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自然资源局:撑开“城市骨架”塑造城市新形象

2020-07-14 21:10

规划引领城市健康发展,科学的规划不仅能提升城市功能,让群众生活变得更便捷,而且能提升城市的整体风貌和气质内涵。市自然资源局作为市级规划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认真对照“十三五”规划各项重点工作,着力在推动“全域城乡精致高质量发展,实现国土空间高水平治理,人民乐享高品质美好生活”上下功夫,为建设“都会城市,精致兰州”提供高水平自然资源要素保障。

全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进一步优化

2015年7月,国务院批复《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为更好地保障服务全市“十三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规划建设,我市于2015年启动开展了兰州市、县、乡三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于2018年3月全面完成调整完善工作,形成了市、县、乡三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方案。在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科学划定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741平方公里,合理控制城市开发建设范围,重点完善城镇功能,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等各类用地空间布局,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并实行特殊保护,按照国家统一决策部署,于2017年全面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并将划定成果纳入兰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进行严格管控。

规划引领撑开“城市骨架”

“十三五”期间,我市控制中心城区开发强度,优化产业布局结构,疏解城市交通,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合理控制中心城区各类建设活动,引导老城区人口及产业逐步向兰州新区、高新区、经济区等城市发展区域转移。坚持以规划引领撑开“城市骨架”,促进中心城区疏解人口、控量提质,外围城区完善功能、增量提质,不断加大“抽疏”力度,促进中心城区组团均衡发展、市域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城市建设规模与集聚人口相适应,不断优化城市功能布局,疏解省会城市非核心功能,促进新老城区相向错位互补发展,加快形成均衡发展、集约紧凑、疏密有致的空间格局。强化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补齐城市发展短板。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线,加强路网、垃圾处理、供电、供热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布局。

塑造空间尺度宜人的城市新形象

当我们漫步街头,城市设计体现在角角落落,一个路灯、一条街道等于细微处体现着城市的个性和精神。“十三五”期间,按照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为统筹城市空间布局,强化城市风貌特色,改善城市形象,增强城市魅力,市自然资源局全面开展城市设计,完善新时期建筑方针,先后编制完成了《兰州市总体城市设计》和《重点地段街景整治提升规划设计》等城市设计,将相关专项规划、城市设计成果中的刚性要素和重要因子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落实到行政审批中,使之成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塑造空间尺度宜人、空间色彩和谐的城市新形象。

与此同时,制定好道路、照明、环境卫生、燃气、给排水设施、地下管网、公共用地、市政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文物保护、公共绿地、公园、河洪道、铁路桥梁等专项规划,科学精细为城乡规划工作确定方针。同时,承担并组织编制了《兰州市“十三五”城市交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兰州市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兰州市“十三五”基础测绘规划》等,为更好落实“十三五”规划蓝图提供有力支撑。

建议科学判断“十四五”末人口规模

我市“十三五”规划实施落实有力,为近几年兰州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展望“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市自然资源局建议,科学判断人口规模,2018年兰州全市户籍人口约375万,流动人口约60万,建议在规划中进一步深化人口规模预测研究,充分结合兰州发展实际和区域现状,科学判断兰州全市“十四五”末人口规模,为兰州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力资源保障。

在加强区域协同方面,建议“十四五”规划立足兰西城市群和兰白都市圈,研究兰州市如何引领兰西城市群和兰白都市圈发展,同时加强新区和生态创新城与周边区域的协同发展研究。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