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现代化中心城市呼之欲出
美丽的黄河之滨
信息兰州网消息 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引领和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进入新时代,西部中心城市、黄河之都、山水名城的兰州,迎来了“一带一路”倡议、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规划、新时代西部大开发36条指导意见、兰白自创区等国家战略和一系列利好消息,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我市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发展方向。一年来,我市从空间规划、规划编研、规划服务、自然资源支撑等方面,全力以赴抓好贯彻落实,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推动“都会城市、精致兰州”建设和现代化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规划和自然资源保障。
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绘就全域发展蓝图
近日,记者了解到,根据自然资源部统一安排,市自然资源局已于2019年启动了兰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开展了调研踏勘,完成了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阶段成果,形成了坐标一致、边界吻合、上下贯通的规划底图,作为我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的基础。完成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初步成果,初步划定城镇开发边界,进行生态保护红线优化调整和基本农田核实整改工作,开展兰西城市群战略落实与兰州-白银都市圈协同发展、“都会城市”建设与重点地区功能一体化布局、“精致兰州”人居品质提升与高品质生活空间建设、兰州市存量空间挖潜与低效用地更新、兰州市黄河北部山地公园体系与未利用地整治研究、兰州市乡村振兴战略与空间保障研究等一系列重大课题的专题研究,均已完成初步成果。制定《兰州市国土空间规划过渡期两规矛盾图斑一致性处理意见》,全面开展我市“两规”一致性处理工作,解决现行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一致造成的矛盾图斑及兰州市土地规划管理历史遗留问题。阶段成果明确了兰州在兰西城市群的引领地位和构建兰白都市圈的空间格局,初步确定了兰州发展目标、战略定位和城镇发展规模,基本确定了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规划目标、“一心两翼”的全域空间总体格局和重要功能布局。
加强规划编制研究提升城市规划管理水平
坚持问题导向,突出规划公共政策属性,出台配套实施《兰州市城乡规划条例》的相关规范性文件,优化城市存量空间开发利用。出台《兰州市建设项目配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我市建设用地容积率管理的通知(试行)》《兰州市中心城区旧城改造住宅用地容积率转移和奖励计算办法》等技术规定,科学引导城市有机更新。编制完成了《兰州市十五分钟生活圈配套设施规划研究与导则》《兰州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专项规划》《兰州市密度强度高度分区研究》《兰州市西固石化区域概念规划》等多个专项规划和研究性成果,在空间规划中落实《兰州市石化区域概念规划》《西固化工区风险评估和防控研究》成果,解决四版总体规划愿景与兰石化实际搬迁情况相悖的问题,妥善处理现实与发展的矛盾,进一步加强城市空间管控和引导,着力增加城市开敞空间和公共绿地,控制中心城区开发强度和人口规模,推动中心城区控量提质、品质发展。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城市安全有序运行
同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规划理念,紧贴市民诉求,回应群众关切,高度重视城市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编制、审批和建设工作,坚持补短板、强弱项,积极支持城市轨道交通、城市综合管廊等一系列涉及民生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切实保障城市居民供电、供气、供暖、供水及生活用水的需求,加快构建与现代化中心城市相匹配的服务体系。针对城市发展和人民需求的变化,为进一步增强城市交通承载能力,提高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水平,构筑满足未来城市发展需要的城市交通体系,对城市交通发展的模式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解读,科学编制兰州市“十四五”城市交通发展规划,构建完善的城市交通体系。加强城市道路桥梁的规划审批,结合城市现有的路网体系,依据总体规划、控详规划以及道路交通专项规划,对城市新建道路进行严格地方案设计审查,加强对城市新建道路的规划审批,做好与相关管网专项规划的对接,严格核实城市道路新建管网的规划敷设位置,进一步提升城市地下管线的管理水平。并要求新建道路与地下管线(管廊)的同步建设、同步敷设,认真做好黄河两岸现有桥梁的提升改造和规划新建桥梁的论证审查与规划审批工作,优化完善了路网交通体系,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
提升规划服务水平全力支持项目建设
持续深化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推行并联审批、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多测合一和容缺受理,实行“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承诺制+第三方技术审核+经办人要件把关”审查模式。制定了《兰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管理暂行办法》和八类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流程图,明确了立项用地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阶段并联审批的办理流程、申报材料、法律依据、办理时限,合并规划选址和用地预审,合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和用地批准,实现项目审批“两规合一”。进一步优化局机关内设机构职能和人员配置,精简项目审批内部流转程序,实现一个建设项目的规划审批事项全程由同一个科室办理,提高工作效率。制定出台了《关于取消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前置国土建设会签事宜的通知》《城建领域优化服务压缩办证开工时间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等简化审批流程的工作举措,疫情期间制定印发《兰州市自然资源局关于疫情防控期间支持经济稳定发展的若干措施》,建立了一套从供地、到审批、到实施、再到验收的项目容缺受理机制,实施凭用地预审意见即可办理工程规划许可证、高层建筑可先行办理基坑开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未完成拆迁的可承诺后先行验收等一系列惠民利企的新举措。全力保障各类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民生领域重点项目建设,推动自然资源领域公共产品“供给侧”改革,不断提升服务效能和水平。
立足国家站位谋划兰州新作为
展望未来,兰州的城市发展迎来新机遇。兰西城市群是国家重要的城市群之一,同时也是黄河流域“首群”,对维护黄河生态质量和提高流域治理水平的意义不言而喻。“应立足国家站位,谋划兰州新作为。“市自然资源局局长陈一夫表示,兰州和西宁作为城市群的“双极”,是城市群保护和发展的核心动力引擎。为此,兰州依托自身的资源条件,主动作为,加强与青海的对接,从城镇、服务和交通等多个维度密切与省内以及青海的关系,为兰西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支持红古塑造特色节点城镇,强化城际交通设施建设,便捷区域人员流动,开放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为区域提供更好的高水平服务。顺应甘肃省情,突出省会担当,通过吸纳全省乃至西北地区生态敏感地区的人口,起到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泄压阀”的战略作用;通过提升就业岗位和公共服务能力,大量聚集人口,有效降低省内生态敏感区的人口密度,支撑国家生态屏障的更高效保护。加强榆中生态创新城和兰州新区的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和宜居环境建设,将两个外围新城打造成为兰州未来新增城市人口的主要承载地和服务中心,进一步提升人口聚集能力。在“做实两翼”的前提下,大力推进中心城区的更新提升,加快沿黄河滨河空间对外交往和文化服务的功能体系建设,统筹培育发展军民融合、清洁生产、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循环农业等生态产业,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艳玲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