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遇寒而立

2022-12-07 11:48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问天的智慧。

天文、农事、物候和民俗,春耕、夏耘、秋收和冬藏,科学巧妙地结合,又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时节令文化。

人与自然、人与万物和谐共处,这是中国人独特的时间美学,也是最朴素的中国式浪漫。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称:“大雪,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

仲冬时节正式开启,气温更低,冬季的季节特征也愈加明显。人们也期待着真正痛快地来一场大雪,给城市以滋养。

大雪有三候。

一候鹖鴠不鸣。大雪时节,因天气极度寒冷,连寒号鸟也不再鸣叫了。

二候虎始交。由于此时是阴气最盛时期,正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所以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

三候荔挺出。一种叫做荔挺的兰草,也由于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二十四节气即是古人问天的智慧,那么,在博物馆里也有很多和节气相关的“宝贝”。

不同的节气一定会有不同的地域美食传统,说起美食一定离不开重要的吃饭工具。馆藏于兰州市博物馆的国家一级文物——黑白彩水波纹彩陶豆,就是古代一种陶制食器。

黑白彩水波纹彩陶豆,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 高10.7厘米,口径15厘米,圈足径10厘米。形似高足盘,用于盛食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流行于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盛于商周。这件馆藏的黑白彩水波纹彩陶豆是马家窑文化器物中的精品。该器物为高足,平底,敛口。陶豆造型典雅美观。陶色呈砖红色。陶豆外部口沿下至腹部用黑白两彩相间绘制有水波纹饰,流畅清丽。彩陶豆的形状浅而小,不同于盛“饭”的钵,它只能盛放少量“副食”。主副食有所区别,这是稻作农耕社会派生出来的生活方式,也是东方饮食文化的传统特点之一。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大雪,遇寒而立。

总策划 刘世才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周言文 图片由兰州市博物馆提供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