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首批首席科学家负责制项目取得成效
信息兰州网消息“头雁引领,群雁齐飞。”2022年11月,甘肃在全国首次探索首席科学家负责制,支持由首席科学家引领科研团队在重大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招贤榜”发布后,2023年,甘肃省科技厅立项首批首席科学家负责制项目4项,分别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赵红卫、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教授黄建平、2021年度甘肃省科技功臣、酒泉钢铁集团钢铁研究院院长潘吉祥及兰州大学副校长、兰州大学临床医学院肿瘤防治中心主任李玉民牵头负责。
释放人才效能
开展核心技术攻关
“需求牵引、问题导向、突出重点、聚焦前沿”,首席科学家机制为创新提供充足的“养分”,也为人才充分“松绑”,“赋予科学家更大的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使用权、资源调度权,由首席科学家对项目的执行情况全面负责,并对具体任务凝练、研究团队遴选、科研活动组织、科研经费使用和研究成果集成等拥有自主权。”甘肃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首席科学家负责制的项目以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最大限度管控风险为导向,实施周期一般为1—3年,在确保权责一致的前提下,对带领团队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作出突出贡献的首席科学家和团队给予奖励。
酒泉钢铁集团钢铁研究院院长潘吉祥告诉记者,作为项目牵头人,该项目以生产满足国产飞机大型复合材料构件成型模具用因瓦合金(4J36),以实现替代进口的“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问题为重点,以掌握因瓦合金(4J36)的冶炼、连铸、轧制和热处理等关键工艺参数并具备批量生产能力为目标,实现“企业出题、能者解题、市场阅卷”的良好机制,目前他所牵头的“飞机大型复合材料构件成型模具用合金材料研发及应用”项目已完成了2炉殷瓦合金(4J36)的冶炼;按试验方案确定的材料清单完成了10mm、20mm钢板的轧制及焊丝加工。“酒钢集团与中航西飞公司已签订相关技术服务合同并实地开展试用评价。”潘吉祥说。
支持优势科研力量
充分发挥创新活力
兰州大学临床医学院肿瘤防治中心主任李玉民牵头申报的首席科学家项目“环境肿瘤防治新模式及精准诊疗关键技术研究”,利用首席科学家负责制项目组织形式在经费、机制等方面的优势,带领团队心无旁骛搞科研,“首席科学家负责制赋予科学家更大的创新自由度,对于科技创新是一种全新的探索。”李玉民教授表示。目前,团队已在全省首次建立胃癌数据库,并依托该数据库建立胃癌预警检测体系和专病数据库,填补了多项关键技术的空白。同时,利用肿瘤大数据开发AI产品,利用特异性蛋白提高硼中子治疗的靶向性,为构建切合西北实际的消化肿瘤诊疗、科研及防控体系,作出了独特贡献。
记者从省科技厅了解到,其余两项首席科学家负责制项目也取得了显著成效,赵红卫院士负责的“用于质子重离子闪疗的紧凑型高梯度离子加速器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已递交发明专利两项,并首次提出将低温铜腔加速结构应用到癌症治疗的质子重离子直线加速器中,在实现质子重离子闪疗(flash)需求的同时还大大降低了装置的成本。由黄建平院士牵头的“‘一带一路’激光雷达网研发”项目已完成7个“一带一路”激光雷达网野外综合观测站国内观测站和2个境外观测站,源源不断地为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高质量的连续观测数据,助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气象环境监测、预警、预报和人才培养。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华 静