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 曾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
图片为榆中北山地貌。□拍摄于榆中韦营
兰州,有很多以野生动物命名的地名。为何有如此多的以野生动物命名的地名呢?回答这个问题,就得从兰州地区的地理位置、地质变迁、地域环境、气候变化、野生动物繁衍等方面说起。
兰州地处西北内陆的黄土高原上,居黄河上游,主要分为南部山区、北部山区、中部河谷平川台地三大块,而南、北部山区又占全市面积的70%以上。山大沟深,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多样,水土流失严重。加之地域辽阔,气候多变,除南部部分山区属于高山和二阴气候,降雨较多外,绝大部分地域都属于干旱半干旱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还有些半荒漠半戈壁气候。干旱少雨,植被稀疏,动植物资源相对匮乏。从南到北有高山气候、二阴气候、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干旱的半荒漠半戈壁气候等,其中以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温差大,降水少,冬季较长,年平均气温为6到9,一月平均温度为零下6.7度,7月为22.6度。高山大河、荒滩荒漠、草地森林、黄土高原的荒山沟壑台地等多种地形并存,年平均降水量为200至400毫米,特点是由南向北递减,南部山区为400至600毫米,中部河谷平川地为200至400毫米,黄河以北及北部山区为100至300毫米,其中大部北部山区不足200毫米,有的年份不到100毫米,甚至有滴雨未下的年份。而蒸发量为1468毫米,是降水量的4至6倍。特殊的地理地域环境,使兰州地区的植被种类繁多,但植被覆盖率低,只有南部山区有部分森林、灌木及草原植被覆盖,中部河谷平川台地有少量的人工种植林木,北部山区几乎无什么覆盖地表的植被,只有降水较多的年份,才能见到一些草绿色。
其实,兰州地区,在过去的地质年代,降雨丰沛,气候温湿,特别是黄河、湟水、大通河、庄浪河、苑川河河谷地带,还是植被茂盛,水草肥美,有大量的野生动物栖息 。
1947年在红古区海石湾镇出土的马门溪龙是我国最早发现的大型恐龙化石之一,距今约1.6亿年。这是化石记录中脖子最长的恐龙,个体为世界第二、亚洲最大,由我国著名地质学和古生物学家杨钟健先生将其定名为合川马门溪龙。此属动物是中国境内发现的最大的蜥脚类恐龙之一,食植,体型独特,全长约22米,体躯高将近7米。它的颈特别长,相当于体长的一半。
1956年考古人员在红古区海石湾进行了3次大规模挖掘,出土了大批恐龙化石,其中以蜥脚类恐龙最为丰富,此外还发现了少量剑龙骨脊板化石和一具小型兽形类恐龙骨架。
1962年,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教师谷祖纲又在海石湾采集到了4枚罕见的恐龙足印化石。这些都属于晚侏罗纪早期的马门溪龙动物。
2003年由甘肃省地矿局勘察院博士李大庆带领的团队在兰州发现了兰州龙尾椎化石,一共挖出了103块骨骼化石,其中包含了下颌骨、脊椎、肋骨、耻骨等各种部位,兰州龙整体看起来和禽龙很像,它的前肢拇指也长成了尖刺状,而中间的三根指甲则粘连生长,带有一定的蹄状特性。兰州龙的典型特征就是牙齿非常硕大,最长的可以达到14厘米,宽度也在7.5厘米左右,算是植食性恐龙中首次发现的最大牙齿,也就是牙齿最大的植食性恐龙,这也使得它的颅骨长度占到了全身的十分之一。
1984年5月在榆中县来紫堡乡桑园子村燕儿湾沙砾中发现的兰州大象化石,象牙总长192厘米,细断面直径9厘米,根断面直径18厘米,发现的时候断为数节,这是比较完整的两段,它属于古菱齿象类中的德永象象牙化石,距今约8万年,较为珍贵。
还在榆中县马啣山(又名马衔山)南麓出土的犀牛角化石,长18厘米。犀牛是一种喜欢温暖气候的热带、亚热带动物,一般体长在2.1至2.8米,高1.1至1.5米,重1吨,曾广泛分布在中国的华中地区和华南地区,栖息在接近水源的林缘山地地区。犀牛皮肤又硬又黑,呈深灰带紫色,上面附有铆钉状的小结节;在肩胛、颈下及四肢关节处有宽大的褶缝,使身体看起来就像穿了一件盔甲。榆中马衔山南麓出土的犀牛角化石,说明几万年前,榆中大地气候温热,适合犀牛这种野生动物生活。
榆中出土的古生物化石说明,远古时期,榆中大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森林茂密、物种丰富。
1975年,在安宁区安宁堡乡大沙沟,出土德永氏古菱齿象骨骼牙齿化石。据考古学家研究认为,生存年代在早更新时期至中更新世早期。距今约 1万年至300万年。证明当时黄河两岸长满茂密的植物,有象群生存。
1999年7月19日,在安宁区十里店乡山坪子挖掘出一具完整的鹿头化石。专家确认此化石,深藏地下至少已数万年,石化程度较高,化石牙齿、角完整无缺、两支角残长70厘米,角顶分杈骨清晰可见。兰州市博物馆的专业人员推测安宁培黎广场一带可能原是黄河古道河床地带,这里水草丰美,经常有鹿等野生动物光临。
1994年3月在皋兰县出土了距今约十余万年的赤鹿化石。
2002年5月,榆中县甘草店镇村民戴某、芦某等人在当地后山坡挖出一块30公分大小的动物化石,5月29日将化石送往省博物馆专家处鉴定。甘肃省博物馆自然部主任、古生物专家张行副研究员鉴定后认为,此化石距今70至80万年,属于新生代第四纪更新世早期犀牛下颚骨的前部分,推测该犀牛是一只体长3米、身高1.3-1.5米的70岁老年犀牛。其年代接近于闻名于世的“黄河古象时代”。从化石及树皮状碳性土块推测,70至80万年前,兰州地区是平原或者苔原地貌,接近于暖温带气候,灌木丛、乔木植物很为茂盛。
在榆中县城关镇分豁岔还出土了鹿角化石。在小康营还出土了羚羊角化石。
从地质考古研究和以上古生物考古实物证明,10亿年前,兰州地区还是一片汪洋。距今10亿年至6亿年前,由于地壳运动,形成了南部的马啣山(又名马衔山)系。6亿年4亿年前,形成了北部山峦。在后来的地质年代,逐步形成了如今兰州地区的地质地貌。1.5亿年前的晚侏罗纪,兰州地区气候温湿,森林草原广布,为恐龙、大象、犀牛等这样的大型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丰富的食物。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质地貌的变化,气候逐渐变干变冷,使生物群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恐龙、古象等大型野生动物灭迹。特别是气候逐渐变冷,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是犀牛灭绝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公元前后黄河以北气候明显变冷开始,该地区的犀牛种群持续南迁。到公元1000年前,黄河以北地区已完全不适合犀牛生存。但西南地区长期有犀牛繁衍。中国的犀牛,直到1926年才从云贵高原绝迹。
从地质年代的变迁和地域地貌及气候变化来看,兰州地区古代各种大型野生动物非常丰富。到后来人类的文明发展,从森林草原文明向农耕文明发展,直到今天的工业文明,都使兰州地区的野生动物的生存、繁衍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的野生动物消失灭迹,有的野生动物消失又重现,有的野生动物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虽然大多数消失或灭迹的野生动物没有被记录下来,但还是有相当的一些以化石的形式保留了下来,被考古逐渐证实。还有一些,被人类以地名的形式保留了下来。兰州地区,以野生动物命名的地名有:
伏龙坪、凤凰山、白虎山、豹子沟、大狼咀、狐狼沟、熊子湾、上母猴沟、野马沟、黄羊塘、野狐沟、野猪湾、獾猪岔、獐子沟岭、狸子沟、野猫沟、猩猩湾、麋鹿沟、鹿角岔、黄鼠沟、兔墩、野鸡沟、金鸡(红腹锦鸡)岭山、雁滩、白鹤岭山、鹞鹰沟、莺鸽咀、鹦歌嘴、燕儿湾、喜鹊岘、鸭儿沟、老鸦沟、老鹳窝、蛇出沟、小黄蟒沟、蝎子尾山、蚕儿湾、鱼儿沟、鳌塔、蛤蟆滩、秋蝉湾沟等195处。共涉及到的野生动物有:
龙、凤(凤凰)、虎、豹、熊、狼、狐狼、狼狗、野狐(狐狸)、野猫、野猪、獾猪、猩猩、狸、獐、猴、野马、山马、牦牛(毛牛)、骆驼、麋鹿、鹿、岩羊(黄羊)、骚狐(野公山羊)、兔、蟒、蛇、黄鼠、老鼠、蝎、雁、鹤、喜鹊、鹊鸽、烈鸽、鸽、鹳、鹞、莺、鸦、鹦、燕、野鸡、金鸡(红腹锦鸡)、麻燕、麻雀、蛤蟆、蝉、蚕,鱼、鳌等51种。这些野生动物,绝大多数兰州地区还有。
纵观兰州地区的地质、地貌、气候、植被、人文等因素不断变化,野生动物的种群和种类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但过去,兰州确实是有非常丰富的野生动物,虽然有相当多的野生动物已经灭绝,但还是有不少的野生动物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兰州以野生动物命名的地名,就足以说明了这一点。随着自然环境的改善,有一些绝迹了的野生动物又回来了。如近年来,在北部山区,发现了不少岩羊(黄羊)种群,还发现了金钱豹和狼。而岩羊、狼、穿山甲等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就已经在兰州地区灭绝了,金钱豹和蟒蛇更是在100年前就灭绝了。
兰州市林业局陆地野生动物调研项目的兰州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团队,在位于兰州市榆中县北山地区的贡井林场拍摄到了野生金钱豹活动的影像。架设在榆中县北山贡井林场的红外线相机在2019年4月15日和4月19日分别拍摄到金钱豹活动影像的,视频持续时间有十多秒,初步判断是同一只金钱豹。虽然是夜间拍摄,但画面质量非常好,金钱豹身上的斑点清晰可见。
随着榆中北山生态环境日益变好,野生动物增多,成群结队的岩羊在园子岔乡青碾沟、石井沟及皋兰县北部山区等山沟里频繁出没。2021年8月24日早晨,榆中县摄影家协会副会长张学江在北山采风时,拍到了10只岩羊在双阴岔锅坑浪(地名)沟里觅食的场景。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
环境是所有动植物生存的第一需要,包括我们人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让我们保护环境,从保护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开始,从保护野生动物开始吧。
□李新海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