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媒体看甘肃】“拥抱”大漠 “绿染”家园 立体防沙治沙的甘肃实践
来源:6月8日《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向清凯、马维坤、程楠、范培珅、马希平
打开中国地图,从玉门关外指向秦巴山脉,甘肃省既如一柄“玉如意”,横亘祖国西北,又像一道立体屏障,抵御大漠南侵。
甘肃省荒漠生态系统面积大、类型多,现有沙化土地超1200万公顷,地形地貌复杂、生态环境脆弱。近年来,陇原儿女不断探索实践,从单一的防沙治沙到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一幅荒漠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新画卷在陇原大地徐徐展开。
在八步沙林场,场长郭万刚(左一)和大家一起前往治沙点(资料图)。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范培珅 摄
“八步沙”与“公益造林”
仲夏的河西走廊东端、腾格里沙漠南缘,柠条花、沙枣花正开,花香迎面来。走进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场长郭万刚正带领职工给一片梭梭林浇水。
6月2日,在八步沙第一代治沙人治沙点,八步沙林场场长郭万刚查看树木生长情况。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范培珅 摄
在不远处的八步沙第一代治沙人治沙点,一棵树冠超10米的白榆傲然挺立,树杈间喜鹊筑巢,不时传来啁啾叫声。顺着树干朝下看,部分树根裸露在外,延伸错综间,不断生出新的榆树苗。
6月2日,在位于武威市古浪县的八步沙第一代治沙人治沙点,八步沙林场场长郭万刚查看父辈们栽种的白榆的生长情况。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范培珅 摄
“这棵树是父辈们1978年种的,当年这里是个大风口,狂风把埋在根上的沙子一层层刮走,你看,迎风面的这些树根被刨了出来。”郭万刚用手爱惜地抚摸着新生的白榆说,白榆树的根其实扎得很深,生命力很顽强。“一代代树苗就像一代代治沙人,扎根大漠,坚守家园。”
6月2日,在位于武威市古浪县的八步沙第一代治沙人治沙点,八步沙林场场长郭万刚查看被风吹出的白榆树根。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马希平 摄
在郭万刚的记忆中,八步沙,出门八步就是沙。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连年干旱少雨,黄风黑浪不时涌起,郭万刚的父辈们不得不联合起来,向沙漠“宣战”。八步沙“六老汉”喝冷水、睡地窝铺,用“人背驴驮”等方式,将苗木、水和麦草运往沙漠压沙治沙。1983年,郭万刚接过父亲的铁锹成为第二代治沙人。
1983年,八步沙“六老汉”第一代治沙人在“地窝子”生火做饭。八步沙林场供图
“那时候,经过八步沙的干武铁路和省道308线常被沙子‘拦路’,护路队几乎每天都在清沙子。”站在省道308线旁,一列火车正飞驰而过,郭万刚回忆道:“这片沙治了十几年,沙子终于不埋路了,护路队也撤了。现在,这两条路上不需要清沙,来往的车很多。”
从沙丘连绵到草木丛生,截至目前,八步沙林场已先后完成治沙造林超28万亩,八步沙绿洲向沙漠过渡地带整体推进了30公里。
在古浪县北部沙区旱麻岗治沙点,八步沙林场治沙人和群众一起扎草方格压沙(资料图)。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范培珅 摄
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在八步沙“六老汉”的奋斗精神鼓舞下,第三代治沙人郭玺带领年轻人跑上“接力赛”,开着工程车等大型设备挺进荒漠。
“祖辈们义务治沙靠人力艰难推进。如今,我们用工程治沙的方法提高了治沙效率。”在郭玺等新时代“治沙人”看来,每个人都能成为八步沙精神的传承者。“互联网也能治沙,网友无论身在何处,打开手机参与减排活动积攒能量就能远程植树。”
5月6日,八步沙三代治沙人在八步沙林场合影。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马希平 摄
从2017年起,甘肃联合中国绿化基金会,已完成华为、腾讯、“蚂蚁森林”等社会公益治沙造林100多万亩,栽植各类树木1亿多穴(株)。
代代相传的治沙精神,持续创新的治沙方法,让河西走廊这个我国北方防沙带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的重点区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至今,河西走廊北部风沙前沿地带建成长达1200多公里、面积460多万亩的防风固沙林(带),470余处风沙口得到治理,1400多个村庄免遭流沙危害。
6月2日,在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林场职工给一片梭梭林浇水(无人机照片)。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范培珅 摄
“治沙魔方”和“铁将军”
在被巴丹吉林和腾格里沙漠包围的“中国沙乡”武威市民勤县,有“治沙魔方”之称的草方格沙障匍匐在沙丘上。这些年,从挥舞铁锹开沟埋草,到用机械设备“锁”住黄沙,人们铺设草方格沙障的工具一直在更新。
5月31日,武威市民勤县薛百镇农民陈兆忠使用新一代手扶式沙障机压草方格。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范培珅摄
最近,让农民陈兆忠欣喜的是,他熟练掌握了新一代手扶式沙障机的用法。这个被当地人形象地称为“铁将军”的家伙,动起来时碾轮飞转。只见陈兆忠手扶两轮“铁将军”灵活地行进在沙地中,不一会儿,几列麦草被自动压成沙障。“这能代替压草方格过程中的部分手工环节,治沙的速度快多了。”他说。
沙上铺草方格,方格内种植物,就像“母亲抱娃娃”似的给沙生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沙障连格成网,沙丘就逐渐被固定住了。
植被少时,沙跑得很快。如何与沙赛跑?治沙人回答:抢时间、抢效率、抢成本。迎难而上,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以沙为友,持续研发治沙新装备。
“新一代手扶式沙障机在不同坡度的沙丘上都可以用,效率是人工作业的4倍至6倍。”甘肃省治沙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徐先英介绍,从2020年起,甘肃、内蒙古等地运用手扶式沙障机已完成机械治沙超万亩。
俯下身,治沙靠机械。抬起头,防治在“云端”。
5月31日,在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科研人员查看沙尘暴观测塔上的滤袋装置。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马希平 摄
在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每次出现沙尘天气后,工程师王多泽都要走进野外科学观测站录取数据。他逐个取下沙尘暴观测塔上的滤袋装置,收集沙尘后回实验室烘干称重。“观测站不仅可以获取风沙流数据,还可以监测植被状况、土壤和水文变化等数据,入网上云后提供给远端科研人员用于研究。”王多泽说。
数字监测为科学治沙提供了参考,还吸引了很多对中国防沙治沙技术感兴趣的海外人士前来学习经验。
“学习了甘肃治沙理论和实践技术后,对我们开展科学防沙治沙很有参考性。”纳米比亚农业科技官员艾琳娜介绍。她曾参加在甘肃开办的发展中国家荒漠化防治和生态修复技术培训班。“纳米比亚约四分之一的国土被沙漠覆盖,科学有效防沙治沙、解决温饱问题是我们国家的头等大事。”艾琳娜说。
自2016年以来,像艾琳娜一样先后来甘肃参加防沙治沙国际交流活动的还有来自博茨瓦纳、埃及等26个国家的政府官员和技术人员。开罗沙漠研究中心的学者阿曼称赞说:“我去过好多国家,像民勤这样梭梭成林的地方不多,说明中国的科学治沙很有作用。”
5月31日,甘肃省治沙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徐先英(左)与科研人员在民勤县沙咀墩机械压沙示范区查看树苗生长情况。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范培珅 摄
在甘肃,治沙人对科学治沙笃信不移。树种选择从“有啥栽啥”到种植乔灌木,再到“宜林则林,宜荒则荒,灌草结合,以水定林”的因地制宜种植方法,“防沙治沙理念越来越科学合理,沙化土地防治的可持续性显著增强。”徐先英说。
“拥抱”大漠 向绿前行
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的武威市凉州区九墩滩光伏治沙示范园区,一排排高高架起的光伏板向沙海深处延伸。
这是2月18日在武威市凉州区九墩滩光伏治沙示范园区拍摄的一处光伏发电项目(无人机照片)。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范培珅 摄
“想不到,光伏也能治沙。我一个农民居然在沙漠里领上了工资!”古浪县横梁镇的秦兆平最近很忙,忙着调试光伏板下的喷灌装置,呵护长势喜人的沙生植物。
正午后,沙漠里阳光灼热,细沙沾在工人们冒汗的额头上,他们仍忙着维护喷灌管道。在他们看来,光伏治沙是一举两得、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既能发电、治沙,自己在这里务工还增加收入。”秦兆平背后的光伏板好似“蓝海”,泛出层层光晕。
光伏板能遮阴保墒,和节水喷灌配套让植物生机勃勃。“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治沙改土的模式,使光伏产业与生态治理深度融合。”武威市发展和改革委副主任李振海介绍,这片光伏电站已栽种樟子松8万余株,板下铺设沙障、种植沙生植物2万余亩。
6月1日,工人在武威市凉州区九墩滩光伏治沙示范园区管护喷灌管道。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马希平 摄
过去,沙海旁的人们怕沙。如今,他们改变观念,“拥抱”大漠,成为沙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感受乡村振兴活力。
从程序员变成恋上沙海的场长,返回家乡张掖市临泽县创业的贾其煜说起自己的故事时,总要十分自豪地掏出两张相隔7年的卫星对比图感叹:“我和职工们耕耘的这片林场,已经向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挺进了14公里。”
这是2014年(左)和2021年(右)获取的张掖市临泽县平川镇黄家堡沙区卫星对比图,经过贾其煜和职工们的努力,这片林场已经向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挺进了14公里。(受访者供图)
2008年,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南缘的临泽县开展林权改革试点工作,就林权流转、林下经济发展等为创业者提供优惠政策,吸引着贾其煜向沙漠“进军”。从刚开始流转9000多亩林地林权,到如今种植近5万余亩梭梭林,嫁接肉苁蓉3.8万亩,年销售收入达70万元,对他来说,“绿染”家园,不再是梦。
能从沙产业中获益,让人们重新认识了沙漠。甘肃多个沙区尝试种植经济效益高的沙生植物发展产业,激活沙漠经济效益反哺荒漠化防治循环发展。截至2020年底,甘肃沙产业累计产值达896亿元,发展沙产业企业、基地1000多家,涉沙农民合作社2000多家。
这是5月31日在武威市民勤县薛百镇拍摄的人工梭梭林(无人机照片)。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范培珅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累计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2100多万亩。据全国第六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甘肃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分别减少2627平方公里和1045平方公里,荒漠化和沙化程度不断减轻。甘肃大力推进河西走廊、黄河流域、黄土高原等重点区域生态治理和修复工程,统筹协调治理效果显著: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一度干涸的沙漠湖泊青土湖再现碧波荡漾,河西走廊多个曾经的沙区已是绿意盎然,水草丰茂……
从“由乱到治”到“大见成效”,祁连山生态环境治理、修复持续推进,受损的生态系统得以休养生息,雪豹、白唇鹿等珍稀物种频繁现身……
从“修复草原”到“保卫黄河”,甘肃担起“上游责任”,通过湿地保护与修复让甘南玛曲湿地给黄河流域的水源涵养、补给能力显著提升……
6月2日,在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林场职工给一片梭梭林浇水(无人机照片)。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范培珅 摄
从“深绿”到“常绿”,甘肃省防沙治沙、生态保护工作任重道远,不进则退。“下一步,甘肃将继续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大力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全面加强荒漠化和沙化综合防治,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旭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