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厉奋发抢抓机遇 全域布局多点发力 红古区奋楫争先打造兰西城市群明珠节点
初夏的红古,河畅水清沿岸绿意融融,鲜花盛开处处移步即景;在各个村落中正是头茬高原夏菜的收获时节,一车车高原夏菜通过分拣包装再运往全国各地;在一个个项目的施工现场,也是一派派火热施工的场景……近年来,红古区贯彻落实省委“强省会”、市委“重振兰州辉煌”战略,以新思路抢抓新机遇,全域布局、多点发力,力争把红古区打造成我国西部知名度和美誉度较高的生态秀美、经济繁荣、特色彰显、人民幸福的兰西城市群重要节点。
全力打造
河畅水清林绿景美生态环境
初夏的傍晚,葱茏绿意环绕的大通路上,来这里锻炼、散步的市民络绎不绝。“近些年明显能感觉到大通河河水越来越清,两岸也越来越绿。经常走在这里,心情非常舒畅,感觉非常好。”红古区窑街街道居民丁晓旭对记者说道。健康水体的变化,离不开近年来红古区对于大通河的治理。
大通河为湟水一级支流,其中红古境内长16.7公里;河长制工作开展以来,红古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流域水环境保护、河洪道环境综合整治、上下游左右岸系统治理。制定印发了《红古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完善“河长+检察长+警长+志愿者”联动工作机制,设立区级河长8人,镇街级河长62人,村社级河长47人,设置河长公示牌159块,建立河长制工作制度12项,推动河长制工作抓实见效。加强与永登、永靖、民和等相邻县区协作配合,强化大通河、湟水“两河”红古段流域联防联控工作,严格全域13座水电站监管,落实特殊时段24小时驻站值守制度,确保“两河”流域水质安全。
初夏时节,记者来到了红古区窑街污水处理厂。站在厂房后的排水口,向大通河望去,清澈河水缓缓流向下游,周围的绿植萌发出的新绿让人心境开阔。走进宽广的厂区,很少看到来往的工人。厂长李刚告诉记者,现在窑街污水处理厂,已实现大部分自动化。整个厂区只有十几名员工,负责机器操作、维护、监测等,整体运行非常高效。这些都是近几年来红古区加快推进水利项目建设取得的成果:近年来,红古全面完成平安镇自来水扩建(二期)、海石湾、窑街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红古区窑街街道红山大沟防洪治理和红古区湟惠渠河咀河滩段除险加固工程,加速推进湟水至大通河生态治理修复项目和川区3个新鲜尾菜填埋场建设,着力实施大通河兰州市红古段防洪治理、甘肃省工业废气物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置项目红古区平安镇供水管网工程,全面筑牢黄河上游高质量发展安全屏障。
河清岸绿环境美,在推行“河长制”的同时,“林长制”的实施也成了让生态环境美好的抓手之一。红古区现有林地面积1726.2公顷。近年来,该区稳步推进林长制改革重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区、镇(街)、村(社区)三级林长体系已全面建立,设立林长制宣传公示牌45块,区级总林长2个,林长5个,镇(街)总林长14个,林长40个;村林长38个,副林长38个,形成了层层有责任、逐级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做到了“山有人管、树有人护、责有人担”。
以“一廊三区两中心多节点”(一廊:S301生态修复绿廊;三区:窑街街道片区、矿区街道片区、采煤沉陷区片区;两中心(两基地):煤电生态修复教育示范基地、煤炭开采教育示范基地;多节点:重点打造的多个生态修复绿化节点)建设为重点,分19个区域组织实施了总投资5661.7万元、总治理面积630亩的窑街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项目,目前正在进行苗木栽植和原路基础夯实,计划4月底完成栽植任务。围绕海石湾北山绿化提升改造总体规划布局,以建成的海石湾北山绿化上水配套工程为依托,完成封山育林8000多亩,造林整地4500多亩。两个项目的实施,将在窑街采煤沉陷区和海石湾北山形成绿色屏障,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城区空气质量。
多点发力
勾画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2021年,区委区政府把对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抓实“五个振兴”上持续发力,全区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21年全区农业增加值预计达到5.5亿元,同比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24958元,同比增长10%。
近年来,红古区充分利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全面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打造省级现代蔬菜产业园,构建现代都市休闲农业基地和甘青“菜篮子”基地,建设万亩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千亩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2个,建成高标准农田6000亩。积极推广“寿光模式”,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发展奖补扶持政策,着力培育和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新增设施农业347亩。新改扩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4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达到25个,全年畜禽饲养量预计达到78.95万(只)。
同时,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依托兰州伊利乳业、兰州鑫源农业、兰州新希望等知名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积极培育壮大“农”字号龙头企业,成功申报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培育区级龙头企业2家,全区17家龙头企业营业收入达到20亿元,营业收入年增长17.8%,平均带动合作社5.7个、农户645户。继续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全区工商部门注册的合作社共计361家,其中达到“五有标准”的合作社148家,占比达到41%,带动农户6892户,带动农户占比达到56%。
近年来,红古区立足国家甘青藏旅游带“黄金驿站”发展定位,依托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等乡村景观和“河湟人家”系列文化旅游资源,推进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评定“省级旅游示范村”1个。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安装大型、小型导识导牌60块,修建2A级旅游厕所1个。成功举办2021年冬季采摘节暨特色农产品宣传推介会、兰州市红古区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5.19中国旅游日暨河湟之旅红古自驾游手绘地图发布仪式、第三届牡丹文化旅游节、第一届“夏季采摘节”等活动,不断扩大红古影响力。
同时依托农村三变改革,积极探索创新“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企业+基地+农户”等发展模式,持续开展红古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全区34个村成员身份界定、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设置与量化、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颁证、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等工作。全区参与农村“三变”村数达到17个,村集体、农户耕地入股到经营主体达3000亩,辐射带动农户993户3300人,参与农户226余人,农户入股分红59.96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增长113.71万元。
近年来,红古区补短板、护生态,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在平安镇中和村的小游园里,3000多平方米宽敞的面积,内部小花园、凉亭、篮球场、乒乓球桌等一应俱全。74岁的村民缪义泳正坐在凉亭的木凳上休憩,说起这个家门口的小游园,缪义泳很满意:“我们老年人出门来这里转转、坐坐,年轻人在这里活动、打球、跳广场舞,真是好得很!” 缪义泳告诉记者,这里曾经是打麦场,环境整体也不好,现在经过改造后完全变了样,现在这个小游园已经成为全村男女老少最喜欢的地方。与此同时,各个村落开展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三大革命”等专项行动,伴随着“改灶改厕”的同步进行,让村落不仅仅面子美,更是“里子”美。
为全面巩固提升乡村治理成效。红古区围绕强化村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大力推行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圆满完成村“两委”换届工作,“一肩挑”的村集体达到29个、比例达到85.29%。持续推进“四抓两整治”向各领域深化拓展,开展2轮次覆盖所有村、社区等基层组织的“大调研、大排查”,严格压实基层党组织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加强廉政教育,大幅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领富带富能力。同时对加强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方面持续组织开展“移风易俗,从我做起”等主题实践活动,让文明新风在全区广泛传播。
项目建设正当时
发展按下“快进键”
5月12日,备受红古区人民关注的区医疗服务中心项目在红古区海石湾镇正式开工建设。这是今年来红古区开始建设的最大民生项目,项目现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 PPP 模式实施建设。2022年红古区谋划重点投资项目74项,总投资17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9.1亿元。其中,续建项目30项,总投资10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6.6亿元;新建项目44项,总投资6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2.5亿元。
目前,30个续建项目已全部复工,复工率100%。44个新建项目中,窑煤电维简及更新改造项目、红古区中医院建设项目、矿区街道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红古区100兆瓦光伏、红古区山神沟至麦洞沟道路建设工程等39个项目已完成前期手续办理,手续办结率88.6%。红古区人民医院迁建项目、惠民巷排洪渠建设项目、窑街街道2000年前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新蓝天脱硝脱硫及除尘系统提升改造项目、年产20万吨工业铝合金圆锭等32个项目已开工,开工率72.7%。湟水至大通河交汇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御景天宸房地产建设项目、新能源出租汽车购置、红古区农村户用太阳能热水采暖系统推广项目、方大焙烧烟气深度治理等5个项目已入库并上报投资,5月提交入库资料待审核项目6项。
2022年红古区纳入省市列重大项目清单项目共4个,总投资16.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6亿元。其中:省列重大项目1项,为总投资4.6亿元的海石湾南区棚户区改造教育设施(高中)建设项目(续建),年度计划投资1.1亿元;市列重大项目3项(均为新建),分别为总投资4.53亿元的红古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总投资1.73亿元的湟水—大通河交汇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一期、总投资5.8亿元的红古区100兆瓦光伏项目。目前,4个项目均进展顺利,1至3月完成投资2.4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24.99%;1至4月上报投资3.16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32.95%。
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四圈联动”打造社工委“新引擎”
去年以来,红古区充分发挥“社工委”贴近群众、扎根楼院的先决优势,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广泛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社工委”工作中来,以居民自治圈、志愿服务圈、组织联动圈和邻里互助圈“四圈联动”的模式,打造社区工作新引擎,推动“社工委”工作再上新台阶。
红古区通过调动居民群众参与小区管理的热情,积极发动辖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工作。目前,全区有294名“社工委”委员主动承担老旧楼院人员排查工作,并有效发动身边的退役军人、志愿者和左邻右舍,纷纷向社区报名加入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中,激活了家门口的防“疫”微管家。同时,为弥补部分“老旧楼院”没有物业管理的短板,社区“社工委”通过在各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牵住“业委会”这个“牛鼻子”,构建“物业+业主、社区+业主”的服务体系,全面形成了引导居民群众参与治理的居民自治圈。
“社工委”在组织辖区单位开展一系列共建行动中,大力实施组织、队伍、管理、服务、保障“五进网格”工程,将组织网络嵌入到社区治理一线,充分发挥党组织“主心骨”作用。根据各社区“社工委”委员定期走访服务的实际情况和各单位“双报到”落实情况,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灵活设置8个“便民驿站”,增设14个各类便民设施,充分利用公共区域设置各类党建“微阵地”17个,有力提升了居民群众对“社工委”的认同感。同时,根据“社工委”委员作用发挥实际情况,红古区还不断完善“社工委”委员增补退出机制,调整“社工委”委员18名,充实23名,并根据“社工委”委员、社区工作者专业特长,按照1:2的比例分类建立“人才资源库”和“后备储蓄库”,切实将“社工委”建设得更加有力。
以社区网格为基础,红古区将“社工委”委员分配到每个网格中,明确职责,靠实责任,并分别成立若干个由居民代表、楼院长、驻守干部、志愿者等组成的“邻里互助小组”,积极整合社会资源,紧盯小区居民急需解决的问题定向发力,联合小区居民共同编织出社区治理网络,将小区邻里互助力量辐射到每户小区居民家中,切实兜住防控“网底”、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邻里间温暖有爱的良好社会风尚。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颜 娜 文/图
来源: 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