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出暗号就可以免费吃面!一碗大美兰州的家乡面和一个坚守15年的爱心承诺
在南京市建邺区吴侯街,有一家兰州牛肉面,进门一道横幅分外亮眼:“我们是来自1712.1公里的大美兰州人,二楼有雅座,免费续面饭。” 一下就让人感受到满满的诚意和热情。与之相映衬的是一块醒目的牌子,上面写着:“暗号:传统牛肉面。”你可能不知道,到店里的失业人员、困难人群只要报出这个暗号,可以免费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
“人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填饱肚子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老板马洒力海,90后,这暖心的举动是他一份践行了15年的承诺。
一次小感慨,定下15年承诺
说起家乡的面,马洒力海脸上洋溢起微笑,他介绍他们做的面比较传统,要用牛肉、牛骨头、牛油和鸡架熬到八个小时,熬出浓缩度,才会有家乡的味道。每天凌晨五点,马洒力海就会把在清水里泡过一夜的牛肉捞出,开始熬汤,熬好以后睡上一觉,然后出去忙事。一份售价38元汤浓料足的传统牛肉面,不论谁都能吃得饱饱的。
“来的基本都是附近的外来务工人员和农民工。”马洒力海告诉记者,“这些淳朴的兄弟姐妹,其实都很腼腆,即使失业了或者遇到其他困难也不愿意直接开口说出来,为了避免尴尬,他们特地设定了这个暗号,一说暗号我们就明白了,立马就会给他下面,让他填饱肚子,再继续找工作。”
说起做这件事的初衷,要追溯到十多年前,马洒力海的一个合伙人去广东打工,老板没给他发工资,他从店里面出来以后肚子很饿,后来有一家老板给他下了面条,还给了他一瓶饮料。马洒力海听说了这件事便发了个感慨:“以后如果我们有了自己的店,我们也做这样的公益活动吧。”两人一拍即合。后来他们真的有了自己的面店,并通过与伙伴们共同的努力和坚持,在疫情前陆陆续续开了十多家店,而当时的那个感慨,也成了他们的承诺,这一做就是15年。
回归原点,总能找到重新出发的动力
“南京这座城市,我刚来的时候就感觉很温暖。”在南京生活17年,马洒力海早已把这里当做了他的第二个家乡。在南京打拼这么多年,开店也经历了持续亏损,受到疫情的冲击,最惨的时候,由最辉煌时的十二家店,关闭到只剩下红山动物园对面的那家,也是最早开的那家店。马洒力海看着这家店怎么也不舍得关,而每每来到这里,马洒力海总能找到重新出发的动力。
“以前我在总店的时候,住在后面的一对老夫妻时常到店里,感觉跟他们聊天很亲切,就像我自己的亲爸妈一样。”马洒力海回忆道,“很关心我,有时候我就是感冒了,生病了,我不告诉他,他一看我脸色就知道了。他隔三差五地回到我这边,过来喊我一声小马。我感觉太亲切了。”对南京这座城市的眷恋和感恩,使马洒力海在逆境中一直咬牙坚持。“在南京接受到的善意和温暖总能治愈我,让我感觉没有什么迈不过去的坎。”
吴侯街这家店开了有9个月,是马洒力海重新开张的第四家店。开店前两个月面对高额的租金,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困难的时候我们几个伙伴也是相互帮忙,你帮我我帮你,真的很感谢他们。”
无论开店还是公益,都将初心延续
今年,网商银行也关注到马洒力海的小店,邀请他加入公益小店联盟,并提供了一笔鼓励金用以分担公益成本。马洒力海很高兴:“能和这么多同样有爱心的人一起公益是件很好的事,也希望能有更多做公益的机会,无论让我们到哪里,只要有需要的人群,我们都愿意为他们做上一碗家乡面!”
“我们本来就很穷的,背井离乡出来打工,在南京无论如何也是挣到一点钱了,太大的贡献做不了,我就是做这点小公益,也是为了感恩吧。”马洒力海告诉记者,“公益是我们后期只要开店,都会做下去的。”谈到公益是否会影响店的收益,马洒力海认为,如果店开不下去,那也是生意做不下去了,会从开店本身找问题。公益这件事是他想坚持的,也是他们始终不变的初心。
文 | 徐超妍
摄 | 朱信智 李铭哲 丁雨(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