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双碳”法治理论与务实研讨会共话环境法治建设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双碳”法治理论与务实研讨会共话环境法治建设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崔亚明
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一场有关实现“双碳”目标的论坛在甘肃政法大学举行。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一次大考,需要全民动员,人人参与。
在这场主题为“‘双碳’法治理论与务实”的研讨会上,有关专家学者聚焦“双碳”法治理论和务实议题,共话环境法治建设。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实现“双碳”目标,既需要经济调节、技术改进、政策引导,也离不开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甘肃政法大学党委书记焦盛荣表示,良法是善治的前提。实现“双碳”目标,要在碳排放、碳交易领域形成较为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这不仅需要从理论方面开展探索研究,更需要扎实有序的实践,努力构建多元共治环境治理体系,共同筑牢绿色生态司法屏障。
目前,甘肃政法大学建立了环境法学院,致力于“双碳”法治的理论研究,助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
“迫切需要将实现‘双碳’目标纳入法治化轨道,依法发挥司法能动作用,服务减排降碳应对气候变化。”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席小鸿说,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绿色司法工作,将“双碳”目标融入司法理念、案件受理与裁判过程当中。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把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正确处理好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重大关系,科学谋划碳达峰碳中和实现路径。
甘肃省人民检察院一级高级检察官俞新民表示,我省检察机关立足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主动服务高耗能、高污染问题治理积累了实践经验,尤其是部分地区在公益诉讼办案中探索运用人工碳汇方式,替代生态环境损害修复,在解决当事人修复能力的不足、破解赔偿金管理使用难题,高效实现替代修复目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双碳”问题是宏大主题,也是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需要各个学科共同参与研究。与会专家学者表示,“双碳”工作的成效与公正司法密不可分,只有全社会信仰法治、厉行法治,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认识碳达峰碳中和这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才能真正推动这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并取得实效。
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是实践的先导。
近年来,我省立足资源能源大省和老工业基地的实际,把新能源产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方向,抢抓“双碳”政策机遇,从“风光大省”向“风光强省”转变,努力培植绿色低碳发展的新动能。截至去年底,甘肃新能源并网装机达到3800万千瓦,跃居全国第二;新能源发电量557亿千瓦时,占比达到28%,排名全国第二。
甘肃紧扣“双碳”目标,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融合互促,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全力构建新能源产业发展新格局,在“追风逐日”的道路上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