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技术能手顾柄旌:“我只想把活干完美!”

2021-07-08 10:25

顾柄旌

2020年,红绸缓缓落下,金色的牌匾熠熠生辉,在同事们热烈的掌声中,“顾柄旌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顾柄旌第一次站在讲台上,以“老师傅”的身份给大家传授技艺。这个理想他足足追了13年……

2006年,20岁的顾柄旌被分到原兰石集团精密车间实习,成为一名学徒工,操作公司第一台数控718立式铣床。带他“入门”的师傅卢子建曾是兰石最早一批接触数控机床的铣工。由于数控机床不同于普通机床,用它加工的产品对精度要求极高而且工艺难度较大。想要操作好这个“大家伙”必须要练就比一般人更精湛的技艺而且要耐得住性子不断学习。因此,入门之初顾柄旌没少受师傅的“打磨”,师傅的高标准、严要求不仅没有使他退缩,反而让他愈发羡慕师傅娴熟的操作技艺和工作中处独当一面的魄力,那时他便暗自立志:也要做“师傅”,成为一名优秀的技师。但是,有些路看起来很近,用脚丈量却很远。

俗话说“板凳甘坐十年冷”,修学问如此,掌握一门技艺更是如此。一个普通的操作工想要成长为优秀的技师少说也得10年以上的苦干沉淀。本应好动、贪玩的年纪,他却渐渐变得沉默寡言,学习和工作这两件“大事”几乎占据了一切空闲时间。功夫不负有心人,13年间他陆续学习并熟练掌握了多项国内外数控编程软件,成为了数控操作岗位名副其实的“顶梁柱”。

2015年集团投入大量资金购入了德国德马吉车铣复合机床用于加工部分精密零部件,作为兰石的第一台7轴5联动设备,它的精密性和运行轨迹复杂程度,远高于国内常见的数控机床,更令人挠头的是它的操作说明是德文,这对操作人员来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如果操作得好,它将是零部件加工环节的“得力干将”;如果操作失误,就容易损坏设备,给公司带来经济损失。看着这件金贵的“宝贝”,顾柄旌主动请缨,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语言是他需要攻克的第一关,能看得懂,就能找到解决办法,操作问题也算解决了一大半。他先是按照开机画面认真记录报警信息总结故障情况,再利用业余时间逐一将整理的报警信息和德文设备资料通过翻译软件进行翻译比对,研究解决方法。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仅3周就记录了5万多字的报警解决方案。同时针对设备在双主轴互换工件模式下工件频繁掉落的问题,他又通过一次次实践总结出了固定使用参数。不仅成功解决了夹持扭矩的选择问题,并且改进原先的工艺添加两爪工装,在卡爪底部自制了摩擦台,通过镶嵌定位装夹方法保证工件装夹100%平稳。

棘手的问题解决之后,顾柄旌依旧不满足。做事追求“完美主义”的他又将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常见故障、解决办法、现场安全经验、设备维护方法与班组管理融合起来,一面快速将经验授给同事们,一面改进班组日常管理办法,在设备运行期间全面预防并控制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将隐患最大程度扼杀在萌芽状态。顾柄旌总说:“能用好性能精良的进口数控加工设备,不是目的,最终目的是把机床运行原理吃透、嚼烂,让它发挥最大的效用,给生产贡献出最大的价值。”

2016年,公司在加工中心厂房安装了集团最大的TK6926大型落地镗铣床和大型8米立车,顾柄旌作为骨干开始转战大工件的加工。面对时间紧、任务重和一系列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他带领班组成员加班加点赶工期,反复练习磨合设备,优化工艺保证精度,最终又一次圆满完成任务。

作为一名党员,他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将全部的热情与精力投入工作。先后获得“甘肃省技术能手”“兰州市金蓝领高技能人才”“兰石集团工匠”等荣誉称号。面对荣誉和成绩,他却说:“我不是完人,我只想把活干完美。”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建平 通讯员 曾祥智 关海霞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