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兰州市委关于制定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中国共产党兰州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四次全体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十三次全会精神,就制定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以下建议。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新征程
1.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重大成就。“十三五”时期是兰州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面对政治生态遭到破坏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复杂局面,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市委在党中央和省委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作为全部工作的统揽,团结带领全市各级各方面砥砺前行、创新实干,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开创了新时代兰州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经济综合竞争力跃上新台阶,预计二〇二〇年地区生产总值接近三千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突破一万美元,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翻了两番多,科技进步贡献率持续提升,正式步入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动能转换步伐加快,重振“兰州制造”势头强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区域协同发展机制更加有效,兰州新区、高新区、经济区引擎作用日益凸显,各区县形成优势互补、错位竞相发展良好局面。现代化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一心两翼多点”城市空间布局正在形成,榆中生态创新城建设强力推进,“精致兰州”建设深入实施,一批补短板、强弱项的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建设或投入使用,新增城市常住人口近四十万人,锲而不舍摘得全国文明城市桂冠,“黄河之滨也很美”成为最响亮的城市新名片。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三万三千多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农村面貌发生根本性转变。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空气质量连续八年改善无反弹,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黄河兰州段出境水质综合评价稳定达到Ⅱ类,土壤环境质量保持总体稳定,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稳步推进,服务承诺“四办四清单”管理制度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创新开展“治转提”专项行动、“千企万商大走访”活动,营商环境明显改善。对外开放不断扩大,获批国家陆港型、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载体城市、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兰州号”国际货运班列和陆海新通道国际货运专列实现常态化运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步伐加快。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就业、教育、卫生、文化、社保、体育、住房、养老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创新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全面加强,平安兰州建设深入开展,意识形态阵地不断巩固,民族宗教工作有力加强,军政军民关系更加紧密,社会大局持续保持和谐稳定。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领导班子、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反腐,遭到严重污染和破坏的政治生态得到净化和修复。“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为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2.我市发展面临的形势和阶段性特征。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进入新发展阶段,兰州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全面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关键时期,国家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总体上有利于内陆腹地中心城市发挥后发优势和内在潜力,有利于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中实现提质增速、转型升级。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兰西城市群建设等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市发展面临的政策机遇叠加,将迎来自身比较优势的重塑期、新旧动能转换的爬坡期、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更需主动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我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经济总量仍然偏小,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新旧动能转换滞后,创新支撑作用不强,县域经济发展缓慢,非公经济活力不足,生态环保任重道远,基础设施历史欠账较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对外开放水平不高,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收入差距较大,民生保障存在诸多短板,社会治理还有不少弱项,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和本领能力还需提升,基层党组织功能和党员作用还需强化,实现高质量发展面对的困难矛盾需要下大力气化解。全市上下要准确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准确把握我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抓住历史机遇,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着力在优化结构、增强动力、化解矛盾、补齐短板上取得更大成效,朝着全面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目标奋勇前进。
3.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建成现代化中心城市远景目标。展望二〇三五年,我市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收入迈上新的大台阶,建成国家重要的区域创新中心,进入国家创新型城市前列;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营商环境更加优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兰州、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文化强市、教育强市、人才强市、体育强市、健康兰州,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城市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产业能耗、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美丽兰州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形成内外兼顾、陆海联动、向西为主、多向并进的开放新格局,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基础设施通达程度与东部地区大体相当,平安兰州建设达到更高水平,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引领全省、辐射西部、服务全国的作用有效发挥,在西北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基本建成经济充满活力、生态环境优美、生活品质优良、社会文明和谐、文化特色鲜明、人民富裕幸福、在西部地区具有综合竞争力和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中心城市。
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原则、主要目标和重大支撑
4.“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发展,更加注重城乡融合发展,更加注重重振“兰州制造”,更加注重城市功能优化,更加注重补短板强弱项,更加注重生态绿色优先,更加注重深化改革开放,更加注重改善生活品质,更加注重提升治理效能,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开好局、起好步。
5.“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一以贯之推动党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全面贯彻落实,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把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突出人民主体地位,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公平,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新发展理念。始终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持续增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坚持系统综合施策。始终把系统观念作为基础性思想和工作方法,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在统筹兼顾中促进协同发展,在扬长避短中提升整体效能,在应对风险挑战中守牢发展底线,实现发展规模、速度、质量、结构、效益、安全相统一。
——坚持服务国家大局。自觉肩负起党中央和国家赋予兰州的重大使命,把兰州放在全国发展大格局、大目标、大战略中去谋思路、定举措、求作为,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努力把历史使命转化为发展动力、把政策机遇转变为发展优势,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
6.“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经济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总量持续扩大,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增长潜力有效发挥,民营经济活力充分释放,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结构更加优化,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的高质量发展体系更加完善。
——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完善。现代化中心城市实现内涵式发展,“一心两翼多点”城市空间布局全面形成,中心城区公共资源配置更加均衡、功能布局更加完善、管理服务更加精细,兰州新区产业集聚和人口吸附力显著增强,榆中生态创新城城市框架基本形成。“精致兰州”建设深入推进,各类传统市政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完善,城市综合承载力、智慧化水平、宜居宜业度大幅提升。
——改革开放动力更加强劲。“放管服”、产权制度、要素市场化配置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健全,创新创业内生动力更加强劲,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基本形成,外贸进出口总额大幅增长,引进外资工作水平全面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地位作用凸显。
——社会文明程度普遍提高。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持续巩固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向上向善、诚信互助、务实创新、开放包容、崇德尊法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普遍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基本建成,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影响力和软实力进一步提升。
——生态环境质量更为优良。黄河流域兰州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进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城乡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人民生活品质明显改善。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扶残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机制更加健全,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市域治理效能显著提升。法治兰州建设水平明显提升,民主法治制度更加健全,行政体系更加完善,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社会公平正义日益彰显。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7.“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支撑。
——着力打造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充分发挥区位条件独特、科技创新活跃、工业基础厚实、发展潜力强劲等综合比较优势,聚焦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重振“兰州制造”、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扩大投资促进消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等方面持续发力,在服务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着力打造国家重要的区域创新中心。发挥兰州新区、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榆中生态创新城等平台的带动作用,强化关键技术研发和成果应用,促进产业和科技对接,推动重大产业创新工程、重大创新平台和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构建“科技成果—孵化成果—现实生产力”的自主创新体系,加速创新要素集聚融合,推动我市科技创新综合实力跃居全国前列。
——着力打造国家重要的综合物流枢纽。以建设陆港型和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为契机,加快推进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和开放平台建设,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硬件和软件建设,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企业,发展流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构建辐射西部、通达全国、连接欧亚的物流网络,打造辐射区域广、集聚效应强、服务功能优、运行效率高的国家综合物流枢纽。
——着力打造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先行区。全面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兰州要在保持黄河水体健康方面先发力、带好头”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优化水资源配置,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协同加强黄河上游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确保“一河净水”送下游,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着力打造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示范区。以黄河文化为引领,统筹丝路文化、彩陶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地域文化,做好保护、传承、弘扬三篇文章,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开展“一点一景”城市风貌打造,构建“快进慢游”文旅网络,打造全季节、全天候的全域文旅产品体系,把兰州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名城、西北区域旅游集散中心、展现黄河文化的标志性旅游目的地。
——着力打造国家向西向南开放的新高地。依托沟通沿海内地、联通西部边疆和欧亚大陆的地缘优势,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独特优势,全面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建设,重点面向中亚、西亚、南亚和东南亚广阔市场,强化国际产能合作和经贸文化交流,加强国际物流中转枢纽和国际贸易货物集散中心建设,打造高层次多元化开放平台,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三、发挥创新驱动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壮大新发展动能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创新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强化创新驱动发展主导战略,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深度融合,努力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
8.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高标准推进兰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形成一批重大标志性创新成果和创新模式,辐射带动全省乃至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中科院在兰院所、兰州大学等科研机构的优势,积极争取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重大平台和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在兰州布局建设,支持医用重离子加速器装备产业发展壮大,有效聚集各类创新资源,全力建设兰州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建设中国科学院大学兰州学院。加快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打造军民融合、产学研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大力推进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积极培育各类新型众创空间。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深化与东部地区的对口协作,推动形成更高层次、更宽领域的创新合作。
9.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发挥兰州科技大市场、科博会品牌效应,畅通科技成果供需对接渠道。支持在兰高校、科研院所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和科技创新工作站,在企业(园区)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和大型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行动。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加速形成若干科技水平高、竞争实力强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创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激励体系,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企业承接机制,加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吸引和支持更多科技创新成果来兰和在兰就地转化,努力争创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10.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健全完善更加灵活、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体系。在加大本土人才培养使用的同时,实施高端人才集聚培养、急需紧缺人才引进、海外英才招募等计划,培养引进一批兰州发展急需的高层次创新团队和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注重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实施知识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动,壮大高水平工程师、高技能人才队伍和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强化人才服务保障,实行差异化支持政策,激发人才持久创造动力。
11.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健全有利于科技资源流动、科技供需对接、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机制。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制度。完善科技评价机制,优化科技奖励项目。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应用和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支持开展应用研究,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创新社会资本参与机制。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用好创新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和科技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强科普工作,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四、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不断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坚持产业兴市、工业强市,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优化存量、做大增量,持续提高经济发展综合实力。
12.优化产业布局。构建“三区集聚引领、两极崛起带动、多点协同支撑”产业发展布局,兰州新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绿色化工、大数据等产业,着力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级示范区;高新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等产业,着力打造区域性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经济区重点发展总部经济、绿色生态等产业,着力打造外资创新产业集聚区;榆中生态创新城紧扣“创新”主题,着力打造西部科创研发引领区、甘肃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国际港务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进出口加工等产业,着力打造国际物流中转枢纽和国际贸易货物集散中心。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四区重点推动文化、教育、医疗等现代公共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宜居宜业高品质生活区;红古区和永登、榆中、皋兰三县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和发展重心,着力打造新型城镇化建设特色区。推动产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全面提升现有各级各类园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打造一批要素集聚、功能完善的百亿级特色产业园区。
13.重振“兰州制造”。坚定不移走制造强市之路,坚持“改旧”和“育新”并重,保持制造业比重稳步提升,着力打造先进石化、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绿色冶金四大千亿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壮大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核燃料、新型建材、节能环保、食品加工、烟草制品八个百亿支柱产业链条,构建多元支撑、稳定可靠的“四梁八柱”工业产业体系。大力实施“三化改造”和规上企业培育攻坚战,加快推进重点产业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有效促进“兰州制造”向“兰州智造”、“兰州创造”转变,着力打造国家重要的承接产业转移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14.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现代服务业升级行动,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研发设计、服务外包等产业,鼓励制造业和农业龙头企业主辅分离发展专业化服务,促进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快发展健康、养老、育幼、体育、家政、物业等服务业,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业供给,加快服务业数字化,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元化生活服务需求。
15.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升级。开展产业链提升攻坚战,推行产业链供应链“链长制”,着力培育一批“链主”企业,促进产业上下游延伸、左右链配套。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引进一批“四基”产品和技术应用项目,力争在产业链核心环节培育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开展质量提升品牌建设行动,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兰州知名品牌。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五、扭住扩大内需战略基点,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
坚持把扩大内需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找准兰州融入新发展格局的结合点和着力点,积极融入国内大市场,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促进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全面提升在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嵌入度和贡献度。
16.全面释放消费潜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引导主城区高端商业综合体差异化发展,培育壮大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仓储物流市场主体,完善“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促进传统商贸流通提质增效。以“夜金城”为主题,打造一批夜经济消费街区,扩大夜经济文旅消费。加大群众消费升级需求供给,促进健康养老、家政服务、文化体育等服务消费信息化、品质化、便利化、融合化发展。完善促进实物消费的政策体系,推动住房、汽车、家电、信息等产品消费提档升级。补齐农村消费基础设施短板,激发农村消费潜力。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扩大节假日消费。
17.持续扩大有效投资。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坚持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并进,围绕交通水利、市政工程、农业农村、公共安全、生态环保、公共卫生、物资储备、防灾减灾、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谋划实施一批打基础、强功能、利长远的重大工程项目,系统布局第五代移动通信、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建设,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功能完备、支撑有力的基础设施体系,切实增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能力、对群众美好生活新需求的保障能力。创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激励机制,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政府债券、企业债券作用,拓展民间资本进入渠道,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
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
坚持以全面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为目标,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施行政区划调整,推动城市形态由单中心、高集聚向网络化、组合型转变,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成为人民高品质生活的幸福空间。
18.强化规划统筹引领作用。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统筹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综合调控各类空间需求,推进省会功能全域化布局,引导人口合理分布,降低中心城区空间压力,增强兰州新区和榆中生态创新城的产业集聚力和人口承载力。建立覆盖城市全域、涵盖各类空间资源的基础信息平台,形成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数字化“一张图”,加快实现“多规合一”。完善规划传导与土地用途管制机制,提高规划的刚性约束力。
19.加快中心城区有机更新。实施中心城区核心功能和空间品质提升工程,塑造文化底蕴深厚、景观特色突出、山水城相融的黄河文化名城风貌。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积极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实施城市老旧空间治理工程,深入实施“全域棚改”,加快推进十五分钟生活圈配套设施建设和城镇老旧小区、城中村更新改造。加快建设城市骨架路网。统筹加强城市供水、燃气供热、电力通信、综合交通、污水垃圾处理、防洪排涝、综合管廊、人防工程等基础设施更新和运行管理,系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打造有韧性的现代化宜居城市。
20.推动兰州新区扩容提质。加快产城融合步伐,统筹推进城市景观绿化、人居环境优化、城市形象提升,打造产业高端、商业聚集、服务便利的西部新型城镇化建设样板。推动与中心城区相向融合发展,提高与周边地区通达性,构建与中心城区连接的多通道现代交通体系,建成中通道、中兰客专兰州段和兰州新区高铁南站,打造“半小时同城化交通圈”。依法依规做好低丘缓坡土地治理利用,创建生态修复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示范区,构建绿色发展空间体系。
21.高起点建设榆中生态创新城。依托国土空间规划,做好各类规划间的紧密衔接,有序引进实施一批战略性、基础性、带动性重大项目。做大做强高校集聚区,以兰州大学“双一流”建设为牵引,引进研发机构联合创办研究型学院,建设全省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基地和创新创业平台。发挥科创人才集聚优势,培育催生集聚一批高精尖技术企业,加快建设航空产业园,推动形成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突出“生态”和“创新”主题,在生态治理、水系优化、基础设施等方面坚持高标准设计、高标准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要求。
22.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加大要素保障和政策扶持力度,实施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行动,促进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加快推进榆中全国新型城镇化示范县、永登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皋兰现代商贸物流集散基地和近郊生态文化休闲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培育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县域整体实力,为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提供有力支撑。
23.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全面深化城市执法管理体制改革,加大城市管理领域立法力度,建立健全覆盖环境卫生、市容市貌、垃圾处理、共享单车等重点领域的管理体系,创新网格化、街长制等管理模式,提升城市管理法治化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推进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实施新型智慧城市三年行动计划,探索建立基于全面感知的数据研判决策治理一体化智能城市管理模式。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有序推进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提升全民数字技能,实现信息服务全覆盖。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完善商品住房开发项目配建保障性住房制度,积极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满足群众多样化住房需求。
24.加快推进兰西城市群建设。健全兰西城市群协同发展机制,推动产业协作互利共惠、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对外开放一体联动、公共服务共享共用,促进资本、技术、人口等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积极探索省际交界地区合作发展新机制,支持红古区与青海省民和县、永登县与青海省互助县共建甘青区域合作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样板区。加快兰白、兰定、兰临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支持兰州新区打造兰西城市群第三极,形成以兰州为中心的一小时经济圈,提升对全省乃至西部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
七、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扎实有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坚持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25.提高农业质量效益。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积极参与打好种业翻身仗,确保粮食安全。调优种养结构,延长产业链条,拓展品牌效应,着力发展壮大高原夏菜、中药材、玫瑰、百合等特色产业。加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争创一批产业强镇。开展绿色循环高效农业试点示范,打造一批地理标志产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完善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构建“田间—餐桌”农产品产销新模式,打造实时高效的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服务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6.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把乡村建设作为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的重要方面,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将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挖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实施村庄基础设施改善工程,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衡发展。推广全域生态旅游、生态文明小康村等建设模式,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全域无垃圾行动成果,提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污水治理水平,高标准建设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镇。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方式,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27.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一批示范社、示范农场,建设一批示范乡镇、示范村。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建立土地征收公共利益用地认定机制。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扩大农业保险。
28.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相对贫困治理政策体系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机制,保持财政投入力度总体稳定,接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集中支持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激活内生发展能力。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和空心村治理工作。加强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监督,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坚持和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社会力量参与帮扶等机制。培育一大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主力军。
八、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建设文化强市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全面落实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着力提升“文化兰州”影响力。
29.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四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加强公民道德、志愿服务、诚信社会、网络文明和家庭家教家风等建设,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深化“凡人善举·德润金城”兰州好人等品牌活动,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30.强化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加强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文学美术精品创作,放大《大梦敦煌》舞剧等国字号文化品牌效应,培育一批具有本土特色的影视演艺娱乐产业。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加快“读者印象”精品文化街区等重点项目建设,建成兰州奥体中心,建设兰州文化艺术中心,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均衡配置城乡公共文化资源。创新实施文化体育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和全民健身运动。加强体育改革创新,注重文化对外交流,承办好第十五届省运会和第十一届省残运会,提升兰州国际马拉松赛、黄河文化旅游节等品牌赛事节会知名度。
31.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培育繁荣文化市场,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规范发展文化产业园区,积极推进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实施,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放大文化旅游业综合效应,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突出打好黄河文化品牌,加快白塔山区域综合提升改造,推动兰州老街、黄河楼、华夏人文始祖园组团发展,高品质打造黄河风情线,着力发展红色旅游,推动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特色鲜明的旅游景区景点,力争实现5A级景区零的突破,努力争创国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九、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美丽兰州建设,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深入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实施生态环境提质扩容工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32.推进黄河流域兰州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科学推进黄河兰州段干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积极参与建设沿黄生态带,实施南部山区坡耕地综合整治等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深入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建设黄河上游未利用地综合开发示范区,全面提升沿黄流域生态功能。统筹推进农业面源污染、工业污染、城乡生活污染防治,严格水域岸线确权划界及用途管控。推动建立黄河大保护大治理协同推进机制,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实现上下游联合调度、联合预警、联合监测、联合管控。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推动黄河岸线内高耗水、高污染、高风险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提高城市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在黄河上游率先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新路子,努力打造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先行区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参与建设黄河文化遗产廊道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谋划建设黄河文化兰州博物馆,创建国家黄河文化保护创新(兰州)中心,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
33.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巩固提升“兰州蓝”成果,深化工业节能减排、清洁能源替代、机动车污染防治,加强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强化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管控,保持空气质量综合指标和达标天数双提升。实施水污染治理工程,加强水源地保护,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全面消除城区黑臭水体,巩固河洪道治理成效,打造城市生态水系。实施污染地块修复和管控工程,完善土壤环境监测体系,实行农用地分类管理,深入推进农用地安全利用。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尾菜处理、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强白色污染治理,重视新污染物治理。
34.建设绿色低碳城市。完善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政策导向,实施交通绿色智能化工程,发展绿色建筑,做好“限塑减塑”工作,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支持企业开发绿色产品、创建绿色工厂、建设绿色工业园区、打造绿色供应链。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推动经济区红古园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提质增效,加快建设黑石、中铺子垃圾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产业园,高水平建设国家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巩固拓展全国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建设成果,健全完善垃圾全程分类处置体系。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
35.健全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强化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管理,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司法制度,推进联合执法、区域执法、交叉执法等执法机制创新。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和决策参与机制,完善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稳步推进生态补偿工作。实行更加严格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评估,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与考核,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
十、推进更深层次改革,持续释放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坚持把改革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关键一招,不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创业活力。
36.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实施民营经济壮大工程,完善适应民营企业特点的政策、服务和监督体系,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平稳健康发展。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培育具有规模竞争力和较强创新能力的优质民营企业群体。弘扬企业家精神,努力造就一批懂市场、有胆识、勇创新的企业家队伍,打造关心重视企业家和企业家创新创业的双示范城市。实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有效发挥国有经济在优化结构、畅通循环、稳定增长中的引领带动作用。探索建立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制度办法,畅通政企双向沟通渠道,着力解决民营企业实际困难,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37.深化财税金融改革。加强财政资源统筹,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增强对重点领域的财力保障。建立政府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理顺市本级和区县收入划分,深化预算管理、税收征管制度改革,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建立现代财税体制。支持中小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加快兰州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推进普惠金融改革创新,强化兰州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职能作用,稳妥推进市属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用好多层次资本市场,努力满足不同类型融资主体的资金需求。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坚决整治金融领域各种乱象,有效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38.建设现代化市场体系。开展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推进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完善产权激励体系。依托兰州环境能源交易中心等平台,推动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加快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引导各类要素协同向先进生产力集聚。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积极盘活存量低效用地。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诚信奖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39.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紧扣“一张网、一扇门、一次办”,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深化政务公开,坚持完善服务承诺“四办四清单”管理制度,探索推行“五简五办五集成”服务模式,完善“不来即享”服务机制,打造“小兰帮办”政务服务品牌。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动服务效率与审批质量双提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推进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改革。全面推行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十一、实行更高水平开放,构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以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按照“建设大平台、构建大通道、形成大枢纽、发展大产业”的总体思路,以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40.强化开放大通道建设。完善铁路货运体系,打造国家铁路运输网一级中转城市。加快实施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争取开通中西亚和欧洲重要节点城市的国际航线,开辟更多国际货运新航线,实现航空货运常态化运营,优化国内航线网络,加密至东部地区支线机场航线,实现国内旅游城市和省会城市全部直航通达,打造西北重要的航空枢纽和欧亚航路机场。加快推动公铁空海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推进“兰州号”国际货运班列市场化发展和品牌化建设,提升运营质量和效益。加强丝绸之路信息港建设,打造高效、便捷、安全、智慧的信息通道。
41.构建内陆多层次开放平台。强化国际陆港物流枢纽功能,提升集结编组、分拨转运水平,打造全程化国际联运服务链条,推动通道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综合保税区运营水平,加快建设面向中西亚、南亚、中东欧地区的加工制造中心、销售服务中心、物流分拨中心。加快兰州国际航空港和空中丝绸之路建设,申报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优化口岸经营环境,支持企业开展口岸“集拼集运”等业务,降低企业制度性成本,提高口岸货物通关效率。提升进口汽车、粮食、种苗、冰鲜水产品、水果、肉类等指定口岸建设运营水平,申报建设进口药品、食用水生动物等指定口岸。积极推进中国(甘肃)自贸试验区片区申报工作。
42.发展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实施促进服务贸易发展行动计划,完善外贸企业培育机制和扶持政策,在传统特色产业领域扶持一批外贸优势企业,在新兴产业领域培育一批外向型企业。支持外贸骨干企业加大技改研发力度,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创建外贸自主品牌和特色出口产品品牌,提高出口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扩大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规模和比重。争取设立航空口岸进境免税店,合理增加中高端消费品进口,引导境外消费回流。加快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做大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巩固发展国际友好城市关系,深化经贸合作,促进人文交流,扩大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
十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坚持人民至上,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43.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开展重点群体就业能力和企业职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有效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完善城乡统筹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推广“民生就业三六零”服务模式,努力提供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高标准运营兰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深入推进三十万大学生留兰就业创业行动计划,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的保障制度,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健全就业需求调查和失业监测预警机制,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托底帮扶,营造公平就业制度环境。巩固提升“无欠薪”城市创建成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44.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扩大教育资源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专项行动计划,着力破解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等热点难点问题,努力让每个孩子好上学、上好学。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高中阶段学校多元特色发展。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深化体教融合,广泛开展美育和劳动教育,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现代职业学院入围国家“双高计划”。支持兰州新区职教园区职业院校加快发展,实现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双提升,打造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职业教育集聚区。支持民办教育发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争创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完善终身学习体系,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
45.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提升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落实异地就医结算,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完善工伤保险、失业保险,逐步提高保障水平。严格落实低保政策,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体系。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人口素质。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
46.全面推进健康兰州建设。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改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动县级医院、县域医共体建设,强化基层公共卫生体系。落实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健全医疗救治、科技支撑、物资保障体系,推进建设兰州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完成市中医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口腔医院等公立医院异地新建项目,启动运营兰州重离子医院,打造国家肿瘤重离子治疗医学中心。扩大医联体覆盖范围,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加快“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医疗服务中心。提升健康教育、慢病管理和残疾康复服务质量,重视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积极争创全国卫生城市,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47.不断创新市域社会治理。以开展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为契机,突出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夯基、智治支撑,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建成运行“四化四有四联”三级综治中心,打造社会治理联动平台。推进“五个一”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规范化建设,构建横到边、纵到底的网格服务体系。深化街道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全面推广“十户六联”、邻里守望等基层治理新模式,积极探索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模式。开展智慧社区建设试点。推进智慧安防小区建设。打造“智慧法院”“智慧检务”“智慧警务”。
十三、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兰州
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利益至上有机统一,把安全发展贯穿全市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注重堵漏洞、强弱项,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确保我市现代化事业顺利推进。
48.加强维护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探索建立重点领域国家安全协调机制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职责任务清单,健全国家安全风险研判、防控协同、防范化解机制,全面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极端宗教活动,坚决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保障经济安全。深入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市民国家安全意识,巩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注重加强国家安全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始终让军政军民团结坚如磐石。
49.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有效遏制危险化学品、矿山、建筑施工、交通等重特大安全事故。紧盯食品安全,建立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提高关系人民健康产品和服务的安全保障水平。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提升自然灾害防御能力,全面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堤防和蓄滞洪区建设。健全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安全预防控制和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发展巨灾保险,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构筑全天候、系统性、现代化的城市安全保障体系,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支持兰州新区建设西北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战略物资储备基地和国家区域(西北)救援中心、西北地区综合减灾与风险管理信息平台。
50.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信息化、科学化,健全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各类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巩固深化“雪亮工程”示范城市建设成果,打造“六网一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创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标准化城市。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扎实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行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兰州。
十四、凝聚各方智慧力量,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努力奋斗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带领全市人民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51.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建立健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引导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有效落实。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常态化开展政治性警示教育,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完善监督体系,突出政治监督,强化政治巡察,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52.锻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好干部标准,以换届工作为契机,选好配强各级领导班子,提高领导干部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水平和专业化能力。健全干部教育培训常态长效机制,统筹推进干部队伍专业化年轻化,激励引导广大干部增强“九种本领”、勇于担当作为。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改进完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评机制,加强对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激励保护,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抓好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53.团结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奋斗。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对“一府一委两院”的监督,提高人大履职能力,增强人大整体功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建设,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和凝聚共识水平。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深化宗教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把各自联系的群众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作用,把各方面力量凝聚到推动新时代兰州高质量发展上来。
54.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全面落实本次全会精神,按照本建议确定的指导思想、重要原则、主要目标、重大任务、重要举措,制定兰州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形成定位准确、目标明确、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健全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实施清单台账管理,加强规划实施效果的评估、督查和考核,确保党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十四五”发展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到实处。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始终保持敢为人先的志气、昂扬向上的朝气、开拓进取的锐气、攻坚克难的勇气,为夺取全面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新胜利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