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娘子军”,真是好样的!
本报记者跟随采样队走访抗疫一线
应急采样队的马金梅和潘海霞
应急采样队自制的医疗箱
周秀芸和顾东英在黄码检测点
防护服、N95口罩、面罩......在这些防护用具后面,虽然是一位位医护人员疲惫的身影,但她们却有一颗强大而坚韧的内心。她们当中有60后、70后、80后、90后、95后,甚至还有00后,她们当中女性占绝大多数,更有一些“女汉子”。近日,记者跟随兰州市城关区妇幼保健院的“娘子军”,走进战“疫”一线。
1
60后、70后“铁娘子” 在黄码核酸检测点的坚守
3月25日早上9时,盐场路街道黄码核酸检测点,55岁的周秀芸和50岁的顾东英正在做核酸检测。她们二人,一位是中医科科主任,一位是儿童保健部眼保健中心主任。
一名家长领着孩子前来做核酸。“你好,这里做黄码吗?我家孩子一直没出门,不知道怎么就变黄码了。”家长着急地询问道。“没事,别担心,我来扫健康码。”站在一旁的顾东英拿起自己的手机对准健康码扫描。“好了,去做核酸吧。”顾东英跟周秀芸配合默契。
“我们这些年龄大的医生更要站出来,给年轻人做好榜样。面对疫情,不分年龄,不分大小,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去哪里。”顾东英坚定地说道。
2
80后“耐力女神”徐慧娟 手指被冻伤却一笑而过
从3月8日起至今,80后的信息科主任徐慧娟已经连续21天奋战在核酸检测一线。她的丈夫在七里河区当志愿者,夫妻俩已经有半个多月没见面了。
扫码、录入信息、取咽拭子……徐慧娟操作熟练,动作果断又轻柔。这位秀丽的女子,被同事称为“耐力女神”。
3月19日下午,徐慧娟和同事10人,一起前往碧桂园做核酸采样工作。“因为在山上,都是风口,到了下午突然降温了。从早上6点一直到晚上11点,我们才结束工作。”徐慧娟说道。17个小时,她们完成采样8000多人次。17个小时持续工作,没有人换班,她们不敢喝水,因为一喝水就要上厕所,还要换一套新的防护服,特别浪费时间。“你别看,我们只是重复这样一个核酸采集的动作,其实胳膊特别酸,尤其是手消(免洗手消毒凝胶剂)的过程,因为手腕要来回地翻转,所以一天下来手就肿了,手腕也特别酸疼。我那天是因为手消用得多了,然后手指被冻伤了。开始只是觉得痒,晚上回到酒店才发现是被冻伤了。”
3
90后、95后、00后 平时乖巧关键时刻很拼命
3月26日早上7时许,应急办主任牛林栋已经早早地站在酒店大厅,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今天你们两个人去街道采样,你们去亭子村,谁需要咽拭子和鼻咽拭子,过来找我领取……”分组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根据名单上的小区住户人数和工作量,牛林栋为每个队员分派和细化任务。作为应急采样队的唯一男性队长,牛林栋对每个队员的情况都了如指掌。
“她是个00后,别看她年龄最小,干活特别认真。她是98年的,老家是临夏的,刚来到我们这里不久。……”牛林栋指着身穿防护服的护士向记者一一介绍。
在记者眼里,她们身穿防护服,戴着一样的口罩,都一个样。牛林栋却笑着说道:“我一看她们的眼睛,听到她们的声音,就知道是谁了。因为工作接触时间久了,所以就记下了。”
记者接下来要跟随她们去亭子村,为密接和次密接的人员做核酸采样工作。
在车上,姑娘们闭着眼睛小憩一会,牛林栋则打着电话跟街道办协调着工作。“物资、车辆,临时任务,你可能都想不到我一天要打300多个电话,回复上千条微信,就像一个‘大管家’一样,每天到凌晨2时许才能结束工作。”牛林栋说道。
大约20分钟后,我们到达了目的地亭子村。因为要爬山,汽车无法继续行进,需要步行上山。
“你们累不累?”还没等记者说完,一名护士调皮地笑着说:“累啊,累死我啦!”这名眼睛扑闪扑闪的是98年出生的护士马金梅。
在到达目的地之前,她们开始穿防护服。为了更好的保护,她们都戴了两层手套,避免交叉感染。
记者看到,她们很多人在身上绑了一个黄色的袋子,其实,这是她们自制的医用垃圾袋。“这是为做采样准备的,因为采完后的拭子(折断的部分),不能随处乱丢,所以会放在我们这个自制的专用垃圾袋中。”护士潘海霞说道,“我们是应急采样队,有时候去的地方远,所以我们的物资都是随身携带的。我们每个人还自制了一个便携‘医疗箱’。‘肩带’是用透明胶带缠的,‘箱子’是用不用的试剂盒做的,简单又方便。里面装着试管、咽拭子……反正能用的上的东西我们都带上,因为要走山路,这样省力。”
上山路步行还没10分钟,记者的身上已经开始出汗。记者回头看着身边的两名护士,发现她们走得很慢,眼镜上已经有了一层厚厚的雾气,面罩因为哈气已经出现水珠,一直沿着面罩往下滴。“我们不敢走快,因为穿着防护服,尤其是爬山都是石子路,特别担心蹭破脚下的防护服。”马金梅和潘海霞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地往农户家走去。
“你好,请开下门,我们是采样队的,给你们过来做核酸,麻烦戴好口罩,打开健康码。”潘海霞在一农户门口呼唤道。十几秒后她完成了一位次密接人员的采样工作,“戴好口罩,可以进去了,关好门,好好在家休息。”每做完一户采样,潘海霞都会这样说。“我只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安慰他们,让他们不要有心理压力。”
“我们最多的时候一天采样1000人次,因为接触的是特殊住户,而且是入户采集,除了爬楼梯,还要爬山,所以风险更高,我们的防护意识也更强一些。”潘海霞说道。
一直到中午12时许,入村采样工作全部完成,大家开始下山返回。“你看,这就是‘上山容易下山难’,因为我们自己的鞋底下还穿着一层鞋套,跟防护服是分开的,所以特别滑。我前两天下山的时候就滑倒了,第一时间没觉得疼,只是赶紧爬起来看防护服有没有破。”“从早上一出酒店,就不能喝水了,要忍着,这爬山的路上也没有厕所,而且天热穿着防护服爬山也容易脱水。里面的衣服还不能穿得太厚,要不影响行动。不过这都还好,爬山下来,回到宾馆后,晚上睡在床上腿肚子直抽筋。刚开始前两天还不适应,后面也就习惯了。”两个年轻的小护士一边互相搀扶着下山,一边笑着对记者说道。
终于走到山脚下,这时记者就被牛林栋叫住了,“她们的工作还没结束,穿防护服需要半个小时,可是脱防护服更不容易。每一个步骤都得小心谨慎,动作放慢,容不得一丝疏漏。每卸下一层时,都进行严格洗手消毒。”记者看到,她们先将身上的“医用垃圾袋”取下,绑好放在干净的医用垃圾袋中后,才开始脱防护服。她们用酒精将全身消毒,将最外层的隔离服脱下进行手消后,将最外层的手套取下;再次手消后取下面罩;继续手消后,小心翼翼地开始脱防护服,一边从上向下,一边从里向外翻脱防护服,主要是防止防护服外表面粘覆的细菌、病毒接触到里面干净的衣服上。继续再手消后将口罩取下;还要再进行手消,将最里面的头套取下;再来一次手消将脚套取下;最后再进行手消后,将最里面一层的手套取下。记者看着医护人员脱防护服的整个过程,数了一下,她们每个人手消7次,大概用了15分钟到20分钟。
看着褪下防护服后两张年轻、稚嫩而害羞的脸庞,记者很难想象这就是她们刚刚谨慎、细致工作的模样。
潘海霞和马金梅告诉记者,队伍里像她们一样的年轻人可多了!大家都不在乎休不休息、也顾不上是不是劳累,就是希望能为疫情防控作出贡献。居民的一声“谢谢”,就是她们最大的动力!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苏晓 文/图
■记者手记
身份赋予责任。面对疫情,不分年龄。让人不由地想起那句话: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冲锋“疫”线。她们都有一个闪光的名字——“逆行者”。她们说的最多的是“疫情不灭、我们不退”。同样的,在前方报道的我们也坚定了信念,共抗疫情,用行动诠释着“兰州力量”和“兰州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