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八棵树”新的时代荣光
市民参观红色基地 砥砺初心信念
老一辈筑路人风餐露宿
老一辈筑路人用炉棍和铁勺挖开沙土种树
八棵树公路文化广场
嘉峪关八棵树公路文化广场
八棵树
已长成参天大树的八棵白杨
嘉峪关西郊,国道312线一侧,八棵杨树一字排开,挺拔高峻,枝叶繁茂,不论冬夏寒暑,如哨兵守城一般巍然耸立在茫茫戈壁深处,标注着一个时代的辉煌历程。
这“八棵树”,从将稚嫩的幼苗扎入贫瘠的戈壁荒漠开始,就从无畏惧过严酷的自然环境;
这“八棵树”,穿越时间的表盘,用意气风发的青春韶华,向雄关这座万里长城西端的起点之城讲述着一个又一个奇迹的诞生;
这“八棵树”,虽树龄已超过69岁,但苍翠欲滴的绿色依然如漫漫征途中的弄潮儿,挺直着昂扬的身躯向天际间延伸……
雄关脚下“八棵树”串起的是一个时代的接续,延续的是一座城的生机、希望和未来,昭示的是一种人生境界、一种生命价值、一种精神状态。
69载风华,茫茫戈壁“八棵树”走过了不凡的生命航程;69载的耕耘,扎根戈壁“公路人”蹚过了不屈的生死历程。
不凡与不屈,都是时间坐标上最富生命力的精神沉淀,沉淀出的是一种时间的深邃,一种未来无限可能的期许。
祁连作证,长城为伴。因时间的淬炼,昔日的“八棵树”已然在万里长城嘉峪关的史册上化为一种精神,一种不断召唤我们去创造未知、去开拓未来的“八棵树精神”。
“八棵树”,历史深处一抹“绿”
时代的进程,总会因一些偶然的举动诞生出不断鸣响的动人和弦。“八棵树”的诞生就是这精彩乐章中最扣人心弦的一环。
说到“八棵树”,我们不得不把目光投向以郑占乾为代表的第一代公路建设者。如今的郑占乾老人已经95岁了,但精神依然矍铄。
郑占乾回忆,上世纪50年代的茫茫戈壁,风沙弥漫,工作之余,他和工友们用炉棍和铁勺挖开坚硬的沙土,把刚刚返青的杨树枝条埋了进去,不曾想,这些枝条从那时起,就把稚嫩的根系扎进了戈壁,在一代代养路人的精心呵护下,逐渐长成了“参天大树”。
岁月更替,几经沧桑,一排杨树只剩下了八棵。但是,这“八棵树”却是嘉峪关绿色生命延续,更是嘉峪关绿色精华的绽放!
几年前,在有关部门的关注下,“八棵树”旁修建了亮丽一新的公路文化广场。
文化广场落成时,年逾九旬的郑占乾坐着轮椅,在儿子郑玉生的陪伴下,来到曾经战斗过的“八棵树”旁。望着这一排曾经用汗水浇灌过的“绿色城墙”,郑占乾的内心难以平静。
如今,以“八棵树”为精神标刻的公路文化广场上,凭吊、瞻仰、纪念、追忆等有组织的活动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在这里上演;过往的车辆每到这个拐角处都会以鸣笛的形式向这片赓续着青春热血的地方致敬;不远处,那巍然屹立的嘉峪关关城,好似一位历史老人,时常以关切的眼神遥望着这一抹日渐茁壮的“绿色”……
历史的细节,时常内有乾坤。
郑占乾和工友们号召职工和家属在简陋的道班工房前种的这一排杨树,最初的愿望也只是想让它们快些长大,好阻挡风沙对房屋的侵害。不曾想,这些杨树竟以难以想象的顽强生命力构筑起了守护家园的苍翠屏障。
这就是白杨树的生命本色!要成长,就需要有压制;要生存,就需要有牺牲。战胜了这些,才会有生命。
今年71岁的徐德福1970年就开始了自己的养路生涯。他说,虽然大家都知道“要想富,先修路”,但是这里的自然环境恶劣,即使修了路,如果没有广袤的植被保护,很快也就被黄沙吞噬了。
徐德福口中广袤的植被,就是一汪汪绿色。在他们看来,没有生命之绿的护卫,荒漠的死寂就难以战胜。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而生命更需要人去培育。
40年多年的时间,徐德福和工友们栽下了无数棵树苗,一起见证了从一棵树到一片林,从一片绿到绿满城的“华彩蝶变”。
“它们比我大几个月,就和我的兄弟姐妹一样。”郑占乾的儿子郑玉生说,父亲曾告诉他说这是母亲怀孕四个月的时候,一起种下的几棵树,家里三代“养路人”与路和树有着不解之缘。如今父亲年事已高,自己也已退休,但侄女依然在公路养护的道路上播撒着“点点绿色”。
有了“绿”,嘉峪关的道路才渐次四通八达;有了“路”,镜铁山繁华的建设场景才渐次火热起来。
“八棵树”,饱蕴朝气照“路人”
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一种精神,一个地方、一个行业的发展也需要一种精神。伟大的精神一旦和伟大的实践结合到一起,就会如火种,熊熊燎原;如浪潮,排山倒海。
国道旁的八棵白杨树,与国道共生,与公路人共苦,历风雪而矢志不渝,饱寒暑而挺立不倒,不正是公路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奉献精神的象征吗?
大西北不是辽阔平原,这里没有江南水乡气候宜人、雾雨朦胧的秀丽风光。这里,最常见的自然景观就是戈壁、高山、秃岭以及绵延百里千里的荒漠。
“春风送温三月天,戈壁健儿立誓言;为把三九建设好,不怕天寒沙打脸。”这是酒钢退休职工于宝华,1966年3月8日从部队转业来到酒钢镜铁山矿,当时触景生情编的一句顺口溜。
自然条件之恶劣可见一斑。
1955年,为适应镜铁山矿勘探工作需要,省交通运输厅根据交通部指示和地区实际,集中力量修建民众路至镜铁山全长84公里的专用公路。至此,责任和重担便毫无悬念地压在了公路人身上。
“那个年代,不是一般的苦,往西走,越来越荒凉。”嘉峪关公路局党委书记、局长杨向军介绍说,更苦的是高寒缺氧。
而公路人所要打通的路就位于祁连山区,那里寒风刺骨、地冻如铁,其中吊大坂地段海拔高达4000米以上,空气稀薄,气温极低。
“夏天还行,最苦的就是冬天。”20世纪80年代曾值守过柳沟泉道班的老公路人宋文忠说,山里的气候多变,尤其是冬天,一下雪,冰冷刺骨,即使穿上老羊皮袄,也会被冻得浑身发抖。
但是,责任落在了公路人的肩上,那就要义无反顾地向前冲,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
从1980年到1985年,宋文忠和15个工友每天都要沿着山路,将40公里长的路段蹚上一遍,看有无损坏路面,为酒钢车辆的畅通出行保驾护航。
巡路,铺路,修路,养路……30年过去了,这一动作,嘉峪关公路人始终坚守如一。
省道215线甘青交界处二指哈拉山口的海拔4500米以上,这里长年积雪结冰,一年有8个月大雪封山,人迹罕至,但身穿橘色工作服的公路人却时常穿梭期间。
“为了保持这段道路长期畅通,我们的公路人会定时巡逻,出动除雪设备清理积雪,特别是冬季,在零下30℃的恶劣环境下作业,已成为不少巡路人的工作常态。”嘉峪关公路局镜铁公路段党支部书记魏万钰说,这其中的苦和痛常人难以想象!
事非经过不知难。这些年,在嘉峪关公路局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工作传统:作为新晋员工,工作的第一站就要到镜铁公路段镜铁山养管站去,在人烟稀少的矿区养护省道215线,感受寂寞,锻造品格,升华境界。
张凯,2020年1月考入嘉峪关公路局之后,就被分到了镜铁山养管站。
“和老师傅待得时间久了,我慢慢发现,即便一块金子,要想发出熠熠之光,也必须经受历练和打磨,何况一个人呢?我不能给老师傅、老前辈抹黑,更不能给他们丢脸。”张凯话语铿锵。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只有读懂了戈壁作业的苦与涩,才能真正读懂嘉峪关公路人甘当戈壁铺路石的执著与决绝;只有理解了一代又一代公路人跨越苦难辉煌的历史,才能真正理解这一条又一条公路存在的真正意义与价值!
“八棵树”,穿越时光咏志气
大凡有生命之物,便不会像石、像土那样,能有无穷的安宁,必有生命东西要来对她进行一点折磨。雄关脚下的“八棵树”也是一样,穿越69载光阴,树干上的枝叶依然还是那样密、那样绿,满地的树荫依然还是那样浓、那样密。
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力量让它们风采如旧?”是不畏风雨往上攀的志气;是不畏酷暑狠命往下钻的斗志;是生死相依不畏难的姿态!
因为不畏风雨,“八棵树”历经芳华而愈发血气方刚;因为不畏酷暑,“八棵树”一览无余地把嘉峪关的昨天和今天写进了自己的年轮;因为生死相依,“八棵树”以抱团之姿见证着一座城蝶变升腾的一撇一捺。
每年,郑占乾都要到“八棵树”前看一看。2018年7月,看到大树旁石碑上张贴的老照片后,郑占乾激动地流下了泪水。
对于西北的养路工人来说,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是最艰苦的一段岁月,所有的养路活儿,除了畜力之外,基本全靠人的两只手来干。
在“八棵树”公路文化广场宣传展览墙体上展出的照片中,有“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养路工人使用的洋镐铁铣等劳动工具”,有“段机关人员下基层查路的马车”;有“运送粮草的畜力车” ……
看着这些老照片,再回想一下走过的路,受过的苦,流过的汗,哪一个老养路人不潸然泪下?
“八棵树”和养路人,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这段艰辛成长和跋涉的共在时空中,何尝不是扎根戈壁的“抗争生命体”?只不过,一个是树,一个是人罢了。
1980年,当22岁的宋文忠来到荒无人烟的柳沟泉道班工作时,适应了好几个月,才稳下了心。
“40公里长的养护路,每天都要和工友们巡护一遍。”宋文忠说,一个字“苦”。面对冻僵的碾碎路块儿,宋文忠和工友们还要用随身携带的洋镐、铁锨、榔头把一块块冻僵的土块砸碎,填到有沟壑的路面,然后再撒上盐,以防通行车辆发生意外。
人之于世,诚搏一气也,气壮则身存事成,气馁则人亡事败。
和老一辈的筑路人一样,面对艰难险急,新时代的养路人一样都是默默咬着牙关,辛勤耕耘,任劳任怨。48岁的董鹏就是最杰出的代表。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董鹏就一直在海拔4000多米的镜铁山养管站工作。在这里干工作,一边吸氧一边干活,是他经常要重复的动作。好一点的是,30年前的洋镐、铁锹、抬筐等简单的筑路工具已让位于现代化的平地机、挖掘机、自卸汽车等大型机械设备,让养护道路不再那么费神费力了。
在镜铁山养管站,精神的力量处处闪耀。王明达,辽宁科技大学毕业,镜铁山养管站副站长。和几年前的照片相比,王明达明显黑了很多。
“公路养护工作就是户外风吹日晒的工作,如果怕累怕苦我就不会选择来到这里。”王明达说,他入职第一天学习的就是“八棵树精神”。
最先朝气蓬勃地投入新生活的人,他们的命运是令人羡慕的。王明达就是嘉峪关公路人的时代弄潮儿。正是有了像王明达这样的公路事业接棒者,自2011年建站以来,镜铁山养管站才克服了养护人员少、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等诸多困难,始终保证着省道215线的安全畅通。
就是这样一群可敬的养路工人,他们人在路上、路在心上,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甘做一块普通的铺路石,把青春献给了雪山荒漠,把生活书写在公路养护第一线,他们用真诚、朴实,善良和热诚,为高原天路注入了精神,融入了情感,为公路事业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八棵树”,是嘉峪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因“八棵树”孕育产生的“扎根戈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甘当路石”的“八棵树精神”,为嘉峪关这座创业的城市、奋斗的城市标注了新的精神刻度。
奋斗赋予时间以意义,精神照亮前进的未来。五十年来,嘉峪关的公路网建设迅速,在公路的两旁,随处可见绿色的守护者。这一抹抹“绿”,是“艰苦创业,坚韧不拔,勇于献身,开拓前进”“铁山精神”的豪迈展现,更是“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开放包容、敢为人先”“嘉峪关精神”的真情表达!
一切伟大的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再出发,嘉峪关更壮阔的征程已经开启;向前进,嘉峪关更伟大的成就还在前方!□据《嘉峪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