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乡村拜年事

2023-01-25 08:48

儿时,最能体现乡村喜庆、欢乐、温馨,而且最具代表性和文化底蕴的活动,莫过于春节走亲访友,相互拜年。

拜年的时间,大多是在大年初一的上午。“拱手热情笑脸迎,恭喜发财道一声,家家户户拜个遍,磕得腰酸膝盖痛。”早饭过后,男男女女都穿上新衣服挨门去拜年。家中有老的,要跪下给老人磕头,一般都是寒暄几句就到另一家。

拜年也是大有讲究的,一般要从辈分大的人拜起。如果某人辈分小,不管他是不是七老八十,只要还走得动,就得早早地出去拜年。这就是乡村不成文的规矩。

每家的堂屋是拜年的地点,因为那里有家谱和供桌。大年三十的早晨就会摆好,供桌上摆放着饺子、鸡、鱼、丸子和水果等,后面的墙上挂着家谱。

拜年时,往往男人一帮、女人一伙、小孩子一群。最忙的还是年前刚结婚的小媳妇,村里的人几乎不认识,见了面,一一要问好。也有一些“活宝”爱凑热闹,要拿新媳妇开涮,明知自己比新媳妇的丈夫年龄小,却装出老成的样子,见面先招呼:“弟妹过年好!”不明就里的新媳妇见状,哎,自己这不是失礼嘛,等大哥先问好,便赶紧来上句“大哥过年好!”边说还一脸的愧疚,装大的小伙便捂着嘴笑着跑了,这一“损招”,必然会引来一片善意的哄笑。新媳妇知道上当,往往嗔怪一句:“看我以后怎么收拾你!”

拜年是亲戚们之间一条重要的纽带。那些走亲拜年的场面总是让人难忘,记得年少时爱串门看一些热闹,那时物资匮乏,人们拜年时大都是几斤糕点、油果,每每想起这些内心深处仍觉温润和香甜,是当时最引人嘴馋的东西。当时的规矩拿来的东西是不能全收下的,几斤糕点要回去一半,叫作“有来有回”。如果是小孩子,还会得到最低两元的压岁钱,小孩子得吃得喝,还得了压岁钱,真是乐不可支,亲戚只图见到亲人,一番热闹,没有失去忙年的意义。

拜年时,通常会给小孩发压岁钱。儿时,过年和父母去亲戚家拜年,最激动的事便是看能收到多少压岁钱。压岁钱的多少,往往和亲戚间的关系成正比,直系亲属给的会稍多一点。

对于大人来说,这压岁钱有来有往,基本持平,出入不大,多点少点也无所谓。但对孩子来说,则是大事,虽然这钱不见得就归自己,往往会上缴给家长,但毕竟是一年之中少有的正大光明的“收钱”时刻,心里还是蛮稀罕和计较的。

最有意思的还是微醺的人拜年,踏着“凌波步”,红红的脸,话也比平时多,见人就“过……过年好。”如遇上这年有雪,他们的身上怎么也得滚上两片雪花,就像粘了面粉的糯米团子。

拜年时,最兴奋的恐怕就是孩子了。女孩子一个个花枝招展,男孩子边跑边叫,放着鞭炮,走东家、窜西家,兜里总是装着或多或少的压岁钱,还有拜年时大人们塞在他们兜里的大把大把糖块。

那时,在乡下老家拜年,要数新女婿场面最大,规格最高。那时拜年的礼物是草纸包糕饼和鞭炮。如果女方亲友多,那新女婿置办的礼物得用箩筐挑,用独轮车装。上亲友家拜年时,两个草纸包加上大小鞭炮,用一块大方巾一拎。主人家已摆开场面,鸡啊肉啊酒啊,满满一大桌。客人坐定,红曲酒三大碗。拜年是形式,喝酒是真功夫。干完三大碗,开始猜拳,一定恭喜,四季发财,六六顺,十全大利,几圈过去,再能喝的新女婿也喝趴下。这个年拜下来,做新女婿的醉几回就不好说了。而这种热闹的场面,正是主人所期盼的。

“喝了元宵酒,锄头挂耙不离手”。乡亲们从大年初一拜年到正月十五,开心地走东家、出西家,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乡村的年味渐渐淡去,农人们开始盘算着开春的农事,期盼新年有个好收成。

如今,蕴藏着丰收喜悦和温馨的乡村拜年,现在慢慢消失殆尽,成为我们这些回乡过年的城里人抹不去的乡愁。

□黎洁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