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就业帮扶 暖心服务到家
社区开展就业政策宣传
就业帮扶送上门
春意盎然,万物复苏。走进红古区华龙街道龙源社区,记者了解和倾听这里精准帮助就业的暖心故事和多项举措。
搭建平台
聚焦供需对接促就业
“这是我自己做的几个小面包,你们一定要尝尝!”初春的一天,龙源社区就业专干的岗位前,迎来了一位熟悉的“老朋友”,她正是辖区的居民王翠英。
一改往日无精打采的样子,今天的王翠英格外精神。头发高高盘起,穿着合身的春装,脸上还画了点淡妆。原来王翠英已在面点师岗位上出师,并结束了实习,成为附近一家餐馆的初级面点师。“我现在上班挺稳定,收入也不错。休息的时候还能用自己的所学给孩子们做面点。孩子现在都总夸妈妈很棒!”说起现在的生活,王翠英乐滋滋的。
今年近40岁的王翠英,自从生了两个孩子后,就一直在家带孩子。这两年,王翠英家的两个孩子都上学了,王翠英想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但是她的心中有很多顾虑,所以总是下不定决心。得知这种情况后,就业专干便开始重点关注她。
王翠英最初的几次求职并不顺利,没有匹配到合适的工作。王翠英更焦虑了,甚至再次动了不想就业的念头。针对这种情况,就业专干和社区其他工作人员结合王翠英的个人特长和实际需求,重点走访附近的一些企业,了解他们的招聘信息,然后根据双方需求“对号入座”,最终帮她找到了面点师学徒的工作,并在完成学习后成功转为正式职工。
“有些人不愿意出来工作,除了学历、技术有所欠缺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因素。我们在每次入户走访时,主动去了解这些问题,帮这一类人打开‘心结’,然后再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寻找就业机会,真正从源头上帮助大家提高就业的成功率。”龙源社区书记张小英对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结合红古区全区的春风行动、人社带岗等主题服务就业行动,龙源社区及时将相关的用工需求、缺工要求等对接发布到自己社区的群里或者平台上,让大家及时获取信息。同时,还及时对接区上的人社服务专员,通过上门走访、电话联络、网络问询等方式,为辖区有就业需求的群众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实打实帮助各类人群就业。
精准帮扶
聚焦重点群体稳就业
“我在部队挺好的,你们放心。”傍晚时分,居住在新海石佳苑的桂国军和妻子接到了儿子桂正红打来的电话。听着儿子精气神十足的声音,老两口乐得合不拢嘴。
桂正红是龙源社区的一位居民,今年20岁出头。其家庭成员爸爸桂国军今年50岁,是一名低保困难人员,肢体残疾三级,一直无业在家。妈妈包有琴今年49岁,听力一级残疾。自己因为毕业后学历低等原因,也一直未就业。桂正红来社区给其父办理残疾证时,社区留了电话,将他纳入需要帮扶的家庭对象。
在一次次的走访中,龙源社区就业专干根据他的就业意愿做了一些职业规划。但在短期内尚未实现的情况下,社区先为他安排了社区公益性岗位的工作。今年3月份,征兵开始了。桂正红的年龄等各方条件都符合,于是社区的工作人员又动员他参军入伍。刚开始他本人还有点顾虑,怕自己入伍后父母无人照顾。社区领导和就业专干一次次给他做工作,答应帮忙照顾其父母。于是,他经过层层体检选拔,顺利参军入伍了。
这样的暖心例子,在龙源社区还有很多。从社区书记到就业专干再到全体的工作人员,大家始终把稳就业、促就业作为社区工作的重点之一,密切关注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难题。今年,社区还获得了全区就业保障先进单位。
前置服务
聚焦创新服务抓就业
3月上旬,龙源社区新开的一家烧烤店成为了当地的“网红店”,营业1个多月以来,收入很是不错。但在开店之前,店主小刘还是有不少的困难,尤其是资金还有缺口。
小刘到社区寻求帮助。社区的就业专干热情接待了小刘,帮助他申请到青年人创业贷款,并对接相关的专业人士帮忙支招。小刘的店终于开了起来,凭着不错的味道“吸粉”不少,成为了附近最受欢迎的商铺之一。
主动为就业群体服务,特别是辖区一些因为个人或者家庭等多种原因、有短期就业需求的人群,社区及时对接区人社局的“零工就业”服务,在人社局的帮助下,线上线下齐发力,打通了就业人员和个体雇主、用工企业之间信息交互壁垒、促进灵活就业人员多渠道就业。
同时,社区还积极配合人社、就业等部门,有针对性地组织辖区各类就业群体参与全区相关的就业技能培训,将培训合格后有就业意愿的人群纳入到全区的专门技能服务人员库,并借助全区的川海到家生活服务平台设置的岗位模块,让这类人群实现快速就业。
“现在,针对就业创业,从市上到区上都有很多好政策、好资讯,但是很多人并不能第一时间了解到这些内容。作为基层的社区,我们更要做好‘桥梁’的作用。”社区书记张小英对记者说道。
应采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名为化名
■记者手记
春风送岗位,社区真情暖!走访红古区华龙街道龙源社区的过程,记者感受到了社区工作人员满满的耐心和热心。他们对相关政策的熟悉,对各个企业用工需求、辖区内需要就业的群体,他们了然于胸,“如数家珍”。他们像一根“红线”,牵着就业的供需两端,让龙源社区成为了红古区的就业“样板社区”之一。龙源社区针对就业这个民生大问题所做的可贵探索,为红古区持续推动“六稳”“六保”工作注入了基层的活力与担当。
策划:柴希中 艾琳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颜娜
责任编辑:张军
来源: 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