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千年古籍 赓续中华文脉
2022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强古籍抢救保护、整理研究和出版利用,促进古籍事业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力量。
作为文化大省、古籍大省,对于甘肃来说,做好新时代古籍工作,把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对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甘肃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八千余年悠久的历史传承,在陇右大地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据统计,我省现有古籍总藏量约140万册,包括汉文文献110余万册,少数民族文献30余万册。其中独具特色的简牍文献约6万枚,时间从战国至西夏跨越9个历史时期;敦煌文献约700件,除包含大量汉文文献,还有吐蕃文、回鹘文、吐火罗文、西夏文、粟特文等民族文字的文献。用“资源丰赡,不胜缕述”来形容甘肃的文献资源,恰如其分。
灿若星辰的文化遗产,浩如烟海的文明遗存,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滋养,而且为中华文明贡献了华彩篇章。那一页页年代久远的古籍,是一份厚实的家底,是陇原儿女引以自豪的精神财富,是我们自信的理由。
自2007年我国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以来,我省古籍保护各项工作开始高效开展,古籍保护取得积极成果。但因岁月侵蚀等因素造成的破坏,亟待妥善保护的古籍数量依然巨大。对濒危的古籍进行抢救性修缮、保护,需要一批具有很强专业知识技能的古籍修复工作者。在我省古籍保护领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具传承百年的古籍修复技艺,用一颗数十年无怨无悔的“匠心”,悉心呵护着被岁月磨砺的文明。
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导师、全国古籍修复技艺评审委员师有宽,入行古籍修复事业62年,曾以一己之力承担起甘肃省图书馆的古籍修复工作。如今,师有宽尽管已经81岁高龄,依然没有停下工作,他表示“我要干到我生命的最后一刻。”
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甘肃传习所导师助理何谋忠,秉持“补书修心”的理念,在我省首批紧急抢救的项目之一珍贵老剧本的修复中,他与同事边实验边探索,从清洗油污到解决粘连问题逐步摸索修复方法,用三年时间,将481册书近15000页剧本古籍全部修复完成。
“九零后”年轻的古籍修复师康丽萍,虽然正值青春阳光的花样年华,却甘愿面对古籍精心研习,磨炼耐心,用自己的双手为珍贵古籍弥补“千年遗憾。”
一代代古籍修复师师从前辈,接续传承着精湛的古籍修复技艺,共同组成我省专家力量雄厚的古籍修复团队,为我省古籍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浩如烟海的古籍遗存是我们引以自豪的文化财富,而这些甘于“静坐冷板凳”、追求“妙手补千年”的文化工匠,这一群日复一日埋首故纸中潜心钻研的古籍修复师,更是我省文化事业发展中弥足珍贵的宝藏。
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主任徐双定说得好,“纸虽寿千年,但长期束之高阁也实现不了传承和利用的价值。所以,不仅要让古籍‘活起来’,更要使之‘传下去’。”
今年,省图书馆向社会开放馆藏珍贵古籍全文数据库,包括读者利用率较高的《(乾隆)甘肃通志》《(雍正)陕西通志》《(乾隆)宁夏府志》《(乾隆)西宁府新志》《(宣统)新疆图志》等200部1051册方志类善本古籍和466种甘肃地方戏曲剧本抄本全文图像,读者足不出户,即可随时免费在线阅览善本古籍文献。实践证明,依托数字化手段,让越来越多的馆藏古籍文献在线开放,实现古籍的远程查阅和传播,是有效推动古籍资源转化利用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为古籍的长期保存和修复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往事越千年,埋藏在历史尘烟中的文化遗珍,之所以流传至今绵延不绝,离不开传承,更离不开创新。相信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随着公众对古籍保护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升,我省古籍保护事业会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探索出更多的新路径,展现出更多的新作为。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 玲
来源: 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