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硬件之变到思路之变 兰州公安转变作风打造公共交通领域矛盾调解“终点站”
从硬件之变到思路之变
——兰州公安转变作风打造公共交通领域矛盾调解“终点站”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崔亚明
办公区变成了服务区;硬性管理变成了沟通调解……
“我们解决不了,就上矛调中心评评理”“大事小事,在矛调中心都能解决得妥妥帖帖”……
兰州市公安局交通治安分局扎实改变作风,服务群众的务实举措让广大群众真切地看在眼里,暖在心头。有急难愁盼就到大队寻求帮助。
兰州市公安局交通治安分局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切入口,今年2月初,将出租车管理大队部分办公区域改造为“公共交通领域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按照矛盾纠纷“谁发生、谁认领、谁解决”的首办责任制原则,对全市公共交通类矛盾纠纷及时受理、现场“开方”。
从“出租车管理大队”到“公共交通领域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看似是单纯的办公场所功能的转变,其实质却是从硬件之变到思路之变的转折。
近日,几名群众在出租车管理大队发生激烈争吵,值班民警闻讯后,将当事双方请进公共交通领域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的调解室。
调处服务中心?能干什么?当事人有些疑虑。
民警、律师、行业协会代表……多方代表主动参与进来,居中调解。
原来,兰州某网约车行和个别网约车司机因车辆租赁费用产生纠纷,双方争执不下。
协调小组了解情况后,讲政策、说法理、谈人情,历经3个小时的调处,双方最终达成和解,从最初的“面红耳赤”变为“握手言和”。
出租车管理大队有个调处服务中心,在行业内相传开来。这种由公安机关牵头,行业主管部门、律师事务所等多家单位联动开展调解模式,高效、顺畅地运行着。
“广大行业从业者之间发生矛盾后,大都愿意借助这个平台,表达自身诉求,化解彼此矛盾,而且在这里大都能顺利化解矛盾。”入驻公共交通领域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的出租车行业协会代表张军说,广大行业从业者对矛调中心越来越信赖,从最初的“请进来”变成了现在的“主动走进来”。
群众利益无小事。翻开中心的调解日志,因出租车计费、绕路等问题导致的司机与乘客之间的纠纷占绝大多数,而这些纠纷看似是一桩桩鸡毛蒜皮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酿成大隐患。
今年4月6日,出租车管理大队接到交通治安分局指挥中心指令,乘客沈某在乘坐网约车时,因司机操作不慎将其下嘴唇磕伤,双方产生争执,需要尽快介入协调。
值班民警立即联系当事双方前往矛调服务中心进行调解。通过调取车内的视频监控,还原事故过程、厘清双方责任、耐心开展调解,最终,双方达成和解。
“双方当事人最大的顾虑是自己的诉求得不到充分理解,所以在化解矛盾纠纷时,一定要秉持合法、合情、合理的调解理念,站在矛盾双方的立场上寻找问题所在,才能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认可度。”参与多起矛盾纠纷调解的民警史林军“实战经验”越来越丰富,群众认可度也越来越高。
矛调中心运行以来,共受理处理纠纷类、救助类警情1259起,成效明显。“矛调中心高效运行,是兰州公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提升服务水平,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生动体现。”出租车管理大队大队长单龙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