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将开始实施“飞行课检” 随机抽取学校进课堂
迎来开学季的一年级新生
信息兰州网消息 8月31日,兰州市教育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兰州市 “双减”工作的推进情况进行了通报。在新学期之后,我市中小学生的作业总量将由班主任统筹管理;同时,市属部分学校将“因材施教”,探索实施分层作业;全市全面推行课后服务,课后服务内容以“作业+兴趣”为主,不得教授新课。
据悉,我市将开始实施“飞行课检”,开展规范办学行为常态化督查,随机抽取学校进课堂,督查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总结学校教学管理经验。
空降式教学管理检查
全市实施“飞行课检”,开展规范办学行为常态化督查,随机抽取学校进课堂,采用不打招呼、不发通知、直插学校、直入课堂的方式,督查课堂教学常规落实情况,指导学校形成教学管理特色。督
查结果一对一书面反馈,并跟踪整改,督查结果纳入对区县和学校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和教育教学绩效考核。建立市、区县、校三级教学视导制度,市教科所重点开展市级视导工作,每年抽取10所市管学校开展教学视导,结果全市通报;各区县教研室每年对所辖学校进行一次全覆盖视导,结果纳入教育教学绩效评价;学校每学期实施一轮次覆盖所有教师的教学视导,视导结果与教师绩效工资挂钩。
同时,我市深入实施“新教育”“情境教育”“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素质型音乐新体系”“全员体育”等教育实验项目,落实教育教学实验项目一把手工程,推进实验项目与日常教学深度融合。五大教育实验项目一月一主题,完成调查研究、征文评比、读书演讲、学习培训、课堂教学、论坛督导、比赛展示等模块的40余项工作任务。定期开展聚焦课堂教学质量的主题活动,组织教学研讨会,开展市级学科优质课大赛、教师基本功大赛,一批优秀教学模式、教学案例、优秀教学成果得到推广应用。
作业统筹管理
对于减轻学生校内课业负担的工作推进情况,兰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魏永胜介绍,我市双管齐下,一方面着力破解“学生作业负担重、家长接送子女上下学难”等教育难点问题;另一方面强化源头治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兰州市教育局目前将作业管理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绩效考核范畴。学校对作业设计、布置、批改、分析等环节实施全过程管理;班级建立以班主任为主导的作业统筹管理小组,汇总各科作业内容,严把作业总量关和质量关。同时,探索实施分层作业。根据学生特点和学习实际,“因材施教”分层科学合理设计和布置作业,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渐进式完成作业,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在部分市属学校推进“分层授课-分类指导-分级评价”的分层教学教改实验,实现作业结构、难度、批改、指导等维度分层,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实行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家庭作业平均不超过90分钟规定。
据了解,我市已先后处理作业投诉200余件,有效杜绝了惩罚性无效作业、要求家长批改作业等问题发生。
推进“教育+互联网”
我市将推进“教育+互联网”发展,加快“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建设应用,到2023年,全面实现“三个课堂”在全市中小学校的常态化按需应用,确保“专递课堂”覆盖所有农村学校,开展基于互联网的教学,建立覆盖义务教育各年级各学科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体系,免费为农村地区学校提供优质线上学习资源。
为了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我市发挥优质学校示范辐射作用,完善“一体化办学”办学机制,组建各类办学体63个,覆盖228所学校,其中联校办学体(名校办分校)18个,集团化办学体26个,联片办学体19个,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持续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工作,8个区县、190余所学校结成帮扶对子,强校带弱校,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印发《兰州市初中学校强基提质实施方案》,2021年,全市确定首批30所实验学校,其中城区学校20所,乡村学校10所,先行先试,用5年时间,激发初中办学活力,全面提升初中学校办学质量。
课后服务不得教授新课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下午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即凡正常放学后无人照管或有其他困难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均为课后服务对象。课后服务内容主要是组织学生进行体育、艺术、科普、心理、劳动、阅读、拓展训练、社团及兴趣小组等活动;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鼓励中小学校积极利用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科技馆、社区(乡村)学校少年宫等校外教育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各学校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教授新课。
暑期校外培训学生实现清零
对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工作推进情况,兰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张达介绍,经过全面开展全市校外培训机构暑期排查整治,共摸排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的校外培训机构812家,其中非学科类336家,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476家。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严格审查,严查无证无照、超许可培训、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严查学科类培训机构“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布置作业”“线下超时”“考试竞赛”“虚假广告”等违规行为。责令全面停止暑期学科类校外培训活动,全市参加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的学生人数从7月中旬的6万多人减少直至清零。
严格审批准入
今后我市将坚持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将严格审批准入,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培训机构、面向学龄前儿童的校外培训机构和面向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对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逐步压减,动态清零无证机构。保留的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依法依规严肃查处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管理混乱、借机敛财、虚假宣传、与学校勾连牟利等严重问题的机构。
严禁“非学科”从事学科培训
对于培训机构将严控培训时间,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学科类培训时间不得与中小学校教学时间相冲突,线下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点30分,线上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1点。
严禁超标超前培训,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事学科培训,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依法依规坚决查处超范围培训、培训质量较差、内容低俗违法、盗版侵权等突出问题。从事学科类培训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教师资格;培训机构不得高薪挖抢学校教师;不得泄露家长和学生个人信息。聘请在境内的外籍人员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严禁聘请在境外的外籍人员开展培训活动。
强化经营监管,严查经营者利用不公平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探索通过第三方托管、风险储备金等方式,对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进行风险管控,加强对培训领域贷款的监管,有效预防“退费难”“卷钱跑路”等问题发生。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巧灵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