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偶感
你有多久没有静下心来读一本书了?
最近在集中读几本书,这些书都是我以前读过的。很多好书需要反复去读,才能明白作者的苦心,读者与作者才能有心灵深处的交会。或许作者写书的时候并没有什么目的,他们只是将自己在人世的生活轨迹作了记录。但是读书的人可能有点贪心,读完一遍又一遍,总想窥得一点天机才肯罢休。
读汪曾祺先生的《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感受字里行间那可爱的小意趣,感受他对子女孙儿的宠爱与呵护,感受他热爱美食,莳花弄草的闲情逸致,享受文字之美的同时也会惊叹:原来,一个大男人也可以活得那样诗情画意。
他的骨子里保留了一点童年的天真,他的亲和有趣让孩子的内心充满了敬意。他给了孩子们一个有趣美好的童年。他不仅是心底热爱,还动手做,动手写,动手画。他把所有他喜欢的人间烟火都写出来,画下来,在尘世留下活过的证据。所以,当他离开的时候,就像从来没有离开过一样。因为纸上,留下了他活着的一切气息,仿佛还是热腾腾的。
最后一部分是三个孩子写的他们眼中的父亲。他们把作家汪曾祺与父亲汪曾祺的同与不同分别作了表达,以及父亲在尘世的最后时刻他们所经历的心路历程。读到他的子女写的这一部分文字时,心里是非常羡慕的。因为在一个父亲最后的时刻,孩子们都围床陪伴,虽然不是承欢膝下,但也是圆满的,了无遗憾的。
我的父亲去世时我才22岁,他走得急,四个孩子都没有在身边。无法想象母亲那一刻的慌乱与无助,只是在她后来云淡风轻的讲述里一次又一次地湿了眼眶,让悔恨填满心房。汪老的孩子们给那个有趣的老头擦身,换寿衣,在停灵的小屋里陪伴。那是完美的最后时刻,想见的人都在身边,对于尘世没有任何遗憾与牵绊,闭眼睛的过程是安详的,从容的。
盛慧的《外婆家》是一本乡土散文,这是去年买的书,读了一多半,后来没时间读就束之高阁了。看名字我以为作者是位女士,没想到买回来一看作者简介,原来是位先生。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看到那张作者的照片,自己把自己逗笑了。
他为南方乡村的外婆家写了一本书,整本书里全是他童年的记忆:美食,伙伴,小桥,流水……每个孩子小时候都爱去外婆家,好像那里是有什么魔力。长大了才知道,哪里有什么魔力啊,不过就是有两位老人对女儿爱的延伸。
我小时候大部分时间是在外婆家度过的。我喜欢外婆家,还记得在我的布鞋帮上,外婆用彩线绣了几朵花和一只美丽的蝴蝶。那是我生命最初的美学启蒙,天然,纯粹。现在,我的外婆已经84岁了,还能和我视频聊天,她总开玩笑说老天爷怎么还不收她。
读丰子恺先生的《万般滋味,都是生活》,文字和画都洋溢着浓厚的烟火气息,每一个农村长大的孩子看了都会觉得亲切。他笔下的乡村漫画形象逼真,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子恺先生的漫画里找到自己的童年。我以前看到丰子恺先生的照片都会觉得这位老人家怎么看着这么慈眉善目的,读完他的书才懂了。当一个人的心中充满了爱,那么他的面容一定是和善的,慈祥的。
一个人,在面对变化莫测的世界时,怀揣的不是无处可逃的感慨,而是“不如喜悦、不如静心、不如释然”的心态。以一颗童心过生活,这样的人,必定是懂得生活真正滋味的人,也是内心极其强大的人。
读季羡林先生的《留德十年》,除了震撼,更多是泪目的时刻。看到他六岁的时候就离开亲生母亲寄人篱下时的惶恐不安,看到他在济南叔父家因为思念母亲每夜都哭湿了枕头的孤独无助,看到他知道亲生母亲离世时的悲痛欲绝,看到他含着泪,告别一家老幼踏上开往异域的火车时的无可奈何,看到他在德国战争时期遭遇的种种磨难,我突然觉得他得到的一切荣誉配得上他吃过的苦。他在书的封底写道:“我写这本书的目的,是想说明,就是在那种极其困难的环境中,人生乐趣仍然是有的。在任何情况下,人生也绝不会只有痛苦,这就是我悟出的禅机。”是啊,在任何情况下,人生都不会只有痛苦。难道这不是对于读者最好的启发吗?
好的书籍,带给人希望,带给人慰藉。如果人需要一种永恒的精神支柱,它一定是书籍。文学不就是那些烟火日常,村里村外,三餐四季,生老病死,世事无常,还有一些弱弱的真?智者用自己的笔给光阴画了一幅素描,所以,那些逝去的日子才会栩栩如生。 世界有多大,答案不仅仅来自于我们在路上用脚丈量出来的风景,还有我们翻开一本本书,走进记录发现世界的文字里。读书可以让生命与世界,在文字与行走中不断碰撞、交融,绽放出最美丽的光芒,把每一个平淡的日子照亮。
静下心来去读一本好书,在书里和作者谈心,与古人共饮,同自己不相关的人共情。你会发现,原来和自己相似的所思所想,所爱所恨都被一个不认识的人给写了出来。那种感觉像是寻到了一个知音那样欣喜,更像是遇见了一位失散多年的老朋友那般熟悉。
□车小瑞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