动报名参与街道的志愿者工作。前不久,白银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兰伊又走访了他,带着精心准备的两盆小绿植,刘兰伊和他聊了不少,老栗从对街道社区有意见到如今他自己想参与到志愿爱心服务中来,都与党员走访有很大的关系。
走访过后的第二天,白银路街道公众号上的“党员云日记”里一篇《“刺头”老栗变身记》就发布出来了,没一会儿。点击量就节节攀升,大家纷纷点赞这种日记的记录方式,也觉得街道工作更接地气,更直观了。除了这篇,公众号里的民政办干部魏星玥的《走访特困户》、甘家巷社区书记杨钰娟的《人生实苦、人生实乐》阅读量都非常可观。一篇篇带着感情、冒着热气的“党员云日记”以第一人称的角度记录、书写,让居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记录,更是看到了不一样的基层党组织,也感受到了党员切实服务民生的干劲。
记者了解到,前不久城关区委组织部下发《“整街推进、整区提升”工作重点任务清单》,在这份清单中“四必到四必访”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了完成这一内容,白银路街道压实党员示范带动责任,要求全街在职党员对辖区内的特殊群体、困难群体、社区先锋力量、信访群众进行走访,走访结束后,梳理走访情况,书写“党员云日记”,对需要有关科室和社区配合解决的实际问题,及时做好对接和协调解决工作。
“现在群众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走访中能听到大家对基层街道社区更多的声音和希望。在入户走访中,不是走进去一次就结束了,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云日记’书写的过程,也让党员对此次走访以及群众的需求有更好地记录和梳理,激发社区治理内生动力,持续跟进解决问题,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而被走访的群众在党员书写的日记中,不但能以直观的视角及时看到事件发生的过程,也是和社区的党员、和街道社区的共治共享靠的更近。”白银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朱家骕对记者说道。
接地气鲜活的“日记”不仅仅记录梳理了工作,给出了新思路,而且这些让辖区居民参与街道共建共治共享的愿望也是更强烈:“这样的日记方式,让人觉得很亲切。不再是干巴巴的公文记录,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肯定是喜欢看这样鲜活的文字,甚至自己也能成为记录里的‘主角’,觉得自己和基层党组织真的是靠的很近,也愿意更多的参与到社区街道的活动中、共建中。大家齐心协力共建美好街区。”辖区内的居民张宇说道。而这位居民正是前几天白银路街道徐家巷社区书记徐一文走访的对象之一,走访后她也书写了以此次走访为主题的“党员云日记”《艺术的力量》,并发布在了街道的公众号上。
“城市基层党建服务民生的能力更是体现在一次次对接群众的愿望诉求中,在走访中,群众多一份满意,治理就多一份成效,而这也正如我们此次的走访活动,希望以‘党员云日记’为载体和记录,对入户过程中发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协助解决,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精准指导,并跟踪掌握进展情况,加强经验交流推广,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高标准完成入户走访活动,切实让城市基层党建服务民生的能力更实。”白银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兰伊说道。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颜娜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