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甘肃将搬迁4万户15万人!涉及兰州新区、定西、天水、陇南等13市州...
关于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
2023年度实施方案
为全面完成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任务,结合实际,依据《甘肃省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实施方案(2022—2026年)》,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2023年,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紧扣“搬出安全”,聚焦“应搬早搬、应搬尽搬”,坚持以点带面、以户带村、整体推进,鼓励整村、整组(社)、整山头、整沟壑搬迁,优先将地质灾害威胁区和河湖管理范围及暴雨山洪灾害受灾区内受威胁程度严重的搬迁对象纳入2023年搬迁计划,稳步推进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实现生态保护、民生改善多重效应。
全省2023年搬迁任务共计4万户152286人。其中,《甘肃省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实施方案(2022—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确定的2023年度搬迁计划30000户(含因灾新增搬迁和鼓励整村、整组(社)搬迁预留指标2000户),2022年因灾新增、“先行先干”确定10000户(见表1)。按类型分:地质灾害威胁区24442户、河湖管理范围及暴雨山洪灾害受灾区1732户、地震灾害危险区4843户、生态敏感区6707户、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242户、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34户;按市州分:张掖市7804户、陇南市6432户、临夏州5287户、武威市3764户、定西市3286户、白银市2534户、金昌市2146户、兰州市1781户、平凉市1684户、甘南州1192户、酒泉市992户、天水市877户、庆阳市221户。
二、搬迁安置
认真分析总结2022年搬迁安置工作及安置调整情况,优化完善2023年搬迁安置方向及方式,坚持以县城及乡镇安置为主,以中心村、乡村旅游区安置为补充,积极引导群众到有就业条件的城镇、产业园区集中安置,逐步转变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生活好、能融入”的目标。
(一)安置方向。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坚持系统性布局、多元化安置。县域内可安置的,原则上坚持县域内安置;县域内受地形地貌等立地条件限制,确实无法选址安置的,综合考量群众意愿、产业布局等要素后,可由市级统筹、跨县安置;市域内无法安置的,由省级统筹安置。
(二)安置方式。统筹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能力,坚持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以集中安置为主。
根据初步调查统计,集中安置24024户,占63.2%;回购房安置11096户,占29.2%;自建房安置2880户,占7.6%(见表2)。
1.集中安置。
(1)依托县城安置。在县城建设集中安置区,鼓励有条件的搬迁群众进城安置。
(2)依托小城镇或产业园区安置。在有条件的乡镇内或产业园区附近建设集中安置区,引导搬迁群众集中安置。
(3)依托中心村安置。在靠近交通要道、具有产业发展基础和生活条件较好的中心村,引导搬迁群众就近集中安置。
(4)依托乡村旅游区安置。挖掘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等资源,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重点村,引导周边符合条件的搬迁群众适度集中安置。
2.分散安置。
(1)回购房安置。采取购买省内城乡已有的空置房屋、已建成的商品房等方式分散安置搬迁群众。
(2)自建房安置。利用镇村闲置建设用地,采取自建方式分散安置搬迁群众。
三、工作步骤
各市(州)、县(市、区)按照2023年9月底完成全年搬迁工作任务的60%,12月上旬完成全年搬迁任务的时间进度统筹安排工作,及时下达工作任务和资金,加快完成项目审批等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按期完成安置房、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等配套工程,及时拆旧复垦复绿,确保按期完成年度搬迁目标任务。
(一)搬迁对象确定阶段(1月—3月)。省领导小组搬迁范围和对象认定专责工作组成员单位统一划定并下发2023年搬迁范围。市县依据划定范围精准开展摸排工作,对“地质灾害威胁区、河湖管理范围及暴雨山洪灾害受灾区、地震灾害危险区、生态敏感区、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搬迁群众动员摸底,精准掌握搬迁户数、人数、经济状况、住房现状、耕作条件、搬迁意愿、安置方向、安置方式等基本情况,逐户签订搬迁协议(含拆旧复垦协议),做到基础工作扎实可靠、精准无误,避免对象认定反复“返工”。逐级建立管理台账,全面、准确、规范、及时上传矢量数据,形成搬迁数据库,向省直相关部门预报告,经审核同意后,启动县认定、市审核、省复核程序。搬迁对象认定过程中发现条件不符或搬迁意愿发生变化的,按照总量不变、类型不变、一退一补的原则动态调整。省级复核未通过的不予纳入2023年度搬迁计划,各地上报备案的2023年度搬迁范围及对象,未经同意不得调整。
(二)规划选址建设阶段(4月—11月)。结合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做好集中安置点规划设计,把规划任务与安置选址、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深度融合,积极衔接国土空间规划、乡村振兴规划、生态修复规划、村庄规划等,科学合理选址,规划今年、谋划明年,做到避开地质灾害易发区、洪涝灾害威胁区、生态保护区和永久基本农田“四避开”,靠近县城、小城镇、产业园区和中心村“四靠近”,达到产业能升值、增收有保障、基础配套强、公共服务好“四达到”,杜绝“点将式”“搭车式”、原址重建、房前搬到屋后、从旧的隐患点搬到新的隐患点等现象。
结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美丽乡村建设,通盘考虑安置点安置住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培育、绿化等空间布局,根据自然地理格局、地形地貌、风俗习惯、传统文化等确定建筑风貌、住房户型,凸显文化特征和地域特色。
提前谋划解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需求,新建安置点均衡布局、合理配建水、电、路、污水管网、网络通信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养老、托幼、商贸物流等公共服务,扩建安置点在原有配套设施基础上进行改造提升,加强安置点护坡砌筑、道路硬化、排水渠设置等建设细节把控。依规完成设计、图审、立项、招投标等前期工作。严格落实《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强甘肃省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方案》要求,强化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工程建设管理工作,落实各方责任,确保质量安全,打造精品工程、民心工程。
(三)搬迁安置入住阶段(4月—12月)。市县政府按照“建成一批、搬迁一批”的要求,加强工作调度,加快工作节奏,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于12月底前完成搬迁入住。迁入区搬迁群众安置房户主名称(不动产登记证书)要和迁出区搬迁群众住宅户主名称“一一对应”,不得采取“投亲靠友”安置形式,避免造成搬迁群众居无定所。
迁出区协助搬迁群众处置家庭资产,组织乡镇和相关部门开展补助资金发放管理、安全搬迁运送等相关具体工作,做好就学就医、养老医疗等社会管理关系划转准备工作。迁入区打通安置点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加强水、电、路、污水管网、网络通信等配套基础设施的运行维护,确保设施一应俱通,群众入住后快速进入正常生活状态。同步做好随迁子女就近入托入学、农业生产用地调整和确权登记、户籍医保社保转移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迁移至城镇的群众继续享受原有惠农政策不变,保障搬迁群众权益。强化县级党委抓乡促村责任,扎实做好安置区党组织调整完善、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党员组织关系转移等工作,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扎实推进抓党建促搬迁。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开展工会、共青团、妇联及志愿者服务组织等关爱搬迁群众行动,帮助解决生活融入方面存在的困难。
(四)土地综合利用阶段(5月—12月)。坚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和集约节约用地制度,落实“一户一宅、占新腾旧”政策要求,当年搬迁的,不迟于第二年6月底前拆旧、9月底前复垦复绿,杜绝“两头都占、两头都不稳”现象。县(市、区)2023年6月底前编制完成迁出区土地综合利用方案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方案,统筹推进迁出区房屋拆除、旧宅基地复垦复绿工作,旧房拆除可由农户按协议规定时限自行拆除,也可由政府组织拆除;宅基地复垦由县级人民政府统一组织实施,注重迁出区土地开发和生态修复。对实施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的乡镇、村开展低效、闲置、零碎集体建设用地整理和农用地整理、未利用地开发,加大“空心村”废旧宅基地收缩整合力度,鼓励迁入区搬迁安置用地使用存量建设用地或者通过县域内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落实安置用地。鼓励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转让,发展规模经营,对原有承包地和复垦增加的土地进行集中开发,实现农户增收与生态恢复双赢。
(五)验收阶段(4月—次年2月)。制定印发《2023年度验收方案》,优化完善乡镇自验、县区初验、市州验收、省级抽查、专项验收工作程序,聚焦目标任务落实、搬迁程序履行、房屋质量安全、补助资金发放等重点工作和关键环节,扎实开展2023年度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验收工作。采取平时验收和年终验收相结合方式,市、县应搬迁一批、验收一批,并上报省领导小组。市(州)、县(市、区)政府于12月上旬前完成初验及验收工作并申请省级抽验,省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成员单位于次年2月底前完成抽查验收,拆旧、复垦等跨年度完成的工作按照验收方案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