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农科院莴笋育种取得新突破
信息兰州网消息 日前,在省农科院举行的一场新品种田间测试中,省内专家组对该院蔬菜所新选育出的红竹2号、红竹3号、绿竹2号、绿竹3号4个莴笋新品种进行了现场测试。专家一致认为,与生产上现有品种相比,选育出的莴笋新品种在熟性、耐抽薹性及产量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特色蔬菜育种团队于2013年开始莴笋种质资源创制和新品种选育工作。7年来,根据我省莴笋生产状况和发展趋势,针对紫叶莴笋育种和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育种团队通过对莴笋科研、生产、推广及市场等方面的调研,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消费和种植习惯,确定了育种方向和目标。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团队莴笋创新育种及新品种选育取得重大突破,在国内莴笋育种水平上走到前列。利用杂交聚合育种技术,团队共创制莴笋种质资源800余份,核心种质100余份,选育出了“红竹”系列紫叶莴笋和“绿竹”系列绿叶莴笋品种6个,极早熟品种1个,早熟品种3个,中熟品种2个。
育种团队负责人陶兴林博士介绍,新选育出的4个品种均比生产上的主栽品种早熟10至12天,为甘肃高原夏菜种植茬口和模式调整提供了适宜的新品种。同时,选育出的紫叶莴笋品种红竹2号和红竹3号的耐抽薹性比生产上的主栽品种晚10天以上,解决了紫叶莴笋只有抽薹后才能销售的现状,提高了莴笋的商品性。此外,此次新选育出的4个莴笋新品种在产量上均表现优秀,亩产量均超过4000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5%至16%之间。
据悉,目前,这些新品种已在我省的武山县、榆中县、兰州新区等县区及宁夏固原县、青海互助县等高原夏菜生产基地进行了示范推广,取得较好的效果。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