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疾控中心发布五月健康提示—— 注重防范新冠肺炎 还需预防诺如病毒
近期国内新冠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为降低疫情传播风险,甘肃省疾控中心近日提醒公众继续做好个人防护措施,非必要不外出,减少跨省跨地区流动。此外,五月是春夏之交,由于气温上升,天气以晴热天为主,各种病原体生长繁殖日趋活跃。在注意防范新冠肺炎的同时,还需预防诺如病毒、蜱虫叮咬、乙脑等其他疾病。
新冠肺炎:
继续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目前,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正在全球大流行,该毒株具有潜伏期短、传播力强、传播速度快、传播方式隐匿等特点。
省疾控中心提醒公众遵守疫情防控要求。其中,来 (返)甘人员在抵甘前1天须向所在社区(村)、单位、宾馆酒店报备。高风险地区来甘返甘人员,集中隔离观察14天。中风险地区来甘返甘人员,居家健康监测14天。有疫情的省份来甘返甘人员,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对红码、黄码人员,继续分别执行14天集中隔离、14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对绿码人员继续实行3天健康监测,期间2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后可有序流动。抵甘后7日内不聚餐、不聚会,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对因瞒报、谎报、迟报和不履行个人防控责任造成后果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在甘人员非必要不出省,不前往有本土疫情的省份确需出行的,要向所在单位或社区(村)报批。返回后要落实3天健康监测、2次核酸检测措施。未经报批同意擅自外出造成后果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大众应持续做好科学佩戴口罩、1米线、不扎堆、自我健康监测等个人防护措施。保持勤洗手、常通风、用公筷、喷嚏咳嗽有遮挡等良好卫生习惯。减少开展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动,减少到空气不流通的室内公共场所活动。进入公共场所,应全程佩戴口罩,配合扫码(甘肃健康码、机构场所码)、测温、一米线等防控工作。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预防控制新冠肺炎疫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能有效降低重症和死亡的发生。请符合接种条件的人员,尽快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共筑免疫屏障。坚持做好人物同防。非必需不要从境外高风险地区邮购商品,谨慎邮购国内有本土疫情报告所在地区的商品,收发快递做好消毒和手卫生。
诺如病毒:
不需服抗生素 对症治疗为主
诺如病毒原名诺瓦克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所有人都普遍易感该病毒。人体感染诺如病毒后产生的免疫保护持续时间短,因此同一个人可重复感染同一毒株或不同型别的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胃肠炎一般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成人和儿童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症状有所区别,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诺如病毒胃肠炎一般为急性起病,属于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发病后2至3天即可康复。但对于婴幼儿、老人,特别是伴有基础性疾病的老人,诺如病毒胃肠炎可导致脱水等较严重的症状。
如何预防诺如病毒呢?
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不喝生水,饮用煮沸的开水或选择卫生合格的桶装水,生吃瓜果要洗净,牡蛎等贝类海产品必须充分加热煮熟后再吃。
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和传播的最有效措施,饭前、便后、加工食物之前要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消毒纸巾和免洗手消毒剂不能代替洗手。
患者应该尽快隔离。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应根据病情采取居家或入院隔离措施,病例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后 72 小时,隐性感染者隔离至检测阳性后72小时。
不要与患者密切接触。家中的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患者应使用自己的饮食用具及生活用品,尽量不要与家人密切接触,尤其注意不要制作食物,不要照顾老人和婴幼儿。班级内如有同学呕吐时,一定在老师的指导下离开现场,减少感染诺如病毒的可能。
中小学校、托幼机构、培训机构、集体单位等是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疫情高发场所,需要做好职工、食堂工作人员、学生及学生家长的健康监测,家长应配合学校做好晨午检、因病缺勤登记等工作。
根据病情及时就诊。目前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没有特效药物,没有疫苗,感染后不需服用抗生素,以对症或支持治疗为主,可用糖盐水或口服补液盐进行补液,如果吐泻症状严重,应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食物中毒:
5至10月为高发月份
5至10月为我国食物中毒高发月份。那么,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保持清洁,饭前便后、处理生、熟食物及其包装前后、接触宠物、处理垃圾之后要勤洗手。
餐具和厨具要用流动安全的水冲洗、晾干,并经常蒸煮消毒,厨房环境要清洁。
生熟食物要分开,加工食物的厨具、容器要生熟分开。
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选择新鲜的蔬菜水果,没有霉变的主粮、豆类和花生等,适当清洗、削皮,降低风险;食品制作的全过程要使用安全的水。
食物要彻底煮熟烧透,剩余食品和隔夜食品再次食用前要彻底加热。
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室温下熟食存放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不能及时吃的食物要冷藏或冷冻存放,烹调好的食物在食用前要保持在60℃以上。
外出就餐应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餐厅,保持良好就餐方式,尽量采用分餐,提倡使用公筷、公勺、减少交叉污染的风险,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
不采集、不食用不明野生菌及野生植物。
蜱传播疾病:
通过叮咬将病原体传播给人
蜱是多种传染病的传播媒介,常通过叮咬将病原体传播给人。我国大部分地区4至9月为蜱活跃期,人被蜱叮咬的机会显著增加。
蜱生活在草丛、灌木丛或树木繁茂的地区以及动物体表,人在户外遛狗、露营、园艺、采茶、耕种或打猎可能会与蜱密切接触,在院子或社区里也会接触蜱。蜱叮咬人后可引起过敏、溃疡或发炎等症状,一般较轻微;但蜱传播的一些传染病,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新疆出血热等病死率较高。经蜱传播的疾病早期常有类似症状,发热、发冷是最常见症状,其次是瘙痒、头痛、乏力和肌肉酸痛,有的会出现关节疼痛、皮疹等。
野外活动时做好个人防护,应穿长袖衣裤、扎紧裤腿、裸露皮肤涂抹驱避剂等,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防止蜱叮咬。一旦发现有蜱附着在皮肤上,应尽快清除蜱,可用酒精喷涂在蜱身上,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干净的细尖头镊子取出蜱,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或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必要时,及时向医务人员咨询。如在清除蜱后的几周内出现发热、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应尽快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
动物源性传染病:
不接触不食用野生动物
人类通过接触动物,如饲喂、抚摸、屠宰、剥食、加工等,,或者食用未煮熟的动物产品,如肉、蛋、奶等,以及接触动物栖息地环境等方式,可能会感染上禽流感、布病、炭疽等动物源性传染病。
预防动物源性传染病,应避免进入野禽等动物栖息地,不接触、不食用野生动物,尽量避免直接接触任何动物,特别是来历不明动物。不吃未烧熟煮透的肉、蛋、奶等动物产品,选择新鲜、安全的动物食品原料,加工时要注意生、熟分开。
流行性乙型脑炎:
成人自愿自费接种疫苗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近年来,由于乙脑疫苗纳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适龄儿童接种率较高,乙脑开始向大年龄推移,成人及中老年病例增加。
乙脑急性起病,主要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发病初期患者体温急剧上升,并出现头痛、恶心和呕吐等症状,部分患者会有嗜睡或精神倦怠,随着病程发展,患者的意识障碍会明显加重,出现昏睡、昏迷,严重者甚至出现死亡,少数重症患者半年后仍有后遗症。
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应保持环境整洁,及时做好工作、居住和生活区域的清洁,清除积水,消除蚊虫孳生场所,农村重点是消灭牲畜棚(特别是猪圈)的蚊虫。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蚊虫叮咬,如安装纱门纱窗、使用防蚊用品等。户外活动,尤其是野外地区需要做好防蚊措施,如选择长袖长裤的衣物、涂抹趋避剂等。出现发冷、发热、出汗、皮疹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旅居史。接种乙脑疫苗是最有效的乙脑预防手段,儿童可免费接种两剂次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间为8月龄和2周岁,成人可自愿自费接种乙脑疫苗。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芳
来源: 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