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深化医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个人卫生支出下降至十年最低水平

2022-08-25 09:11

□资料照片

近日,2022年甘肃省医改工作会议在兰州召开,会议传达了2022年全国医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全面总结了近年来全省深化医改工作取得的成绩,安排部署了下一阶段全省医改重点工作任务。近年来,我省在推动医改方面取得积极成效,2021年全省孕产妇死亡率十万分之十点六七,婴儿死亡率2.8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57‰,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创造了我省历史最低水平。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下降至28.91%(2020年),为近10年来最低水平。

学习推广福建三明医改经验,深化“三医联动”改革取得初步成效。推进“三医”联动改革,开展药品药材集中带量采购,将降价腾出的空间主要用于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并及时纳入医保支付,总体上不增加群众负担。自2019年12月至今,国家组织的5批次218个集采药品结果先后在我省按期落地执行,价格平均降幅54.6%,最高降幅96%。截至目前,已实际节约费用超过40亿元。2021年全省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226.3元,人均住院费用7198.2元,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加快医学高地建设,推动优势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吸引全国最优医疗资源落户我省,省肿瘤医院与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共建中大肿瘤甘肃医院,省妇幼保健院与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共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在张掖市、天水市和庆阳市布局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医学高峰和医疗高地建设取得新突破。为75个贫困县医院建设重症医学科和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为46个贫困县医院建设206个急需薄弱学科。大力推进县域心电、检验、病理、影像、消毒供应等5个医学中心建设,全力推动县域卒中、胸痛、创伤、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等5个急危重症救治中心建设。

着眼医疗资源供给侧结构改革,分级诊疗体系进一步优化。

巩固推广病种分级分工为基础、以医保杠杆撬动为抓手的“分级诊疗甘肃模式”,持续优化“优省市、强县区、活乡社、稳村组”体系链条和“强管理、重规范、抓细节、补短板、优服务、提质量”服务链条。分级诊疗制度建立以来,全省乡镇卫生院能够诊治的病种从平均不到20种增加到50-100种,县级医院从平均不到100种增加到250种以上;全省县外转诊率从25.5%下降到10.8%,县外医保基金支出占比从52%下降到22.3%。“分级诊疗甘肃模式”走在全国前列,相关经验做法多次得到国务院领导批示肯定。

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全省4家国家试点和41家省级试点医院均建立了现代医院管理核心制度,176家二级医院制定了医院章程。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排名提升到全国第16位,省妇幼保健院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妇产医院中位居第7名。2021年,玉门市被国务院办公厅确定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明显表扬激励县。2022年,庆阳市成功申报全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与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示范市,中央财政3年支持5个亿推进项目建设。

深化基层运行机制改革,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整体提升。

按照“做活乡社、做稳村组”的思路,落实“两个允许”要求,建立起“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全面实施乡村一体化管理,实现行政、业务、人员、药械、财务、绩效考核“六统一”管理,一体化管理率达到99.13%。各级政府每年安排2.9亿元解决乡村医生养老问题,在职村医待遇得到有效保障,村医队伍得到稳定。我省县级医院服务能力从原来的全国倒数提升到第19名,脱贫县县级医院服务能力提升到全国第14名,连续两年排在全国中上游水平。“做活乡级、做稳村级,全面推进基层运行机制改革”经验做法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肯定并全国推广。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提升居民就医获得感幸福感。依托省市级医院牵头建成100个专科(技术)联盟,建立联盟内部“县检查、省诊断、县治疗”的工作机制,推行同质化的管理、诊断、治疗、护理和治愈效果评价,让群众在县级医院享受省级医院同等水平的医疗服务。建成全省检查检验结果共享平台,实现7项检验结果、5项超声结果、7项影像结果全省互认共享。截至目前,234家医疗机构实现检验结果互认,252家实现超声结果互认,176家实现影像结果互认,近两年来为患者节约的检查费用超过3.2亿元,探索打造出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甘肃样板”,成为全国最早在省级层面和全省区域做到检查检验结果互联互通、共享互认的省份,被评为全国“推进医改-服务百姓健康”十大新举措。

坚持预防为主,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持续提升。全面实施健康甘肃行动,2021年全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2.1%,提前一年完成行动目标。重大传染病防控策略全面优化,法定传染病防控能力不断提高,发病率逐步下降。对癌症、脑卒中、心血管病、慢阻肺等慢性病利用信息化手段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强化早期筛查,加强诊断、救治保障服务,全省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由2020年18.6%下降到去年15.25%。人均预期寿命由2019年的73.92岁上升至2020年的75.64岁。

坚持推进中医药与医改深度融合,中医药的特色优势进一步彰显。持续推进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示范省建设,加快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推出30多项中医药深入参与医改的政策措施。建成国家中医诊疗中心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4个、重点专科29个,省级重点专科216个。培育获评“国医大师”2名、“全国名中医”6名、“岐黄学者”2名、“青年岐黄学者”1名,在中西部省份中排名靠前。98%以上的社区和乡镇医疗卫生机构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人民群众看中医更加方便。中医药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按照“以文带医、以医带药、以药兴商、以商扶贫”思路,在“一带一路”12个沿线国家持续推进16个岐黄中医中心(学院)建设,与13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累计捐赠“甘肃方剂”8500剂。“甘肃方剂”深度参与新冠肺炎预防、治疗和康复全过程,中医药治疗率达99.38%。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芳

来源: 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