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委书记谈乡村旅游】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 打造乡村旅游品牌——访会宁县委书记刘正祥
【县区委书记谈乡村旅游】
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 打造乡村旅游品牌
——访会宁县委书记刘正祥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彭雯
“革命老区会宁是一方红色文化厚重、历史文化璀璨、教育文化浓郁的宝贵热土,也是一方自然风光壮丽、农耕文明悠久、民俗风情独特的美丽家园。”会宁县委书记刘正祥近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近年来,会宁县坚持农业强县、工业兴县、旅游名县三位一体、融合发展,聚力推动“一带五色·多彩会宁”建设,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着力发展文旅赋能型县域经济,积极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为全县经济发展开拓了新的增长点和发展空间。
明确发展思路,坚持规划先行。会宁县立足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坚持以打造全国红色旅游名城、建设旅游文化城市、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为目标,采取“旅游+”模式拓展乡村旅游发展空间,编制《会宁县“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2021—2025)》《会宁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9—2035)》《会宁县乡村旅游规划(2022-2026)》,出台了《会宁县旅游文化城市建设实施意见》等一系列规划和相关产业发展政策,为乡村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厚植文化底蕴,擦亮产业品牌。会宁县主打“红色会宁·会师之城”品牌,创建红军会宁会师旧址国家5A级旅游景区,打造“红军村”特色体验景区,实现红色文化与地方文化相融合;以“教育文化”为品牌,打造大沟学窑研学景点,感悟“进士故里·苏家堡”的中华传统美德和治学精神;以“农耕文化”为品牌,构建“农业+”的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
政策引领社会资本,创新旅游要素供给。会宁县通过政府+产业、公司+科研院所+旅游专业合作社+种养基地+农户、公司+村委+农户三种模式,全方位打造乡村旅游景点,合理引导民间力量投资建设农家乐、民宿,开发旅游服务项目,多点发展和培育乡村旅游发展新业态。
当前,会宁县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两大省级旅游品牌,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3A级旅游景区1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3个,省级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2个。建成了“紫香·童家湾”“谷仓·田家坪”等9个精品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开发了“出发在会师驿站,参观在会师旧址,瞻仰在大墩梁、慢牛坡,体验在红军长征胜利景园、红军村、红军街,受教育在干部学院、红军小学”的会师之旅经典红色旅游等多条旅游线路,形成了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全域旅游模式。2022年,全县乡村旅游接待177万人次,乡村旅游综合收入3.5亿元。
“会宁县将着力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按照‘红色引领、双向拓展、生态固本、数字赋能’的总体思路,加强对红色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挖掘乡村文化的旅游价值,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完善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乡村旅游空间布局,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培育一批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的乡村旅游热门景点,吸引更多游客来会宁寻访红色圣地、游览秀美乡村。”刘正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